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5

      快穿之炮灰逆袭指南 作者:库奇奇

    分卷阅读865

    来没成……”

    “没成也不行!那多晦气!”冯老夫人拍着太师椅的扶手。

    “娘,没成有什么晦气的?”冯茗耐着性子劝道,“他那时候也是走投无路,才愿意和人结冥婚。再说了,朱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是安州府的大商贾呢。他不和人结,有的是人愿意给朱家当女婿。就前两天,有个知县的公子就去朱家毛遂自荐,朱家也同意了呢。人家还是个举人呢。”

    洛凌本来在旁看戏,听到这话,就跳了起来。

    这才几天啊,朱陶文夫妻就给朱莹雪找了新的夫婿了?还知县公子,还举人?!

    “真的吗?”冯老夫人诧异,“还有举人愿意跟个商贾家的女儿结冥婚?”

    “是啊是啊。可见那朱家也不是那么上不得台面。我们老爷还曾见过朱家的老爷,跟他喝过一杯茶。娘,这商贾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冯茗说道。

    冯老夫人就又动摇了。

    “那冥婚后来怎么就不成了?”冯萱问道。

    “谢令善那个庶妹和朱家犯了冲。”冯茗回答道。

    冯萱皱起眉头,嘟了嘴巴,在冯老夫人面前做出小女儿模样,“那个什么庶妹,让人听着就不舒服。还是个病秧子呢,多让人心烦。”

    “你嫁过去,随便找个人家把她嫁了就行了。”冯茗口气也不好起来。挑挑拣拣,也不看自己是什么东西?冯茗真心看不起这个妹妹。

    洛凌想着那个举人的事情,希望冯家和谢令善这边快点有个结果。但对冯家母女三人,她不能像上次对冯家的车夫和丫鬟一样。这障眼法只是一时的,不能困了人一辈子,操纵别人的举动,也只是一时的。古时成亲又不像现代,去一趟民政局,领了证就好了。这一道道程序走下来,少说也要个十天半月的功夫。她不可能控制她们那么久,中间她们清醒过来,必然是要生疑,到时候横生枝节。

    洛凌等着这母女三人商量来商量去,主要是冯萱挑剔,冯茗劝说,冯老夫人左右摇摆。到底是冯茗口才好,又说的句句在理,谢令善从表面看来完全符合冯家的要求,冯萱想着签文,再想到谢令善的俊俏模样,最终是答应下来。

    “你有什么不满的,嫁过去之后再调教谢令善就是。哪有十全十美的人?谢令善弱一些,你也就能拿捏住他。他无依无靠,不是任凭你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总不会比李家差。”冯茗最后说道。

    冯萱听着有理,又跃跃欲试,点了点头。

    冯老夫人送了口气,念了声佛,“那这事情就快些办了吧。”

    第901章 冥婚鬼新娘(九)

    冯家已经做了决定,洛凌相信谢令善不会拒绝这个来钱的机会。对他来说,出卖自己的婚姻又不是第一次了,何况这次都不是冥婚,不是和商贾之家,而是正正经经的娶个读书人家的媳妇。谢令善现在手头拮据,也不可能去调查冯萱的底细,冯家找人来说项,他顶多和人谈谈条件,而且都是和卫宁宁有关的条件。

    要说起来,谢令善这个渣男对真爱卫宁宁还真是好到没话说了。

    洛凌匆匆离开了冯家,往朱家赶去,就看到朱家的仆妇们喜庆洋洋的。朱陶文大概在店铺里面,不在家。王氏则和自己的管事妈妈讨论另办冥婚的事情。

    “东西都换了,上次那些烧了,晦气。这次请广平寺的大师来念经,比上次多请几个。香烛要用南岭那边的,那边的贡品香烛好。”王氏兴致勃勃,想到了什么就吩咐下去。

    洛凌听了半天,没听她说起那个举人。

    等管事妈妈记下了王氏的吩咐,出去办事了,王氏口干舌燥,叫了丫鬟上茶点来。

    “我不说,你们就不干活。真是平时把你们惯坏了。谁家的丫鬟婆子有那么清闲的?”王氏笑骂了一句。

    那丫鬟也不惧,笑嘻嘻道:“夫人也说了,是您把我们惯坏了。夫人,您看这个,我们想给小姐新作一套床铺被褥。上次绣的鸳鸯,这次就绣并蒂莲。”

    王氏看了眼几个丫鬟拿来的针线,连连点头,“好好好!你们有心了!”

    “您说,崔公子的屋子摆设,是不是多添一些书画?”丫鬟又问道。

    洛凌精神一振。

    姓崔?

    “他是读书人,当然要添些书画。”王氏又是点头,“还要添些风雅的东西。”

    “也不知道崔公子喜欢什么。”丫鬟红着脸说道。

    王氏脸上的笑意渐敛。

    另一个丫鬟看了,暗暗戳了自己的小姐妹一下。

    口快的丫鬟毫无所觉,继续说道:“夫人,我们要不要打听打听?”

    “嗯。那就由你去打听吧。”王氏微笑。

    丫鬟十分惊喜,“夫人放心,我一定打听清楚了!”

    旁边的丫鬟们,有的嫉妒,有的不屑,有的担忧。

    王氏又说了两句话,就让她们去做各自的事情了。人都走了,王氏的眉头才蹙起,沉吟着,有些左右为难。

    洛凌心想,看来这位崔公子模样不错,比谢令善更好,不然也不会引得朱家的丫鬟春心萌动,还在主人家面前露了底了。

    洛凌在朱家逗留数日,都没见到那位崔公子,也没再听说崔公子的事情。当日说要去打听崔公子的丫鬟被王氏找了个由头卖了,离开了朱家,其他丫鬟都安分下来。

    朱陶文和王氏夫妻闲话的时候,倒是提到了那位崔公子,让洛凌知道,对方姓崔,单名一个皓字,有个做县令的父亲,家里面世代都是读书人,曾祖父还做过二品的京官,但族中因为争产、分家等琐事,耽搁了他祖父那一辈人的前途,到了他父亲,族人老死不相往来,没了姻亲故旧的提携帮助,他父亲单枪匹马,又因为性情太过刚毅,得罪了同僚,仕途也不算顺利。他父亲已经对仕途意兴阑珊,崔皓想要入赘朱家这个商贾家,还是结冥婚,他父亲都没说什么。

    “崔大人已是准备辞官归故里。崔皓的两个兄长会跟着回去。他家中田产不少,兄长也都有功名,做个田舍翁,总是行的。”朱陶文说道。

    “他们不怪就好。”王氏唏嘘。

    洛凌仔细回忆,却没在上帝视角中找到这个崔县令。

    朱莹雪困在朱宅内,接触的最多,除了朱家的仆从就是谢令善和卫宁宁。谢令善和安州的官员多有来往,或者说,多有贿赂安州官员。既然崔皓出现在安州府,那个崔县令该是安州某地的县令,说不定就被谢令善贿赂过。还是说,在谢令善强占朱家,开始大肆行贿前,那个崔县令就辞官回家了?

    洛凌思来想去,安州这块儿姓崔的县令,她只想到了一个崔哲。

    这崔哲是邰康的知县,也就是当年抄了卫家的那个县令。可崔哲只有两子一女,为人刚正不阿,对当官很有使命感,

    分卷阅读8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