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

      红楼外传之英莲 作者:夜竹月

    应天府

    英濂只在大学时看过一遍红楼梦,偶尔也看过一些红学节目。也亏得英濂有刑侦队活电脑之称的头脑,否则这些年过去了,一般人估计也只记得住红楼梦的主角宝黛钗三人了。记得红楼梦开篇时香菱已有十二三岁了,那时贾雨村补了应天府的缺。

    自己已有十岁多了,或许连十一岁都有了,这便是说现在这个应天府的方大人应该很快会升迁或其他原因调离了。上次趁周大醉酒时已经得知那东家确实是当过和尚,因寺庙发了大火,化成了灰烬,自己又耐不住寺庙的凄凉境地,才寻了这门子的事做。自此,英濂才将所有的事情都连接起来。

    英濂便筹划起来,等周大将自己卖掉是绝计不行的,不管那姓冯的还是薛蟠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那么就只好找到自己的母亲了。原著中甄家被大火烧掉了,又碰上天灾之年卖了不少田庄。甄士隐被癞头和尚一首好了歌勾了去出家。至于甄夫人则住在娘家,但有丫鬟服侍,想来情况还是不错的,虽不清楚这里具体是什么年代,但大体是封建主义女子都没什么地位。从原著可知这时女子找工作很难,要找也只能做丫鬟或说书的女先儿一类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是和被卖掉一样是要入奴籍的,从此便是人下人了。不会有人看得起的。想来找到自己的母亲便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了。

    一切都谋划好了后,英濂便趁周大在家睡午觉的时候逃跑,不能是他不在家时,那样他不会很快发现自己逃跑,而且事后追查起来自己会开锁,别人是不会有好印象的。英濂忖度着周大要醒的时辰,拼命往应天府跑。故意发出一点声响,果然跑了不多时,周大追了出来。应天府离这里有三条街,英濂老早就打听清楚了路线。也注意没有甩掉周大,周大一边追一边骂,右手还有一三指的木。英濂掐了自己一把,几出一些眼泪。加之英濂生得柔弱,所以在街上众人眼里就是周大追着小姑娘欺负。一时众人都指责起周大,把周大气了个仰倒。这时英濂锻炼了许久的好处就出来了。领着周大一路跑到应天府衙门,拿起衙门口的鼓槌敲起大鼓鸣冤。此时的衙门口都是配备了鸣冤鼓。那门子见到英濂很是吃惊,不过英濂也没空去管他了。

    只听衙门里传来升堂,威武之类的喊声。就在此时那周大追了上来,拿起子就打英濂。英濂本可全部躲过的,却一咬牙硬是挨了两下。英濂故意让脸擦了一下,登时脸便肿起来,没见血,也不怎么疼,只看着吓人罢了。才听到带击鼓人上堂,英濂连忙往里冲,那周大见英濂进了衙门,急了,扔下子也往里冲,却被才出来接英濂的两个衙役打扮的其中一人拦住了。英濂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就与另一人进去了。

    进了衙门又过了一影壁才到了正式审案的地方。

    英濂一路都低着头擦眼泪,也没注意大堂是什么样,到了就跪在大堂下,做细微的颤抖状。

    那领英濂进来的衙役走到案桌后与那位大人身边的师爷耳语一翻才回道堂下站着,英濂没抬头所以是看不到师爷怜惜的目光。不过这些都是不怎么重要就是了。

    只听那方大人敲了一下惊堂木,道:“堂下所跪何人?”

    英濂用颤音道:“民女并不记得自己姓什名什!不过大人可先唤民女英莲!”那英莲所告何人?”

    英濂道:“民女要告的人叫周大!”

    “可有诉状?”

    英濂磕了一个头道:“民女有!”说罢从怀中拿出一张纸展开呈在头顶上。那师爷下来接了状纸,看了看,吃了一惊,递给方大人,那方大人也吃了一惊。原来是这状纸上只有短短几句话却有两个个错别字。而且字迹大大小小的像是才学写字的小孩写的。那方大人看了一会儿才道:“来人!带周大!”

    英濂见状道:“大人不必了,那周大就在衙门外!”那方大人点头,又吩咐衙役几句。一时那周大被带进来了。看着大堂上下皆是一片肃穆,早已吓得腿软。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一时衙役们又“威武”了一阵。

    方大人敲了惊堂木,众衙役停了,才问道:“周大,现有民女告你拐骗幼女,你可有什么话说?”那周大此时才明了英濂到衙门里是要告他的。想到英濂软弱的子,又想起她并不记得自己是谁,底气有足了起来。昂首憋了一眼英濂道:“大人,她是我的女儿,哪有拐骗一说?”

    那方大人闻言对英濂道:“英莲,周大为何说你是他女儿?你为何说他拐骗幼女?且从头一一说来,若查明你所述是真,本官必为你做主!”

    英濂谋划的时候早想好了说辞,此时也不慌,用带点哭音的声音道:“民女被拐时虽小,却也依稀记得自己是有父有母的,也记得是元宵节与家人看花灯才被拐的。那时年幼,不知就里,曾闹着要回家,却被他日日打骂骂,后来又让他打怕了,谎称失忆,他便说他是我父亲,自此日子才好过些,回家的事自是不敢再提。”

    那方大人又问:“你既这样说,必是记得父母是什么人了!那为何先前不告,要等现在才来?”

    “回大人,民女虽依稀记得父母的音容笑貌,然那时年纪还小,并不知父母姓谁名谁!且虽民女谎称失忆,那周大却并没有因此减轻戒心,但凡不在时必会将民女所住。况且就算民女要告,不知父母是谁,家乡在何处,也不会有人相信民女的!”

    “哦!那你为何现在要告?”

    “本来民女已经认命了,但日前民女曾碰到一个人,虽年久日深,民女还是依稀记得他是曾日日与我一起玩的人!他必然知道民女的身份的!”

    “那此人是谁?你说年久日深,你又是如何肯定他便是你说的那人?”

    英濂知道大家都已相信自己的话了,便稍稍提高一点声音道:“回大人的话,民女开始其实也不十分肯定的,只觉得眼熟,毕竟他曾经是个小沙弥,如今已然蓄发成家。也是巧合,民女现下住的地方也就是周大租的地方就是他的房子。那日日他来收租看见了民女,后来趁周大离开之际问了民女许多问题,显然是已经认出了民女!”

    周大听到此处,再也支撑不住地瘫软在地。

    那方大人看着堂下的情况,心中明了的点点头,道:“那此人是谁?”

    英濂深深的叩了一首道:“此人就是现在应天府衙门的门子!”

    方大人便命人请门子进来。一时门子进来看见大堂的情况已然将事情猜出了一半。又听见方大人问是否识得堂下所跪之人!也不隐瞒说道:“知道!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英濂适时抬起头,眉心赫然有一粒米粒大的胭脂痣。

    事情已经明了,方大人判了拐子流放之刑。英濂虽心有不有不甘,然此时拐骗幼女实在算不上死罪,只得接受周大流放的结果。英濂没找到父母之前可先住在府衙。方大人看见英濂脸上肿了半边,想起先前衙役对师爷说过的话,对英濂有些怜惜,她今日这一事,可见她也是有勇有谋的,便命自己的夫人照顾。

    一切尘埃落定后,方大人才问出自己与师爷心中的疑惑,扬了扬手中的状纸道:“你这状纸是请什么人写的?”

    英濂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对这方大人有些好感,道:“大人见笑了,我没钱请人写,只好自己来。”

    一时众人看英濂的眼神又不同了,此时虽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但一般人普遍都认为读书人比一般人要高一等。方大人又问:“你怎么会写字的?”

    英濂早就想过有人问这件事怎么办,不慌不忙道:“我当日在家时,父亲曾教我念过《三字经》、《千字文》等书,虽年岁日久,淡忘不少,但一些简单的字还是记得的!”

    英濂其实不愿这样说的,这样势必会让人认为自己是天才,慧极必伤,不是什么好事。奈何找不到其他像样的借口。果然方大人与妻子说了此事之后,引得方夫人常以此事训导顽皮的儿子。便在英濂不知道时,与他人结下梁子。

    应天府在线阅读

    应天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