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1

      后宫佳丽心悦我 作者:酥脆饼干

    分卷阅读411

    怒而上前一步。他呵斥道:“你这孩子,是进宫翅膀硬了不成!不看看你能身居九嫔之首的位置,是谁在背后撑着你!若没有国公府,你什么都不是!谁还会给你这个面子,让你协理太府寺!”

    钱持盈坐在席上,吓得后退两步,手撑在身后,黑葡萄似的眼中映出父亲恼怒的面容,她咽了口口水,又僵硬地摇了摇头,脑袋似有千钧重。

    “陛下临行前,将少府监托给女儿监督,是出于信任;太后娘娘让女儿协理太府寺,亦是因女儿的……才能。至于宫中姊妹待我好,乃是出于众志齐心。倘若没有国公府,女儿进不了宫,也当不上昭仪。但,女儿不能因此,就不分是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女儿不能妥协。”

    她前面说得磕绊,后面越说越快,盯着父亲威压的目光,舌头沉重得近乎麻木。

    虢国公简直没想到,这样的一番话,居然是他的女儿说的,是她发着抖说的。她声音越来越稳,身子越挺越直,目光不再躲闪,敢直直地看向他了。

    他不禁心想,她在宫里这几年,是谁改变了她?谁给了她这种克服畏惧和自卑的勇气?

    “这件事,我说了算。”钱持盈抿了抿下唇,又重复了一遍:“我会任用,我看中的,有才能的人。”

    她十分坚定地拒绝了父亲,拒绝了如噩梦般缠绕她多年的,国公府的威压。

    虢国公愣神一刻,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心底仿佛有个声音在说,不用劝了,这次她不会听你的了。她会自己做决定了,再不依靠你、畏惧你、服从你。

    自然是愤怒的,可更多是震惊,他一时心乱,拂袖而去,不知自己是怎样走出书房,却依稀听到背后有个很小的声音——

    “我不害怕了……”钱持盈看着他的背影,小声道。

    她一遍遍地在屋内重复,不知是重复给他,还是自己,还是故去的陆氏和姨娘。

    宫中热闹过后,难得冷清下来,除了承晖殿。

    虽何太后下了归宁令,后宫妃嫔可回府省亲,但林宝诺并没有回府上。她本来也没同林家人见过几面,何况在她深陷巫蛊案时,林家早忙不迭放弃了她。

    静坐在花园里,一边思乡,一边想到丽妃、钱昭仪她们在做的事,忍不住唏嘘。她仍记得昔日她们互相看不惯的样子,便禁不住想,自己在见证的,究竟是怎样的奇迹啊。

    她曾经觉得谢令鸢的任务荒谬极了,可是,竟然真的实现了。她们一起全力以赴,燃烧着热情与信念。她置身其中,都可以感受到这执着。这让她头一次感到了黯然形秽,从前的那些优越感已经悄然无息。

    她能为她们做什么呢?

    翌日,当谢令鸢从府里回宫的时候,却看到承晖殿方向浓烟滚滚,后宫内侍们惊慌提着水大叫道:“不好了!承晖殿走水了!”

    谢令鸢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承晖殿,那是林昭媛的宫室!怎么竟然会走水?

    她也顾不得去向长生殿复命了,赶紧提起裙子往承晖殿跑,身形如彤风,惊吓了宫人。

    承晖殿外。

    大火降降扑灭,尘烟滚滚,宫人们一片惊悸。

    台阶都已经烧黑了,谢令鸢抚着胸口,几步跨过殿阶,站在承晖殿主殿前,目光扫视一圈,只看到瑟瑟发抖的女官和内侍,却不见林昭媛。

    她内心油然爬起一阵恐慌,声音几乎颤抖,问道:“你们娘娘呢……”

    “我在这儿。”

    一个有些嘶哑的声音,从角落里响起。

    谢令鸢急切地循声望过去,终于……

    在一片焦炭旁,看到了一个非洲人。

    林昭媛浑身焦黑,头发炸成波浪。

    谢令鸢:“……”

    要不是没有条件,她觉得应该给林宝诺拍个照,捅给娱乐狗仔,保证热搜第一,让林影后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你在做什么?”她几乎是有些生气,这气愤来源于方才的恐惧担忧。

    林宝诺冲她一笑,露出了雪白的八颗牙齿——因为太黑了,所以牙变白了:“我在研究火药啊。你看那些穿越的,动不动发明什么火药、肥皂、玻璃、坦克、印刷术……我也可以试试,对大家也能有帮助啊。”

    “……”谢令鸢一窒,竟被她噎住。良久这口气才顺了:“算了吧你,你化学考几分?我知道你也想尽力,其实你有这心意,对她们就是最大的鼓励。”

    “不!不够!”林宝诺身残志坚道:“我不能放弃!我觉得还有希望!不要拦我!就快要成功了!”

    谢令鸢:……我谢谢你了。

    正想劝几句,却忽然感到星盘有震动,她一怔,【天机星君】亮了,状态居然提升到了“利”!

    是白婉仪,她发生了什么?

    谢令鸢想起前几日的并州战报,宣宁侯打退了西魏人,追去了大漠里,两日未归。

    当前段时间京城兵变对峙,风雨欲来时;并州边塞,也经历了一场生死的涅槃。

    第一百六十五章

    并州自古以来是兵家险要之处, 虽然是北方军事重镇, 太平盛世因丝绸之路而富庶,然而到了国势衰微时,便逐年荒芜。

    自惠帝以后, 这里的土地因常年征战早已荒废, 为了谋生, 有的人去当兵, 有的人则冒着有去无回的风险去跑商。除了朔方、党郡几个大的郡城,附近的县镇和村落里,几乎一色的是老人妇孺。

    白婉仪从破败失修的屋子里走出来时,一个妇人还跟在她身后,质朴的脸上是沟沟壑壑的皱纹:婉娘子, 谢谢你的药, 你是好心肠, 老天会保佑你的。

    白婉仪笑了笑没回话。他们看到的太有限了,这些郡县绝大多数的人, 见过她恻隐的一面, 就将她想成了济世之人。兴许是过的太苦, 所面对的人心险恶永远是粗暴狰狞、将性命诉于刀尖, 所以总一厢情愿相信美好。

    她走医的途中, 与这些民众熟了起来,便常听他们这样说。

    ——您是好人,我们这里实在是过不下去,你让她跟你学点手艺, 谋口饭吃吧……

    这里穷苦的人家,女儿刚过十岁就早早嫁了。然而常年战乱,男丁渐少,出于无奈,她们只能找别的生计,下田做力气活。

    时常遇到有人这样恳请,她从不拒绝。小时候失去亲人,她也一度有过潦倒难以为继的日子,边塞之地的困苦,哪怕只是幼年经历,也足以刻骨铭心。若不是有韦不宣施以援手,也没有她如今的走街串巷,摇铃行医。

    所以,不知从何时起,她竟收了七八个女子,跟着她去军营驻地打下手,学习捡药和简单的医理包扎,管她们一口饭吃。

    兵营里医药有限,她的医队帮了不少忙。后来安定伯在病榻上,吩咐地方的和济

    分卷阅读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