分卷阅读241

      红楼之玫瑰花刺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241

    宝琴去见一见秦可卿。

    毕竟是求人办事,总没有当事人不露面的道理。

    出门乘车,进府换轿,穿花过巷间便到了秦可卿的上房。

    秦可卿和惜春都没有在二房迎接她们姐俩。

    一来是秦可卿的身份在那里摆着,二来便是惜春虽没有什么身份,她却是秦可卿的长辈,三来嘛,便是薛蟠所嫁之人又是秦可卿的侄子......

    算来算去,薛宝钗若是从薛蟠婆家那边论辈份,竟是生生低了秦可卿一辈,又足足低了惜春两个辈份......

    所以你们说说,这样的身份如何能迎接她们姐俩呢。

    一时姐妹二人进了正房,按礼厮见,后又坐了喝茶。

    秦可卿看着宝琴的样子,便打心底喜欢。再加上惜春也是喜欢宝琴模样以及性情的。说了几句堂面话,秦可卿见到宝钗似是有话要说,抬头看过去,便见她的视线在惜春和宝琴身前扫过,心下明白,便打发了她们去外面园子里玩耍。

    带二人出去,宝钗才将此次所求的事情道了出来。

    秦可卿一听这话,眉头便先皱了起来。

    这梅家也确实在是太不讲究了。前儿她出去赴宴的时候,还真的听说过梅家二子的亲事,当时并不知道所说之人竟是宝琴,她当笑话听了。

    可现在知道是刚刚出去的,一眼便能看得清楚明白的干净人,心里的天秤一下子就偏了。

    “这话很是,那样的人家不嫁也罢了。这事由我出面,必不会伤了琴丫头的名声体面。当初两家定下亲事,可有什么信用需要讨换回来?”

    宝钗听到秦可卿二话没说就应了下来,心下不住地感慨——实在亲戚呀!

    再听其问的话,想了想直接说道,“当初两家定下亲事以后,除了我叔父给了梅家一块上好的玉器外,金银等物合计下来不下万两。梅家当初就给了我妹妹一个,一个银镯子。”

    宝钗说完,不但她的嘴角抽了一下,她还明显看到秦可卿的嘴角也跟着抽动了几下,“我们家的意思,那些个身外之物都罢了,咱们也不缺那点子花用。只是那块玉却是要讨回来的。当然他们家给的这个银镯子,我们也回退回去。”

    宝钗起身,从衣袖里一个小锦盒掏了出来,亲自递到了秦可卿面前。

    秦可卿接过,当着宝钗的面打了开来,看到里面那样子老旧,颜色也不鲜亮,最重要的是没有多重的镯子,眼中闪过一抹轻蔑。

    这银镯子看起来还没有这锦盒值钱呢。

    “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门亲。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却非是结仇的。既然双方皆无意,各自分开倒也是条出路......过两天,芙蓉阁那里有个花会,我这里正好有两张请帖,给你一张,回头带着琴丫头一起去逛逛,散散心也是好的。我们家还有我们老太爷的孝,倒是不方便了。”

    顿了顿,怕宝钗不明白,秦可卿又加了一句,“那天京城以及京城附近许多夫人也都会去。”那就是个大型的相亲宴,宝琴既然准备退婚,也可以慢慢相看相看了。

    所以参会的差不多都是未婚的姑娘以及有儿子的夫人太太们,当然了,也会有一些定亲的姑娘受邀请就是了。

    只可惜,惜春父孝在身,便只能过几年再想这些事了。

    宝钗听了起身谢过,“多谢郡主厚爱。”

    梅家的事情,宝钗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简单,于是此时也有了心情与秦可卿说笑。等到了午时,薛家姐妹又吃了顿午膳,这才告辞离去。

    没过两天,秦可卿便真的去了梅家将婚事退了。

    那梅家早就想要退亲了,可是碍于薛家长房以及义忠亲王府的关系一直是有贼心没贼胆,现在秦可卿主动退亲,虽然面上有些过不去,可是也算是成人之美了。

    八月初,赵秀宁与刘琉,连带着探春也接到了芙蓉阁的邀请。

    于是三人坐着马车提前一天来了京城。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京城的芙蓉阁, 里面当然不止种着芙蓉,还有许许多多的应季花卉。每年每月都要举办上几场花会。

    这芙蓉阁是属于永昌驸马府的产业。准确一点便是这是属于公主的嫁妆。

    自从公主出嫁,在宫里被圈烦了的公主便特别的热衷于赏这个花, 赏那个柳的花会。这么多年过去了, 倒也成了京城一景。

    永昌驸马一家与荣国府的关系走的也挺近, 不过这么多年贾家除了贾敏参加过一次这个花会外,便再也没有别人参加过了。

    探春早就听说过个花会,可惜一直无缘一见。不但自从圣上赐婚后,她倒也得一份请帖。

    赵秀宁和刘琉那都是有儿子的, 所以参加这种花会的目的, 自然是非常明确的。

    这一两年来, 两人是花会,茶会,酒会, 宴会没少参加, 就是为了给家中的三个小子寻摸个媳妇回来。

    这一次收到了请帖,两人一点没耽误,收拾了行李便带着探春进京城了。

    至于家里两大两小的爷们,几人是真的没心思管了。

    探春不算是个多么谨慎的人, 不过还是很小心地没有带着她的那三个丫头, 只带了四喜和顶替晴雯的一个刚升上来的丫头去参加宴会。

    晴雯嫁了。

    嫁给了江家的一个小管事, 这俩口子已经确定了是探春出嫁的陪房了。

    晴雯休了探春特意给她的婚假后,便还在探春的院子里管着针线。

    这一次来京城,探春穿戴的衣裙便都是她搭配好了的。

    白芷的年纪也差不多到了, 香奈儿还能留两年,赵秀宁征得了探春的意见后,也开始给白芷找下家了。

    新上来的大丫头名唤六福。

    名字虽然俗气了些,却是赵秀宁对探春最大的期盼。

    她希望她的女儿能够福气满满的。

    四喜和六福,名字虽然俗了些,却也喜气。

    在江家在京城的小院里安顿下来后,第二天娘们三人便坐着马车去了芙蓉阁。

    等到了芙蓉阁后,探春才再一次感慨自己的先见之明。

    整个芙蓉阁里,忒么竟是熟人。

    薛宝钗,史湘云,甄英莲,林黛玉,以及王家的王子腾的闺女王熙鸾。

    卧槽,这是要闹哪样呀。

    幸好没有将那几个丫头带出来,不然指定要穿帮。

    看了一下她现在的妆容,探春只能期望这几个红楼的人尖子认不出来她了。

    毕竟回到了江家这两年,她又比经前长开了些。不但长开了些,还稍稍长了些肉,当初长年在贾家画的眼角眉梢的妆,现在也不用化了。

    最重要的是自从离开了贾家,她的发型就换了一个在贾家从没有梳过的。刘流也都梳了上去,整个人真的跟当初在荣国府是两个样子。

    分卷阅读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