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后宫佳丽心悦我 作者:酥脆饼干

    分卷阅读222

    曾想奉他为座上宾。不过他本是晋国皇族,所以对于敌国的示好,根本连个微笑都欠奉了。

    但这话说得无赖又花言巧语,郦清悟虽然知道她只是在开玩笑,却还是由不得心中微微一动。

    他暗自蹙眉,难怪后宫那些满腹算计的妃嫔们,与她的关系竟然还不错,哪怕她被逐出宫,她们还是肯去送她,给钱给物的。

    听这一嘴甜言蜜语,若是生为男子,恐怕三宫六院都为她妻妾和美,后宅安宁了。

    不过也难为她,发生了这许多事,被人陷害,品尝世态炎凉,又被皇帝赶出宫,此刻还能笑得出来,也多少叫他放心了。

    他的眼睛扫了一眼她身后,似是感慨般的:“你那位心腹内侍,不在了啊。”

    当初他对那个少年内侍印象挺深,那内侍看似平静单纯,实则目光中看谁都是疏离与高傲,那种高高在上不是身份地位上的,而是一种对这个世间的统治与俯瞰。也就唯有面对她时,神情恭敬,让郦清悟更印证了她身份不一般。

    听他探问,谢令鸢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

    是啊,星使为了她,已经没了。

    她摇了摇头,低声道:“我没做好。”

    看出了她的伤感自责,郦清悟沉默片刻,温声开解道:“毕竟宫中不易。”

    多少杯弓蛇影,他是体会得最深的,那么受宠的皇子都能隐姓埋名消失于世上,遑论一个内侍身份呢?

    他提及宫中事,轻声道:“我的人将白昭容带回来了,还尚存一口气,已经用针吊住了她,你可以去看她。”

    这段时间天象异变,果然也应了,皇后薨,北地反。他让罗睺盯紧了宫门进出,白婉仪被抬去坟地时,竟然还有一口气在,他推测她的死定然与宫中乱事有关,也就吩咐人将其带了回来。

    谢令鸢一惊,随即眼中闪过一喜。

    她被宫里押送去道观,中途是不能私自外出的,路上一直挂念着,盘算等到了华山后,她就安排人去救白婉仪。谁知郦清悟已经提前察觉到,把人带回来了。

    谢令鸢欣慰地看着他,郦清悟坐在四面敞风、冬凉夏暖的茶寮里,端着粗陶茶碗,也丝毫不掩其圣父般的光彩,简直是蓬荜生辉。

    “真是贴心的小棉袄啊……”她低声感慨道。

    郦清悟:“……”

    漫漫长夜逐渐褪去,东方跳跃着绽出红霞。

    德妃和宫中内卫在华山脚下的小镇上歇了一夜,翌日跟随着抱朴堂派来的使者,沿着后山的山道上去。

    山路多石阶,九曲十八弯。两旁不时有嶙峋怪石,还有姿态怪异的老树,弯着枝桠探下头来,茂密枝叶扫着车马。

    山上果然是安静的,偶尔山涧传来淙淙流水声,几声鸟鸣从林间跃起。谢令鸢越向上走,心气就越平和。

    皇家之人静修的道院,是建在后山上的,与前山山巅的抱朴观遥遥分开,亦是大防。

    山中越来越寂静,逐渐可见几丛青瓦雕甍的殿室,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荫下。

    到了半山腰,已经是出尘之地,内卫也不能相送了。他们行礼告退,转身往山下行去。

    树丛间忽然响起一阵蝉鸣声,谢令鸢下意识想扇扇风,却发觉这里凉快得很,山风迎面微拂,很是惬意,这里倒真是灵气十足的宝地。

    郦清悟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带着她往那几丛房子里走去:“这里还算喜欢么?”

    谢令鸢跟在他身后,坦然道:“是比皇宫里舒服自在的多了。”

    二人说着进了屋子,内里更是清爽,没有丝毫燥意。

    屋子内部构造简单,带着书房与外室,最内是卧房,靠墙摆着床榻,青色床帐被挽起,白婉仪正躺在那里。

    这里的道姑已经将她身上血迹斑斑的衣服换下了。

    其实她刚被救回来时,郦清悟只看了她一眼,那胸口的刀伤血迹,就断言她决计不可能活下来。然而她竟然还有一口孱弱气息,他便施针吊住了她性命。

    此刻白婉仪双目紧闭,面色苍白。清致秀丽的面孔,显出了几分楚楚。

    谢令鸢缓缓走到床前,站了一会儿,犹豫着将手放在她的额头上。微微的温热,还活着。这才发觉,这如风如柳般柔弱的人,骨子里竟然蕴藏着那样坚韧的意志。

    谢令鸢轻轻叹了口气。

    她目光中复杂的神色,让郦清悟这个旁观者感到莫名——因为这神情怎么看,怎么都有点爱恨交织的意味。旋即他想通了,毕竟她总是能让人意外,也就没深究,淡淡提醒道:“想要她醒来,怕是不易。”

    “……我明白。”对白婉仪来说,那一次死亡已然是放弃,是终结。

    既然终结了,强行把她救回来,她也未必愿意回来。

    因为这世间没什么可值得她回来的理由。

    谢令鸢坐在床前,出神了片刻。方才下意识地,她又想找星使来问话。郦清悟在身后轻声道:“倘若想救,唯一的办法,再去她识海里看一遭。”

    也许,就能带回来了。

    ——白昭容因病暴毙,德妃出宫为陛下祈福。

    这是内闱的说法。

    宫里这些变故,已不是什么秘密,皇家也没打算瞒着。

    初晨的长安,笼罩在朝霞下,仿若刚刚醒来。

    京郊,萧雅治拿着京中送来的信笺,嘴角微擒,长长睫羽遮蔽了眼中闪过的各种计算。

    ——德妃,国之祥瑞,民间送子娘娘,终于出宫了。

    “殿下,要不要加派人手,让她暴毙?”他的手下揣摩不出他心意,只知道萧雅治对“国之祥瑞”这种象征,一直存了铲除的念头,遂自告奋勇。

    反正德妃出了宫,其实是更危险的。她若不明不白死在华山上,也不会妨碍到他们什么。

    一杯茶水迎头泼下,萧雅治手执空了的茶杯,眼神令人不寒而栗。

    “这不是你该操的心。”

    这雅致温和的眉目,其下藏着多少刀光剑影,跟在他手下的人最是清楚不过。那人打了个冷颤,退下了。

    萧雅治垂下眼帘微微沉吟。德妃以前在宫里,任何人都奈何她不得。如今出宫,倒是时候会一会了。

    有些敌人,若能拉拢到手,也是好的。

    第八十六章

    傍晚的山上,蝉鸣声渐渐消止,随着夜幕,山涧中传来蛙声一片,高低起伏。

    华山后山腰处的屋宇院落,名为“心斋”。这里平时人迹罕至,只随着宫里来人的热闹,才有了些人声。

    心斋外的树荫下,郦清悟一个人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个旧的九连环,动了几下,没片刻就拆了。

    树荫下碎影斑驳,仿佛凝聚了时光。他拆了九连环又把它装了回去,如此反复。

    看似很无聊,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宁静。

    分卷阅读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