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红楼之玫瑰花刺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225

    最后这句话,噗嗤一怕便笑了,“妈,也许弟弟们心甘情愿呢。您看着许是受了欺负, 也许他们却乐在其中。要我说, 您呀, 就啥也甭管了。只要弟妹们不做下二太太那般的事情出来, 您就只做您的老封君, 带着孙女孙子好好的玩乐。”

    赵秀宁一听便笑了,当初她男人和弟弟刚刚发迹的时候, 好多不是东西的官爷们就想着送妾送通房的, 只要一想想这事,她就火大的很。

    幸好......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太平日子可过了。

    说到这里探春便觉得嫁给柳湘莲真的是一件好婚事,没有婆婆, 没有妯娌,也没有小姑子大姑姐。柳湘莲虽是理国公旁支,可毕竟关系远着,也没人在他面前充长辈,便是想要多管管他,他也是不肯的。

    毕竟他最难的时候可没有人管他,现在他不需要人家管了,更不可能让谁站在他的头顶说话。

    探春这里更是赞同这句话了。

    前儿柳湘莲说起他八杆子打不着的族叔们,开始请他吃酒,要替他父母帮他张落婚事。他就说了,当初既没替他父母教养他一天,哪怕一句话,现在也甭替他父母操心了。

    当时就将那些个充大的顶了回去。

    探春知道后,别提心里多美了。

    这样的人就应该这样对待。

    探春记得柳湘莲还有个姑姑,不过早多少年前就远嫁出京城,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音信,也不知道是否还活着。

    不过就算是活着,感情应该也淡了吧。

    古代虽然交通不发达,可是逢年过节不说稍些年礼,也要通个信的。柳家的这位姑奶奶,可是什么都没有做过。

    兄嫂过世,侄子又那么小,这人若不是早就死了,那就是个冷心绝情的主儿。

    探春想到这人的时候,这人也在惦记着她男人。

    柳湘莲的姑姑出嫁后,便随夫家去了广州那一带。夫家去了那边,生活好了,官也做的好了,一来二去柳姑姑在婆家的地位也不如从前了。再加上柳湘莲爹妈去了,柳家败了,这柳姑姑自然就将自己所有的生活不如意都迁怒在了柳家无势的情况。

    西海沿子大捷,又有京城献俘的盛典,朝.廷发往各地的抵报都将此事大书特书。

    柳姑姑无意间知道那抵报上说的少年将军竟然是自己的亲侄儿,连忙着了身边的亲信去打探。

    一时间结果出来了,那竟然真的是自己的侄儿,柳姑姑心里大喜。

    娘家的失势,近几年早就让她对下面的妾侍通房力不从心了。若是有个年纪轻轻便是四品武官的侄儿,那她在婆家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初一十五,娶了媳妇的男人,只要还有点规矩体统都会睡在正妻的房里。

    十五这一日,柳姑姑看着自家男人,眼中有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流光。

    亲自端了杯茶放在身边的几上,柳姑姑轻缓地说道,“老爷三月里可是要回京述职?”

    柳姑姑的男人姓刘,也是三品的外官。不过外官不比京官。三品外官也就是四品的京官罢了。

    每三年,柳姑父都会去趟京城。今年三月正好又是一任。

    柳姑父听了柳姑姑的话,不可置否地说道,“嗯,本来还想着带夫人一起去的,不过夫人在家我也去的放心。只次进京便只带绿儿了。”

    柳姑父以为发妻这般问也是为了进京城的事情,所以想也不想的说直接将他的决定道了出来。

    柳姑姑听了,面上微笑不显,心里却差点没将叫绿儿的姨娘大卸八块。

    “妾身的父母只留下妾身与兄长两滴骨血。兄长早早去了,膝下也只有一个哥儿。前儿西海沿子大捷,我娘家侄儿侥幸封了四品指挥佥事,本想着此次老爷回京述职,我也好好看看我那好侄儿,既然老爷这般说了,那妾身准备一份见面礼,还请老爷帮着妾身带过去吧。”

    柳姑父一听这话,还开始回忆那份抵报上的内容了。“夫人的娘家侄儿,莫不是那位前锋小将柳湘莲?”

    柳姑姑掩唇一笑,“老爷说的正是妾身的侄儿。”

    柳姑父见嫡妻这么说,笑着问她,“怎么往常都未曾听你提起过?”

    “老爷是做大事的人,这般子家常里短如何对老爷说起呢。我那侄儿今年才二十来岁,小小年纪的,哪里值得为他说嘴。本想着再大一些等他成亲再跟老爷说回娘家的事也就是了。不过是今儿赶巧罢了。”

    柳姑姑做了多年的官太太如何不知怎么说话。又是嫁与面前之人数十年,她更是了解如何说才能引起他的注意。

    “你那侄子还未成亲?”

    柳姑姑摇头,“妾身的兄长和嫂子去的早,离的远了,妾身也是鞭长莫及。不然哪里能让他到这般年纪还没有成家呢。”

    “既是如此,夫人便跟着我一起进京城吧。侄子这般年纪,婚娶之事确实要上心了。”

    柳家正经有几个闺女,一听柳姑姑这般说,柳姑父就更上心了。虽然刚刚说了只带姨娘上京城,不过事赶事,改个口也不是什么大事。

    要是将自家的闺女嫁一个给那柳湘莲倒也不失为一项投资。就算是这柳湘莲将来再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便是熬资历也能熬上三品里去。

    要知道,人家今年才二十来岁。

    想到家中的适龄闺女,柳姑父便有些骄傲。

    这么多年,若不是他嫁闺女嫁的好,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升上三品了。

    而且还是一直留在广州这富的流油的地方。

    当初听他娘的话就对了,甭管那些个女人生的是不是闺女,也别管这些闺女是不是嫡女,好好培养了,那都是本钱。

    没事跟闺女培养一下感情,让她们对这个家更有归属感,嫁出去了,也知道帮着家里捞好处,岂不是好事。

    想到这个,柳姑父又说道,“选秀的事情拖来拖去竟然又定在了明年二月。这么一来,此次进京城,你还真的得跟着一道去。

    将几个丫头都带上,毕竟都是报了名的。京城不比这里,那边的青年才俊也多,给几个丫头说门好亲事也容易一些。”

    刘家一共有妾侍通房姨娘十二人,家里的姑娘活着序齿的就有二十二位。嫁出去的十一位,还有六位姑娘不及十岁。所以此次进京城的姑娘共有五位。

    其中嫡女一人,姨娘所出两人,通房所出两人。

    这里面,嫡女的容貌虽不算是最出众,却也是颜色气质最好的。

    柳姑父心里其实已经想要将一个女儿嫁给柳湘莲了,不过他还没有见到人,也不知道这人正经有几分城府,若是个腹内空空如草的,那也没必要投资。

    柳姑姑听了,连忙道了一句,“老爷说的极是。妾身本来还想着下半年带着她们姐妹进京城,既然老爷说了,跟着老爷一道

    分卷阅读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