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穿越六零的幸福日常 作者:暗墨沉香

    分卷阅读139

    骗她妈的事,不想现在面对这样的父亲,就跟郭美珍告别回家了,连饭都没在娘家吃。

    但是,在她心里已经形成一个意识:当年,父亲欺骗了母亲,母亲也是受害者,而不是抢夺别人丈夫的狐狸精。这样,听到别人传母亲的坏话时,唐玉瑶就把责任按到父亲头上。

    不知不觉中,唐晋元又被这母女俩坑了一把,强按了一顶冤帽子给他。

    第97章

    别说, 郭美珍的谎言如果说出去,还真会让大部分人相信。毕竟那个年代对女人的束缚大, 依照人的惯性思维考虑,唐晋元是个男人, 沾花惹草不稀奇,郭美珍舍身倒追才是稀罕事。

    所以,唐玉瑶丝毫没有怀疑母亲的话。幸亏她还知道点好歹,没有把那个谎言嚷嚷的全大院皆知。

    唐晋元并不知道妻子又黑了他一次。他顾及面子、怕丢人, 想等风声过去以后,再去找顾明远谈。

    没等唐晋元找上顾明远,老领导就把他叫了去。

    领导的意思就是:不要让顾明远因为他对部队产生反感,部队将来要靠是年轻人的发展, 会想尽办法留住顾明远这样的人才。如果他把顾明远惹毛了,上面不好处理, 到时还是他让步。

    因此,唐晋元只好默默关注顾明远的发展, 不敢轻易去打扰他。

    郭美珍看丈夫没有做出认回儿孙的事, 悬着的心才放下。

    顾明远在部队的发展可以说蒸蒸日上,因为上级可以说是给他开了一个绿色通道, 全力支持他发展。

    部队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管理顾明远和李娜、以及他们的学生制作出来的些药丸和符箓。学会使用那些的士兵或军官,会在执行特殊任务时用到那些东西。

    顾明远和李娜的贡献,对部队、对国家来说,都是不可抹去的功劳。因此, 他们俩成了领导心中的特殊红人。

    这个夏天,李建兵跟杨柳的婚事水到渠成,也提上日程。

    此时,顾明远成了团长,更不能随便撒手团里的事,回老家去参加建兵的婚礼。他就提前跟建兵道喜,让李娜给家里多准备些礼品,送他们上了火车。

    下了火车后,李建兵背负起行礼,对未来岳父母说:“杨叔叔,杨阿姨,咱们再去汽车站倒一趟车,就快到家了,到家你们再好好歇歇。”

    此次前来的,不仅有杨家爸妈,还有杨柳的哥哥、姐姐、和一些亲戚;此外,他们还带了几个孩子。

    因为这次出门吃住和车票都是李建兵这边掏钱,对杨家亲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免费旅行,跟来的人还真不少。就是天气太热,旅途不好过。

    杨柳爸连忙摆手说:“不累,以前的日子可比坐火车苦多了……”

    杨妈妈看老伴有扯起来停不下的势头,忙打断他的话,问:“建兵,汽车站远吗?”

    “不远,不到二里路,我找三轮车送咱们过去。”

    李娜嘱咐双胞胎说:“别乱跑,建兵你看着孩子和行李,我去叫车。”

    没等李娜过去,那边呼啦来了十几口子用三轮拉客的男人,“叫车吗,去哪里?可以送你们。”

    李建兵每年都回家几趟,对此非常熟悉,他扫了一眼行李和人数,说:“大哥,多来几辆车,把我们送汽车站。”

    这个男人看他们拖家带口,有一二十口子人,咧着嘴巴笑着说:“好来!”他弯腰帮李建兵提行李。

    三轮车不大,好在数量多,这些人都坐下了。

    李娜看出门坐车如此不方便,想着过几年,一定得弄辆汽车开开。

    到了汽车站,他们找到去镇上的汽车,全都上了一辆汽车。幸亏赶在中午头最热的时候,坐汽车的人少,他们才能坐在同一辆车上。再加上原先车上有几个乘客,等他们一上车,汽车就发车了。

    大夏天的,汽车里没有空调,燥热得很。直到车开起来,才从车窗吹进一阵阵凉风,让人觉得好过点。

    李娜听旁边有个语调怪异的年轻人说:“爷爷,中午好热,咱们应该明天早晨坐车去找姑奶奶,我怕热着你。”

    老人拿出手帕擦擦额头的虚汗,“好不容易找到你姑奶奶的消息,我不想再等了。”

    年轻人听了老人的话,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拿出水壶,让老人多喝几口水解暑。

    李娜发现老人穿着十分讲究,大夏天的,他穿着衬衫和西裤,一看不是普通人;而那个年轻人,学生模样,穿着短袖t恤和牛仔裤,在这年头来说,算是比较时髦的衣服。

    听年轻人的口音,像在国外长大的华侨孩子,难道这两人是从国外回来的?不知这两人什么来头,听话里的意思是去找人。

    这事在李娜心里略微过了一下,就不放在心上,因为她开始忙着回答儿子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还记得他们吗,回到老家能去捞鱼吗等等,李娜耐心回答儿子们的问题。

    没一会儿,突然传来年轻人的惊呼声:“爷爷,你是不是不舒服?”

    “没事,我就是觉得气闷,还有点恶心。”

    李娜想起老人年纪大了,这种炎热的天气出门可是受罪,说不定会中暑。她用神识暗中观察老人后,发现他脸色有点苍白,可能有点轻微中暑的现象。

    李娜把她给儿子做的消暑丸拿出来,转头对老人说:“老人家,你有点轻微中暑现象,要不要吃粒消暑丸解解暑?”说着,她就把药瓶递了过去。

    长相儒雅的老人看了看李娜,又看了看她手上药瓶,“谢谢你,姑娘,这次出门太着急,我没多做准备。如此,我就吃粒消暑丸,谢谢你了。”

    老人接过药瓶,打开塞子,闻到轻微的薄荷味,确定是消暑的药丸,就倒出一粒吃了。

    年轻人知道爷爷懂得中药,并没有阻止他的做法。因为他经常见爷爷生病后,吃自家制作的中药药丸。

    消暑丸一下肚,身上就感到从里到外散发的凉意,让他感觉轻松不少,脑筋也更清醒了。

    “姑娘,这药的药效很好啊。”

    “呵呵,这是给孩子们吃的。”

    “你那消暑丸真管用吗,给我一粒行吗?”前座的杨柳家一个亲戚说。

    本来,李娜上火车后就给大家分过解暑丸,可是有些人不相信药效,不想胡乱吃药,就没要。

    这亲戚看外人吃了都说有效果,她就也想吃一粒试试。

    看不上她的药丸?李娜看他们是杨家亲戚的份上,也不多做计较。不吃就热着呗,又不是她受罪。倒是杨柳爸妈和哥姐都吃过,感觉挺管用。

    亲戚们还以为杨柳一家为了讨好未来小姑子,故意夸大其词。

    现在外人都吃过消暑丸了,还说管用,其他人也敢跟着吃了。等他们吃了药丸,才发觉杨柳一家没

    分卷阅读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