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红楼之玫瑰花刺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211

    便注意到了,那个时候当今还没上位,朝里的水太混,甄家便想着收买你爹以备将来有什么,来个兵变啥的,所以便派了这丫头来打探咱们家的消息。

    却不想当今即位,你爹又调入了长安,这步棋变成了废棋。再后来那丫头知道了甄家被抄家了,心里慌了神,便走错了几步,倒是被你这眼尖的看出了端疑来。”

    探春听得瞪大了眼睛,哎哟我去,古代版无.间.道呀。

    第一百一十三章

    “那宁夏, 爹要怎么处理?”半晌消化完了赵秀宁的话,探春张嘴问道。

    赵秀宁看了看手腕上的镯子, 笑得可有可无,“能怎么处理, 甄家倒了,那自然是要送回王家去了。他们家的家生子,留在咱们家算是怎么回事。”

    “啊?就这么送回去呀?”

    睨了一眼闺女, “不这么送回去,你还想着留她过年不成?”

    顿了顿,赵秀宁想了想还是将那件事情说了出来。“而且宁夏那丫头又有了身孕, 又死活不说出来那男的是谁,按你爹的意思直接等到宁夏生了,拿捏着孩子看她说不说。后来还是我觉得, 还不如送回去了事呢。”她是再舍不得拿孩子做筏子的。

    江行远听到赵秀宁的话, 眼珠子一转, 心下又有了主意,他准备直接将宁夏送到王子腾那里, 而不是送到京城的王家。

    这样一来路程就远了, 估计也会看出些什么猫腻来。

    不然谁知道那个男人是不是府中, 若是府中的,他老婆孩子可都在府里呢, 要是再有点坏心,他还活不活了。

    “...有了身子?”探春听了一愣,那这她可看不出来了。不过, “妈,宁夏怎么说也是大丫头了,咱们家也是官宦人家,进出一定不比小门小户,你们就没有查一查宁夏平时都是怎么进出的,又跟谁走的近吗?”

    “你这孩子,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不查,可是咱们家到底规矩松了些,再加上宁夏又是侍候你三弟的,经常去前院也说得过去。”

    “那宁夏几个月的身子了?”

    “约莫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怎么问的这般细致?你一个没出阁的大姑娘,也不知道个忌讳。”

    说是这么说,可赵秀宁一点也不觉得她闺女需要避讳什么。

    “那范围又可以缩小了呀,仔细查这一两个月宁夏的行踪不就得了嘛。我是真的害怕跟宁夏有关系的那个男的,在知道了咱们家这么处理宁夏,再心生不忿,对着家里人做些什么。好多的人家可都是坏在这种小人身上的。”

    偷你个信件,污蔑你什么罪名的。古往今来多少这样的事呢。

    赵秀宁一听这话便笑了,“你这孩子,话本子倒是看得多了。这种事情,你爹和我哪能心里没数,不是还在查吗?而且你爹也说了要来一招引人出洞什么的。这种事情呀,你就别操心了。过几天,家里要设宴,到时候,你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家里设宴?为什么?”

    “能为什么,还不是想要告诉别人咱们家的大姑娘已经长大了呗。”

    “哦,可是我还是觉得宁夏的事情比较重要。妈,你说会不会是舅舅的孩子呀?”

    “胡说什么,你舅舅可不是那嘴偷吃了不认的人。”

    探春还想问些具体的的事情,出去的香奈儿就小跑着进来了。

    “太太,姑娘,荣国府被三司会审,整个府邸都被围起来了。”

    赵秀宁一听脸上神情便是发肃,探春也是心底发寒。

    这一天怎么还是来了。

    王夫人前些年包揽诉讼和这两年重新捡起来的放利子钱的帐册子却还在身边。

    尤其是自从大房二房分家后,荣国府的财产急速缩水的情况下,王夫人便将这王熙凤不干的事又捡了起来。

    帐册子就放在她的房里,这不是一查一个准?

    好嘛,两人这一次算是栽了。

    可覆巢之下无完卵,正在一笔一画练字写信的王熙凤也没有跑的了。

    虽然她将旺儿媳妇都安排出去了,又将帐册子啥的都烧尽了,可是府里出事了,她这个长媳妇能跑得了?

    又能得着好?

    王熙凤一直害怕走漏消息,所以不敢用府中文书先生帮忙写信,为此,那是天天练字,就为了给自家远在京城外的叔父去封求助信。

    哪里想到她挺着个大肚子还没怎么着呢,被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牵连。

    不过世间的事情有的时候都是阴差阳错的。原著中凤姐的这些罪名,现在都变成了王夫人的。

    曾经凤姐儿替王夫人将所有的事情都背了,虽然那个时候她的手上也不干净。可现在,因为做的年头少,又早早的收了手,到是扫干净了自己的尾巴。

    加之她不做了,王夫人又继续接着做,一来二去的,很多人都还在以为应是王夫人在做,到是让凤姐捡到了便宜。

    不过无论怎么样,现在也比原著中好太多了,因为此时的荣国府罪名真的不算大。

    贾赦没有为了把扇子被贾雨村卖了,也没有私通外官。因为贾赦替上皇出家,也算是有功之臣。他们那一支算是完全的脱离了被审的命运。

    原著中荣国府抄家最明晃晃指出的两条罪名算是没有了。

    扇子的事倒也不用多说,只说贾赦这个老宅男私通外官这件事情。

    这事还是要从原著中贾琏国孝家孝两重孝里私娶了尤二姐,之后凤姐儿将尤二姐弄回荣国府挤兑死那件事来看。

    凤姐儿之所以有机会将尤二姐接进荣国府,还不是因为贾琏去了平安州送信。

    贾琏虽然是捐的前程,可那也是京官,他为什么拿着荣国府的当家人信件出京城,而去的又是平安州呢?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个伏笔。

    ......

    而逾制的事情,秦可卿还说着,那副义忠亲王的棺材可还没用在她身上呢。这一条自然也是不能算的。

    至于国孝家孝?

    庆丰帝这一次上位比原著中更轻松不少,所以也没有在甄太妃死时往高里捧着她,因此压根就没有什么国孝。家孝?贾敬那喜欢嗑.药的小老头还活着好好的在那里做着三无生产呢。

    要提一嘴的是,甄太妃比原著中死的要提前了好多。

    古人有句话叫趁你病,要你命。谁让甄太妃偏偏在今年春天得了时疾呢。然后宫里的那些势力小人们为了个表现机会,直接让甄太妃病故了。

    太医的药下的轻一些,让小病拖成了大病。

    太监领药的时候,拿些过期的沉药或是没有药效的药面子。

    宫女熬药的时候,将那药材短放一样,或是熬的不够火候。

    一来二去,等等小事加在一起,便是个五大三粗的爷们估计也受不住。何况是养尊处优几

    分卷阅读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