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谋凤阙 作者:应攸宁

    分卷阅读37

    里因着父亲和我,起身的时间都早,今日这个时候却是有些晚了,我陪着殿下过去,倒也情有可原。”

    楚珺一时无言。卫珩是怕自己入府第一日就起晚了,众人虽嘴上不说,可心里有所轻慢;所以早就起身了也没出去,就在房中看书,等自己起了才一道出去,众人倒以为是他折腾晚了,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微词。卫珩虽从小外在历练的时候多,可心思一点也不粗略,照顾起人来更是细致入微,不仅仅着眼在明处,更在这些很多人难以顾及的人情世故上。自己则是自幼丧母离父,失恃无依,习惯了一个人担待一切;陈赞和青璇也受处境所限,她只能习惯别离与孤独,舅舅、舅母对她的照顾也仅限于教导指点,她内心细微复杂的情绪从来无处抒发,只能自己消弭,渐渐也就心如止水,再难起波澜。

    而现在,卫珩突然出现在她生活中的照顾,让她茫然微怅,甚至有些不知所措。她有些讨厌这样不在自己控制中的感觉,所以本能般想拒绝卫珩,但话到口边又不由停住。楚珺是个非常爱憎分明的人,强行使自己情绪长久平静,造成了她回报式的被动情感。卫珩对她,从来是坦荡磊落,有情而恪礼,从什么方面她都找不出为难他的理由。自己情绪失控,又为何要迁怒旁人?楚珺抬头,看见卫珩正在门边站着等自己先走,拒绝的话更是抛到九霄云外了。

    她微微一笑,点头向卫珩还礼,“那便谢过世子了。”

    卫珩倒被她吓了一大跳,差点闪身避开她行礼,“殿下这是做什么!臣受不起!”

    楚珺轻笑道:“世子忘了?妾身可是没有封公主就嫁到卫府,那就算是卫家人了,世子怎么受不起?”她还重重咬了“妾身”两个字。

    卫珩也听出来她是在玩笑,跟在她后面边走边道:“殿下倒是无妨,要是父亲见了,肯定会以家法教训我大不敬的。还望殿下口下留情,饶我几天轻松日子。”

    卫珩新婚,有九天休沐。

    楚珺见他不拘着称“臣”了,这才笑道:“罢了,就让你轻松几天!”

    两人低声说笑着来到东跨院,进了有“清壹堂”牌匾的院子,过了穿堂就是正房。

    卫珩成婚,卫朗也得了九日休息,此时正在书房临帖。听侍人来报说楚珺与卫珩联袂而来,立时放下笔回了正堂。

    楚珺拂裳就要行万福礼,被卫朗再三请求免除了,便退而求其次,抱拳行了个拱手礼,卫朗赶忙还礼。

    等楚珺一直起身,卫朗就请她坐下。不过正堂里放的却不是常用的坐榻,而是高脚桌椅。楚珺不过扫了一眼,就谢过卫朗,坐姿标准端正地在椅子上坐下了。

    卫朗也是开口请楚珺坐后才反应过来,卫府里常用的不是其他勋贵府中的坐垫矮榻,还没来得及请楚珺稍缓,吩咐人换上坐榻,楚珺就已经坐下了。而且一点看不出是初次这样落座,倒像是像是用惯了的样子。卫朗看了一眼在楚珺下首落座的卫珩,后者面色如常,没有任何惊疑,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卫朗在心里叹了口气,面色不变地同楚珺寒暄道:“殿下初至,一切可还习惯?”

    楚珺带着礼貌的笑容,“一切都很好,甚是周全。只是国公和世子太多礼,让楚珺惶恐不安。”

    卫朗笑道:“殿下切莫不安,不过是常理罢了,若是臣等失礼,那是对陛下不敬。”

    楚珺陪笑道:“不过是在自己府上,又不在朝中;这儿也没有皇女,只有我初来乍到甚是惶恐。国公无需多虑。”

    卫朗道:“殿下不必在意什么,府里人少,卫家世代武将出身,不拘什么礼,殿下大可随意。”

    楚珺又与他寒暄了许久,卫朗多问了些楚珺平日里的习惯,楚珺一一仔细答了,态度恭敬,没有丝毫不耐。直到巳时,卫朗又要留两人用午膳。

    第三十章 封号

    第三十章

    楚珺本以为卫朗留自己用膳不过是客气,在婉拒前下意识地看了卫珩一眼,见他微微点头,便留下来。卫朗却转头吩咐侍人,“去叫小姐来。”

    楚珺垂下眼帘,卫珩见了,低声在她耳边道:“我有一同胞妹妹,单名瑛,小字粲然,小我五岁。”

    楚珺心里有了底,略略颔首。又腹诽卫珩的妹妹倒比自己还长一岁,放在这个时代自然没什么,自己总觉得有些别扭。

    一个着莲白上衣茜红下裙的少女款款而入,楚珺不由仔细打量她。她的面容跟卫珩竟有六分相似,却更见细致柔美,脸颊上比卫珩多一对浅浅的梨涡,看来卫瑛应该更像武国公夫人。楚珺私下里揣测着,卫珩的母亲也该是个风姿绰约的女子。

    武国公夫人段氏是沛国公段宗臣的庶长女,亦是将门出身。当年卫朗的父亲,老武国公卫延与沛国公交好,卫延就表达了想与段家结亲的意思。卫朗是卫延独子,又是段宗臣看着长大的,是以段宗臣欣然同意,欲将嫡女许配。不想卫朗竟然很失礼地向段宗臣提出欲求娶庶长女。好在段宗臣是通达之人,卫朗的秉性他也知道,没有多计较,心道是两家多来往,怕两人早有属意了,便定了亲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段氏早逝,两子尚幼,卫朗更无姬妾,段家便欲将嫡出幼女再许卫朗,卫朗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卫延在几年前已经战死,两家缺少牵线人,段宗臣又不好强迫一个小辈,此事只能作罢。从此段卫两家来往便少了。也是因为当年卫延战死之事,先皇感念卫家,遂特许卫家与皇孙同辈的子嗣可从玉为名。

    楚珺常年不在京,平都的公卿勋贵十个能有九个半不认识。这些事都是当时决定站在武国公的阵营,或者说把卫珩拉入自己阵营时,青璇告诉自己的。当时楚珺还唏嘘,卫家这只有正妻没有姬妾的情况怕是传统,老武国公只有正妻,所以只得卫朗一个独子,卫朗不知怎么续弦都不肯,又只得了卫珩一个。青璇玩笑道,卫家这情状在平都也算是奇事一桩,只此一家别无二店,不少公族女子想嫁入卫家,都是冲着这个去的,倒让楚珺捡了个便宜。

    那少女进来,先向坐在主位的卫朗行了礼,才转向楚珺屈膝一礼,“殿下万福。”光是这行礼的姿态都犹如春风拂柳,更不用说似莺啼婉转的声音了。

    楚珺一边在心里自愧,这才是正儿八经贵族千金大小姐,一边带上亲切温和的笑容起身扶她,“快起来,都是一家人,妹妹多礼了。”

    楚珺心里直别扭,

    分卷阅读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