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山下人家(重生) 作者:淡蓝墨绿

    分卷阅读104

    更多的,却是像张荀一流,心安理得地接受家里的供养,心高气傲。但不管哪一种情况,他们都是想要出人头地的。一朝高中,抛弃糟糠之妻的毕竟是少数,但美妾环绕却并不少见。说到底,不受诱惑,情深不二的男人太少了,拿一辈子的幸福去搏那万分之一的机会,并不值得。何况,大多数读书人并没有做官的命,这种情况下,无非是认命谋个差事糊口,或者是不甘心,而后屡败屡战。前一种,虽然识时务,可往后的日子能不能过得好,还得看他急流勇退之后有没有能力,百无一用是书生,并非一句空话;后一种,当事人有屡败屡战的精神,却也要看身旁之人有没有陪他屡战屡败的勇气。

    绿竹不否认读书人里头有好男人的存在,若是她以后的子孙有能力和打算科举入仕的,她也会努力将他培养成为有担当的好男人,监督他不去祸害别人家的好姑娘。但,当下,面对可能对李贞动了心的青荷,她却不得不慎重对待,她不希望青荷步她上辈子的后尘。

    毕竟,她比谁都清楚,李贞这回乡试虽然还是没中,却会被主考官看中带去京里拜师傅正经地学画,以后可说是前途无量。先前李贞便说了,他母亲要在这次秋试以后再给他议亲,往好处想,是不想让他分心,专心备考,可往坏处想,也可能是想待价而沽,等他秋试以后身价上升,再寻一门好亲事。不管是出于哪一种考量,李贞一年内都不会考虑亲事,而秋试以后,李贞有了那样的机遇,李家会考虑一个小小的豆腐匠的女儿?

    撇开这些客观的考量不谈,最理想的状态下,李贞和青荷看对了眼,彼此心悦,非君不娶/嫁,最终结为连理,共赴京城,而李贞也一往情深,没有被京城的繁华所迷,可让青荷孤身一人在京城,举目无亲,真的好吗?

    上辈子绿竹身边但凡有个亲人在,她也不会被张家人辖制住,最终选择了上吊的方式来给张荀和许青青的喜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谁比她更清楚那种无依无靠的无助,呵,想来这就是上辈子张家人把她带离榕树村再将她贬为妾的原因吧!

    往事如烟,前车之鉴。

    说实在话,绿竹并不看好青荷和李贞的这份姻缘,当然,如果这份姻缘存在的话。

    以上的考量都是假设青荷对李贞有意的前提下,而这尚没有得到证实,桂梅所言两人私下碰面的事虽然有些蹊跷,但也并非没有别的可能,毕竟,如果两人真有私情,又怎么会那么大大咧咧地站在书斋门口?青荷心思单纯,李贞作为一个秀才,总不至于会如此不顾忌一个姑娘家的清誉。

    如此想着,绿竹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当然,她也希望是自己想多了,青荷其实对李贞没有那样的心思。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她还需要在这方面多操点心才行。

    略一沉吟,她便有了计划,和徐婆子打了声招呼,便趁着傍晚时分,向南从镇上归家的时刻,回了娘家。

    向南对于姐姐让他在镇上打听一个叫李贞的秀才,有些好奇,但姐姐说了这个秀才之前帮过她和姐夫,徐婆子有心给他做媒,便想多了解一下他家里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李贞的亲事有何打算的,于是他拍胸口答应了。

    离了娘家,她又跑了一趟大伯家,和爷爷奶奶撒了会娇,而后使了法子哄得大伯娘让青荷过来陪她一晚。女孩子睡在一个被窝里,正是说悄悄话的最好时机,她正好探一探青荷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  忘记设时间了┐( ̄ー ̄)┌

    ☆、开解

    “青荷,听说大伯母已经在为你相看人家了?”被窝里,绿竹一边给春生打着扇子,一边问青荷。

    青荷听了这话,身子僵了僵,有些蔫的垂着眸子点了点头。

    绿竹见了,心忽然一紧,莫不是她因着那李贞,不想相看人家了?她心底着急,却像是什么都没看出一般,仍旧笑着问她,“虽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你自个也得有主意才好,毕竟是和你过一辈子的人。说说看,想要找个什么样的,二姐给你参谋参谋。”

    青荷不肯说,拿着大伯母当挡箭牌,“这事,我都听爹和娘的。”

    绿竹无法,只好把李贞拿出来试探,“说来那天李秀才来咱家画像,你刚好也在,过后阿奶称赞李秀才的时候,还说想要撮合你俩呢!”

    闻言,青荷的脸色煞地白了,咬着牙,红着眼眶道,“咱这样的人家哪里高攀得起人家秀才公?姐,你可别乱点鸳鸯。”

    绿竹一直观察着她的神色,自然看出她的不对劲了,眉头顿时一皱。虽说她不是很赞成将青荷和李贞凑成堆,但并不意味着她希望看着青荷伤心难过,于是关切地问起了“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他欺负你了?你和姐说,姐无论如何都会给你做主。”

    青荷摇了摇头,表示什么都没有,让她别瞎猜。

    绿竹无法,只好将今日桂梅上她家来的事说了,“你桂梅姐说,在镇上看见你和李秀才了,你和他……”

    青荷心思虽然单纯,但并不笨,明白过来,今天二姐把她叫来,恐怕就是为了这事,可是,这事她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绿竹无法,只好循循引导她,“你要是想憋在心里,我也不逼你,总归是你自己的心事,只是,你要明白,这事除了我这里,你没有别处可说,一个人闷着,闷出病来可不好。再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你要是真对那李秀才有意,我便是豁出去也会帮你说合说合。”

    青荷咬着唇,有些黯然地道,“其实,不过是我自作多情罢了,原也没什么。”

    她既然松了口,绿竹自然有法子让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道来,说来,也不能全怪青荷,毕竟,哪个少女不怀春?又是那么个出众的,可偏偏,那又是个慕艾的少年郎。

    画像那日,青荷原只是对李贞有些好感罢了,又对画像一事好奇,才会那般向李贞要画,李贞没应,后来却又把一幅青荷图送来做赔礼,对应着青荷的名字,试问哪个少女能不动心?

    于是以付他银子的名义去了镇上,想要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李贞他爹在镇上的书香斋做裱画匠,家也住在附近,寻常时候都在书香斋里看书作画。

    青荷去的时候,李贞不在,她也没敢在书斋里头等,于是在书斋不远处找了个位置等。

    李贞出现的时候,不小心被一个小童撞了一下,怀里的画卷掉了一地,其中一卷更是散开来,恰好被走上前去的青荷捡着了,她不自觉地瞄了一眼,却见上头画着一个婉约如月亮一样美好的女子,画上还题了诗,青荷认不全字,却大约猜出是一些溢美之词,

    分卷阅读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