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红楼之玫瑰花刺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81

    。你二哥哥的性子,读起书来最是不能分心的。你林家姐姐来了,怕是会要打扰到你二哥哥上进。”

    探春听到这话低下头,掩饰了一下眼中的冷意。

    这个混在一起的蛋,这是在说谁呢?难道她忘记了,她面前的自己也是个‘没娘’的孩子了吗?

    “太太的意思是?”压下心里升上来的火气,探春笑得一脸天真无邪。

    作者有话要说:  蠢作者今天收到了好多好多好多的营养液,谢谢各位亲!

    .

    之前就跟乃们说过了,等我家太后和老爷子一起出门回老家给我姨妈过寿时,我就接个猫主子回来。

    不过这一计划可能要搁浅了。原定计划是太后和老爷子都在月末去的。可是现在,就也是昨天,家里接到要过寿的姨妈突然病重的消息,太后坐了下午五点的汽车一个人回去了。

    听老一辈人说66是个坎,那年整年都不吉利。那年的生日要和60岁时是一样的,都是在正月初六过。正月初六可以办一下,但66岁的最好不要办。66岁那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割下一块肉顺着窗户丢出去,然后初六的时候,吃碗素面条,也就算是过完了。

    可是我姨妈的两个儿子非要过,好嘛,还没等过生日呢,人就住院了。

    虽然这些差不多都是巧合,不过感觉挺让人忌讳的。

    好吧,作者也是个挺迷信的人。

    第四十四章

    无论到了什么时候, 不是亲的就不可能亲密无间, 没有隔阂。

    用句最难听的俗语来解释,那就是:羊肉,永远贴不到狗身上。

    在这阳春白雪的红楼梦中同样也适用。

    从江陵成为探春的六年半快七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王夫人于探春, 还是探春对王夫人,两人之间其实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王夫人没有做到贾母对贾赦的消息封锁力度,因为她还有个混不吝的妯娌。所以就算是她不说, 也有的是人说起赵姨娘, 说起探春的生母。

    她虽然不担心庶女养大了和姨娘一起对付嫡系,可是终究还是看不得庶出的在眼前显。本来以为可以慢慢像熬鹰一般的熬熟庶女,然后让她一心向着嫡系,将来帮趁儿子, 可是却被大房的邢氏给搅合了。

    王夫人只要想到大房那个邢氏,就觉得脑仁疼。

    那三丫头长的跟本与那赵姨娘一点都不相像,她到底是从哪看出来这娘俩长的像, 然后在那里说些为赵姨娘惋惜看不到三丫头长大的话呢?

    有些人的存在, 她是真的不咬人, 她只膈应人。这邢氏对于王夫人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让你就算是生气都无从下手。

    王夫人在想什么, 探春其实差不多也能想到, 不过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 探春并不在意。有些事情都是分利弊的。

    原著中的赵姨娘和贾环在一定程度上让探春过得比其他姑娘好,那是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可是同样的,她也成了王夫人钓鱼的主要对象。

    以未来成亲的对象钓着探春, 让探春明知道在与虎谋皮,也还是投鼠忌器。

    现在换成她江陵了,虽然没有了赵姨娘和贾环,可是同样的,她也少了短处被人捏在手心里。

    她不用担心亲妈亲弟弟被人打压收拾,她也不用担心银钱不够使,她更不需要担心王夫人将她嫁给诸如孙绍祖一般的人物,她活着并不求王夫人什么,自然也就不怕她什么。

    这荣国府,高兴了她就呆着,不高兴了就可以走。

    此时她的心态其实就跟当初恶心别人的史湘云差不多。

    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全府有头有脸的主子下人将黛玉比为戏子,黛玉那么伤心难过也只能回自己的房间里躲着,除了自己的房间,她连个去处都没有。

    可是罪魁祸首的史湘云呢,倒打一耙后,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受了委屈,要回家。

    凭的是啥?

    凭她史家还有人。

    而此时探春凭的又是什么?

    凭的自然也是这些。

    她把赵姨娘成功地捞了出来,她成了江太太,而自己也成了江陵。

    离开了荣国府,她未并会过得不如现在。

    她会留在这里,大多数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现在就只剩下见见红楼众钗,以及住一住那名扬古今中外的大观园。

    说真的,她若是现在离开,估计这一生都不一定见到几个红楼中出现的人物了。

    她早了百八十年来到红楼,若是这个时候没有参与进来,岂不是可惜死了。

    有一个词叫暴遣天物,估计就是在说她了。

    再说说那大观园,她不会鼓励贾家去盖,也不会去阻挠贾家盖大观园。只要元春封妃,以贾家人的心性这座园子必是不会少了的。

    既然会盖,她自然要住上一回才能了了这份知道红楼这本书后便放在了心里的省心别院。

    探春相信跟她一样选择的人会有很多。

    那毕竟是大观园不是吗?

    ......

    坐在王夫人身侧,探春的思绪神游了几重天去。不过探春刚刚已经将问题问了出来,所以王夫人这个时候略一思考便笑着拍了拍探春的手,“我的儿,你一项乖巧孝顺,最是让人放心的。太太的意思是让你平日隔着些你二哥哥和那林家丫头......”

    探春抽了一下嘴角,真的被王夫人弄得没脾气了。

    就以宝玉现在的‘好名声’,她还真以为林如海降了职,林家就会瞧的上贾宝玉?

    林如海活着从扬州挣出了一条命,那黛玉姐弟的婚事,就只能由着林如海自己作主。

    别管贾母还是贾家什么人。那是林家的子嗣,贾家想要作主?没那个道理。

    尽孝?

    贾家子嗣又没死绝呢,用外姓亲戚尽什么孝?

    还有就是贾母真的会让黛玉跟宝玉联姻吗?

    她在正院可没有看出来贾母有这个意思呢。

    倒是史湘云那里,可以看出来贾母挺相中她的八字的。

    仿佛是听谁说过宝玉这命数就应该配个八字够硬的,普通一点的都压不住。

    探春想到这里,心里冷笑,前儿作天作地的贾母不也是在听到林如海成了个四品的闲散京官而终于失去了悲伤的动力了吗?

    只要一回想起,那天贾母还在那里哭着贾敏小时候怎么怎么乖巧懂事,端庄贤惠,赖大家的进来回禀皇上下圣旨要将林如海调回京城时的情景就忍不住好笑。

    当时贾母一听说林如海要被调回京城,脸上一下子就涌上来了一层浓浓的喜色。

    她女婿之前就是一方大吏,她闺女又是死于行刺,在贾母的下意识里便以为皇上这是要被偿林家,所以林如海一准是升职回京城的。

    却没有想到赖大家的后面一句

    分卷阅读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