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

      厨神的刀 作者:荷兰船长

    分卷阅读1

    《厨神的刀》by荷兰船长

    文案

    “我蒙上眼睛用家传的厨刀亲手凌迟了他;我先剐了他整整一千刀,六百多块骨肌被我切成薄薄的肉片,剩余的边角料被我做成肉酱,他的血做成豆腐。我再拆了他的骨架,一共二百零六块骨头扔进一口大锅,用我毕生研制的秘方炖成汤底……”

    “最后,我将他端上这场举世盛宴,供天下人分享。

    *****

    暴躁精分嗜血抖s美人攻x厨艺max温和真·病娇受

    主攻视角,bt也要谈恋爱系列,1v1,he结局

    不是be,不是be,不是be。。放心入坑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恩怨情仇 天之骄子 灵异神怪

    搜索关键字:主角:楚元仲,罗笙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序

    我叫丁二,是京城茶楼的跑堂小二。

    现在是正午时分,太阳当空照晒得人头昏脑涨,正是茶楼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

    “小二,来一壶上等的龙井。”

    “哎,得嘞!王老板您楼上请——”我把毛巾往肩上一甩,快步地迎上前去,“有些日子没见您了,嘿,气色见好哇,二楼给您留着老位置。”

    王老板是茶楼的熟客,出手也慷慨大方,我见了这类老面孔向来是十分殷切的。

    “马马虎虎。”王老板十分受用地摆摆手,丢给我一锭银子,“听说今天有孙先生的场子?”

    孙先生是我们茶楼的说书先生,专喜欢讲些前朝的奇闻旧事。我们茶楼的生意之所以能够这么好,有孙先生一半的功劳。

    “嘿,您来得可正是时候!”我见了银子脸上笑的跟朵花似的,嘴上忙不迭地招呼道,“孙先生就要开讲呢!”

    我这话说完,不到片刻的功夫。就见那站在场中央身着青布长衫四十上下的男人放下茶盏,清了清嗓子,一场精彩的大戏就要开场了。

    故事发生在前朝永乐年间的冬天,那一年说实在并不算太顺。发生了好几件大事,至于是什么事情,我们之后再说。就说这一进腊月,天上下起鹅毛大雪可谓是瑞雪兆丰年。

    那一年是永乐皇帝登基的第五年,永乐帝二十五岁登基,此时正满三十而立之年。这位永乐帝可乃一代明君,不过五年的功夫;内清国贼,外逐鞑靼,收复失地,编篡大典,堪称政绩傲人。他和正宫章皇后育有三子,安乐长公主又在这一年降生。

    永乐帝的三十生宴,决定命户部大办。穿朝服,戴朱冠,于朝阳宫设下万寿宴,文武百官皆至。这一天普天同庆,万国来贺,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彰显我国威,震慑四方。

    负责操办这次万寿宴的主厨,是京城百味楼的第四代厨神。

    说他是厨神,那不是空口白牙一张嘴吹出来的,而是天子亲封!

    相传太/祖皇帝在位时,嗜好美食,宫廷来自天下八方的御厨有上千位。一生尝遍世间珍馐百味,然而到老时他始终念念不忘,年轻时吃过的一道说不出名字也不肯说出在哪儿吃的菜。老皇帝临终前的一年里生生吊着一口气,就为满足这最后一个愿望。然而宫廷上千位御厨,轮番上阵,却无一人能让圣上满意。

    皇太子为尽孝道人伦,下旨命人张榜召天下名厨。只要能做出那道菜,便封其为厨神,赐黄金千两,良田万顷,子孙后代皆受皇恩可入宫廷为职。这一道圣旨,引出不少民间隐藏的高人,个个都是厨艺精绝的妙手,但最后皆无功而返。

    直到有一天,如你我所料到的,京城来了位年轻人。

    他进城之后,并未急着寻人引介入宫。而是花极少的银子在京城一段并算太繁华的地段,建了这座百味楼。

    百味楼初开张,并不如其他酒楼那般客满为患,但生意却也并不差。客不多的缘由地段、装潢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因年轻人定下的几条规矩。

    [1]原来这百味楼只有晚膳,前来之人无论贵胄庶民都需白天预订。没有菜单,每天做什么菜全凭厨师做主,且一天只做二十桌。闻者皆啧啧称奇,也的确有人被吊起了胃口图这个新鲜前来一尝;也有人是觉得这后生实在狂妄,故意前来砸场子。但不管是怀着什么目的来的客人,走时或尽兴而归、或心服口服,称道这年轻人的确是个手上有功夫的。

    有好心的客人道这酒楼店面太过寒酸,建议年轻人精加装潢一番;也有人觉得百味楼的这地段实在不好,毕竟现在这世道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日了。

    然而这年轻人听后并未有所动,摇摇头笑道不着急。这些问题不用去理会,自会有人去解决的。让客人不禁摸不着头脑,不知眼前这不满双十的年轻人哪儿来的自信。

    直到开张第七七四十九天的时候,宫里来了人,召那年轻人入宫。

    进了宫,皇太子见了那后生也不多废话。敲打了几句,大意翻成大白话也就是:我这一年里见得什么名厨巧匠没一千也有八百,结果都特么是帮废物现在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把我父皇伺候好了,金山银山任你挑,你要伺候不好,孤心情一坏,就直接把你咔嚓嚓炖喽!

    那年轻人面上毫无惧色,微笑着点头说您瞧好。袖子一撸就进了御膳房,把所有的厨子都撵出去。支起了锅烧好了火,整整三天三夜没出来。

    到了第四天早晨,年轻人端着口锅出了御膳房。他执意亲自送过去,一路到了皇帝寝宫。

    那年轻人到地方了,伺候老皇帝的大太监道呈上来吧。年轻人这才掀开锅盖儿,一殿的太监宫女都伸长了脖子一瞧,谁都认识——是锅寻常老百姓家熬的骨头汤!

    也真是神了,那汤的香味传出二里地,闻得人三月不知肉味,就记住了那股没法形容的味道。

    如果硬要描述的话,那是一种让饱腹的人陷入饥饿,又从饥饿中被解救得到满足的感觉。

    按规矩皇上入口的东西,还得那大太监用银针试毒,再叫专门试膳的尚食尝过一遍才算数。然而那次却破了例,老皇帝躺在榻上气息游离地说了一句,全殿的宫女太监为证都听见了。

    “纵是有鸩毒穿肠草,寡人也……不在乎了……”

    那句话绝不像是对着殿中的任何人说的,倒像是在追忆着某个虚无缥缈的片段似的。

    那汤好似一杯回春酒似的,老皇帝喝下后片刻整个人容光焕发,像是年轻了几十岁似的。他神采熠熠地盯着那年轻人的面庞,问他叫什么名字。

    “草民

    分卷阅读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