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7

      养青梅 作者:谁清浅

    分卷阅读87

    他没有毁诺。

    盛家出了意外。

    意外之喜。

    那天他对沈朝元给出承诺,向李伤说出宏愿,决心回家后说服父母让他从军。有可能吗?作为沈家独苗,先说服谁更容易允准他上战场?盛森渊忐忑不安,面上却依旧维持着坚定,因为,如果连他都展露出不自信,谁也不会相信他上战场能活着回来。

    可是,等他到家,却被一脸狂喜的盛老爷抓着冲回佛塔院。

    “什,什么事啊?”盛森渊没见过父亲这么慌张又雀跃的样子。

    盛老爷高兴得话都说不清楚,没法解释。

    到了佛塔院,人人面带笑意,不断恭喜盛森渊——

    盛夫人有喜了。

    恭喜到一半,这群人想起来,如果是个弟弟,岂不是来跟哥哥抢家产的?盛大少能高兴?

    能。

    盛大少快高兴死了。

    “弟弟我来见你啦!”盛森渊快步冲入佛塔院,直接给小孩盖章性别,比盛老爷还紧张。

    他没敢提起自己准备从军的事,生怕气得母亲落胎。预想的计划全部推倒重来,他只向父母介绍了李伤,而后请李伤在府中暂住,向她学武。盛夫人专心养胎,旁事不问,盛老爷一心两用,但一用在事业,一用在夫人,盛府里没人再能管大少爷,他大大方方去学堂办理休学,回府潜心练武。

    正如李伤判断,他确实是习武的苗子,即便他的天赋在李伤嘴中不如她自己,但依旧远胜过这世上许多人,他的进步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天都能看出变化。他不再提起元娘,直到盛夫人怀胎九月,李伤写好推介信交给他,让他等盛夫人生产后找机会提出从军一事,拿着这封推介信去找她那个“故人之子”。

    “他叫明铜镜,你去飞燕山,就能找到他。”李伤道。

    “明铜镜?”盛森渊品着这个名字,若有所思。

    “你知道飞燕山在哪吗?从此地出发向北,二十余天左右……”

    “既然是一个方向,我暂时不去找他。”盛森渊收好这封信,打断李伤,“我要去一趟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  丰城这段剧情本打算写成番外,不过,太短,索性直接插入正文中。

    ☆、乞索儿

    京城。

    四月初十。

    立夏。

    “真是奇了,两个月前我们还在京城。”杨柳感慨道,“这日子真是天翻地覆。”

    在京城是做丫鬟,在丰城也是做丫鬟,但不一样,至少工钱不一样。

    杨柳摸着腰间装满银果子的钱袋,很满足。在丰城时,她只见过铜子,没想到来京城竟然成了一座王府的一等侍女,不仅能拿银子,这银子还是特制的,压制过,有形状。虽然她暂时找不到地方能花钱,可是光捧在手里就够乐活,可能这就叫天生仓鼠吧。

    沈朝元在摇椅上躺着,也摸出一颗果子形状的钱,但她玩的是金子。

    这是她的薪俸,沈朝元以前在盛家算是做白工,这是第一次拿到真钱,她也不知该怎么花。

    “挺好看的。”她研究着金果子的形状。

    “当然好看了。”杨柳的角度不同,“这可是金子啊,县主。”

    沈朝元想起话本讲的,问杨柳,“金子是不是能买东西?”

    “太能了!”杨柳本坐在石凳上,听见这话就跳起来,“县主,我们出去玩好不好?”

    “玩什么?”

    “有钱什么不能玩?我们花钱去!”杨柳哪知道京城有什么好玩,她只想先把沈朝元诓出去。

    虽然数钱很开心,但又不如买买买痛快,拿着银子不花简直是坐拥金山饿死,暴殄天物呀!

    沈朝元很容易就被说服了,不是杨柳太能讲,只是因为她自己也真的想出去逛逛。

    于是她去找郑婵。

    郑婵听说她要出门,满脸不赞成,但她无法左右沈朝元的意见,只能不明确地向她提出建议,“石璎说不定还安排了其他刺客,您若是留在王府不会有事,王府的人大部分都是从晋国跟来的,许多人的亲人留在晋国,生死不明,都对石璎恨之入骨,不会被收买。但如果您离开王府去外面……”

    “上次遇袭不是在马场吗?那是城外,我记得佘夫子说过京城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是天子脚下,很安全。何况有了上次的事,听说京城里的巡逻加强了,不会像在酒园时遇袭半天才有人来救我们。我会带上青黛,带够保护我的人,您不用担心我会遇到危险。”沈朝元侃侃而谈。

    郑婵沉默半晌,问她,“这话是杨柳教您的?”

    “不是,是我自己想的。”沈朝元道。

    郑婵也不说信不信,叹了口气,“那请让奴婢陪您一起去。”

    沈朝元权衡了一会儿,猜她要是不肯,郑婵就会继续拖延,怕麻烦的她立刻知道该怎么选。

    “行。”

    这次不出城,不需要进马车,也不需要带上行李。她出王府,只需要命青宁去报备一声,就可以离开晋王府。如果之前她还是大小姐,肯定没有这么大的自由,但她如今已是涪陵县主,头上又没有父母,世子妃虽然是长辈却也不愿意做个严格管理惹人生厌之人,除了确认沈朝元身边有护卫外,没有多问其他。

    沈朝元带上郑婵,杨柳和青黛,文思领着一队护卫,混入人群暗中跟随。

    没人领路,沈朝元便走第一个,听哪里热闹就往哪里走,居然真被她找到了红榜大街。红榜大街位于外城,以往科举及第的进士们骑马游街必定要走这条大路,放榜时也在这条街的末尾。而在不考试的时候,这里则被小贩们包围,成为一个极其热闹的中心。

    吃喝玩乐,此地都有,绝对安全。

    沈朝元发现路边有许多小孩一起玩,人人脖子上都挂着个网兜,网兜里兜着个蛋。

    在茶楼歇脚时她便趁机问郑婵这是怎么回事。

    “今日立夏,这是立夏的风俗。”郑婵笑着说。

    立夏吃蛋斗蛋,吃蛋好理解,所谓斗蛋,其实就是孩子们三五成群后一起玩游戏。首先,将丝线编织成蛋套,午时,在家中煮好囫囵鸡蛋或鸭蛋,装入蛋套,挂在小孩脖子上,有些长辈有闲心,还会在蛋上绘画图案,以作装饰。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小孩相互比试称为斗蛋。斗蛋时用蛋头撞蛋头,蛋尾撞蛋尾,一个一个撞去,破则输,直至分出高低。

    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有古谚语“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是人们美好的期望。

    “这么有趣?”沈朝元听得跃跃欲试,也想去买个蛋挂脖子上。

    郑婵忙说这都是小孩子的玩意,五岁挂个蛋也就罢了,她都十五了……

    “长大了就不能玩吗?”沈朝元疑惑

    分卷阅读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