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

      农门娇娘 作者:几点浓墨

    分卷阅读111

    客气,就是婶子家没什么吃的,别见怪啊!”

    “婶子放心,我不会客气的,我可是当自己家了,您可别闲我太过放肆就好!”

    “对,就当在自己家。以后没事也多来找你春草姐玩耍,反正你家那边也没个伴儿,多出来走动走动,这边小孩子多,热闹!”

    “哎,好的婶子!”

    一顿饭,虽然谢玉娇喝了半碗米汤,没吃两口菜,一桌子人围着,倒也热闹。

    饭后,谢玉娇等春草和她娘收拾好饭桌,她就要告辞回家。

    “婶子,那我就走了啊!”

    “怎么不多坐会儿,你个小孩子家的也没什么可忙的,和你春草姐玩耍呗!”

    “不了,爷爷不知我在您家吃午饭,这会儿指不定还等着呢,有空我再来也一样!”

    “行,春草,送送你玉娇妹妹!”

    “不用了,春草姐,我认识路,跑着一会儿就到家了,奶奶,叔,婶子,我走了啊,春草姐你回去吧!有空来我家玩!”谢玉娇一边告辞一边往外走,走出了院门终于长舒口气,小跑着回家。

    她饿了,她要回家吃饭!

    春草娘有些意味深长的看着跑远了的小丫头,心里感慨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也是命好被曲老爷子收留,吃的指定不是自家这种哄人的稀粥。

    春草的左邻右舍,吃过午饭的,正端着碗在门口吃的,听着春草家的动静,都探头看着送人到门口的春草,好奇的问:“春草娘,这曲家丫头怎么上你家来了?你家还留饭了?”

    春草娘收回在谢玉娇身上的目光,对着邻居们说:“玉娇是来看二娃的,二娃不是也挨了鞭子吗?今早换药的时候,见他伤口有些化脓,他爹担心,就草去问问曲老爷子,曲老爷子说玉娇懂瞧伤,就给包了些药,跟着春草一起过来瞧瞧。”

    其中有个村民家也参与了村口的闹事,也被抽了鞭子,至今都还趴床上,想起自己孩子的伤,也跟春草说的差不多,也就有心打探打探。

    “是啊,二娃的伤也化脓了?我家的也是。那小丫头瞧过了,说什么了吗?”

    春草娘也没觉得有什么可隐瞒的,也就大方的照实说了谢玉娇的原话:“说了,说是没护理好,让伤口沾染了脏东西,要我们把床单被罩都好好的洗晒干净,还有缠伤口的布条,每次都要仔细洗干净烫煮晒干再用。说是本来五六天就能好的伤,不仔细护理得躺个一个来月,费了药钱不说,身子还遭了大罪。”

    “真的假的?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说的能信?”探话那人有些不相信,怎么就沾染脏东西了,敷上了药,裹的好好的,哪来的脏东西。

    也有其他相信了的人,就说,“还别不信?不是说那丫头识字吗,听说曲老爷子还花二两银子给买了本识药的书,再说,还有曲家老爷子呢,人家几十年进出山林,都没见他家找过大夫,指定比咱懂的多。”

    “也是!”那人也有些信了,想着待会儿回去也照着春草说的做,反正也不费事。

    谢玉娇不知道有人信了她的话,让自家孩子少遭了不少罪。

    她一路小跑着回家,刚进院子就喊道:“爷爷,我回来了!做饭了没?我饿了!”

    她寻着香味儿就往厨房跑。

    老爷子正在厨房忙活,喊了声:“洗手吧,马上就可以吃了!”

    谢玉娇欢快的洗了手,帮着摆了碗筷。

    老爷子端了面汤上桌,看着孙女这饿坏了的样子,问“现在是饭点,刘家没留你吃饭?”

    一说起这个,谢玉娇就叹气,“爷爷,村里多数人家都这样?还是刘家算是比较穷的?”

    “怎么了?”老爷子一口热汤下肚,抬头问。

    谢玉娇看着面前油水十足的一大碗厚厚的饼汤,想着刚才在春草家看到那一家子的午饭,叹息了一声:“他们留我吃饭了,可是看他们一家的吃食,我实在是不忍心多吃一口。”

    “稀粥?”老爷子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嗯,一家五口,那么大一盆子的粥,盛了老太太、刘二娃和我的三碗比较稠的粥,剩下的盆里全是米汤,菜也是咸菜疙瘩和一碗跟水煮似的菘菜。怎么就苦到那份儿上了?”

    那专门盛出来的比较稠的粥,就跟她家平常喝的粥一一个样。

    “你没过过那样的日子吧?”老爷子呼噜噜的闷头吃着,抬头问了句。

    谢玉娇也边吃边点头:“嗯,虽说小时候我家里也穷,可也没到那个份儿上。”

    ☆、第一百一十五章 来信

    谢玉娇回想起以前在长湾村,虽然家里也并不富有,她刚出生的时候太瘦小,家里好不容易把她精心的养到了两岁半,再加上家里盖房,那两年家里就没有过超过一千个铜板的积蓄。

    后来,两岁半的时候她又生了那场病,硬是借了二十几两的外债。

    好在爹有手艺,娘也是个能干的,没几年就把外债还完了。

    可是家里刚好起来,她却被拐了出来,想起来她就恨那些拐子恨的牙根痒。

    在家的那几年,虽说没大鱼大肉,可她印象中也从没有见家里喝过春草家那么稀的粥。

    老爷子几下就把一大碗热乎的饼汤吃下肚,放下碗筷,大手把嘴巴一抹,说:“那是你爹娘有本事,家里也没拖累。咱村,大多数到现在都是刘家那样的情况。家里没拖累的还好些,好歹能三不五时吃顿干的。像刘家有瘫倒在床的老太太,富途家也一样,富途爹手不能提肩不能抗,招娣家孩子多,其他家也是,家里一个两个劳动力要养活一大家子,没有手艺,不能进城做工,庄稼收成也少,还要交税。遇上好年头,能解决温饱就不错了,要是老天爷不开眼,庄稼遭了灾,咱村饿死人也不是没有。现在这才开春,庄稼还没下地,等秋收还有半年,不省着点,怎么能支撑到秋收。“

    “这么惨?”谢玉娇有些不可置信。

    “你说呢?”

    吃完了饼汤,谢玉娇揉揉饱饱的肚子,真心的感叹道:“我的命真好!遇上了爷爷您,不然谁家愿意平白多养一张嘴。我哪怕不冻死,也得饿死在山里了”

    “知道就好。谁家像咱家,从没缺过肉食,天天顿顿的粳米白面的吃着,这日子就算大户人家也没得比。”老爷子起身收了碗筷就要去洗。

    谢玉娇赶紧站起来,要去接过来,“爷爷,我来洗碗吧!”

    “行了,你去春草家也累了,歇着吧!”老爷子麻利的去了厨房。

    刚才春草家的午饭确实刺激到了谢玉娇,这才刚开春,离秋收还有半年,现在日子就过成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可吃什么?

    谢玉娇跟着爷爷进了厨房,帮着收拾。

    “爷爷,咱家的五亩地,租给牛家种了,咱家能收多少租子?

    分卷阅读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