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

      待他年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分卷阅读117

    张北孔进京,也是为了给太子的合法性和尊贵性添砖加瓦。

    南张北孔可以去度娘衍圣公和天师世家

    第123章

    太子满月那日,是个雪霁天晴的好日子。

    刚过五更,宫城中地势最高的蓬莱殿中便已然嘈杂起来。

    轩辕晦翻了个身,托腮看着赵诩只着中衣踱来踱去,“朕的梓童,能不能别再乱转了,眼晕。”

    赵诩顿足,挑眉看他,显然被气笑了,“陛下啊陛下,你是真的心宽,还是没把太子放在心上?待会便要去祭天祭祖,太子的名讳都还没定,难不成你要对太、祖太宗、世祖仁宗禀报,我家轩辕大郎聪明绝顶,天生福相,做这个太子再合适不过,日后江山社稷托付给他,你们尽管放心?也罢,祭天祭祖是陛下你与列祖列宗的事,我等闲人都管不着;那晚间宴请群臣,你是不是也要将太子抱出来,说这是我家大郎,诸位多多照拂,尽心辅佐?”

    轩辕晦见他气急败坏,竟还没心没肺地笑笑,倒回榻上,露出半身斑驳痕迹。

    “你啊,”赵诩实在没办法,折回他身旁,将锦被拉到他肩上,“要是有内宦看见,成什么体统?”

    轩辕晦不置可否地笑一声,“朕就是体统。”

    说罢,他沉吟了一会,“我轩辕氏虽认轩辕黄帝为祖,却是实打实的鲜卑人,过了这两百余年才与汉人无异。可到底不如你们这些世家讲究,给皇子起名也不过取同个偏旁,鲜少正儿八经地按族谱排辈。据闻世祖曾动过这个念头,后来觉得太麻烦而作罢。我倒是觉得,此事倒是可以从这代做起。回头我去宗庙时,再想想罢。”

    赵诩瞥他一眼,“你既有主意,我也不多管闲事了。”

    “哎,分明是你家事、分内事,如何就是闲事了?”轩辕晦伸手去取里衣,不知挣动了哪里,忍不住“嘶”了一声。

    赵诩为他取了衣裳,一件件为他穿上,“恕臣逾越。”

    “再犯上的事你也做过,谈什么逾越。”轩辕晦若有所思,“先前鸿胪寺收到了崔长宁从吐火罗送来的贺仪,他说满月他是赶不上了,小太子抓周之时,再添点彩头。”

    谈及这个同窗,赵诩忍不住莞尔,“说起来,先前发难的孔维轶也是他同窗,崔静笏倒是知交遍天下了。”

    轩辕晦“嗯”了一声,并未多言。

    赵诩心中却是透亮——归根结底,这孔维轶看似在发难,实则却是在解围。

    后党也好,勋贵也罢,派人笼络或挑拨孔维轶,想让这个“书呆”前去出头,以皇室血脉不可动摇之名发难,皇后必然被废黜,皇帝亦有可能英名扫地。

    可他们想不到,轩辕晦看似猝不及防,实则早有后手,只看那日几个院正如此镇定自若,其中没有蹊跷,谁也不信。

    不管如何,再无人可拿太子的身世大做文章,太后在后宫之中微乎其微的影响力更被削弱。

    赵诩看着束玉带的轩辕晦,没头没脑道:“你我初遇时,我绝未想到今日。”

    “哦?”轩辕晦挑眉,“你是觉得我该横死半途,还是老死肃州?”

    赵诩戳戳他腰眼,“这几个字眼,忌讳得很,莫再讲了。”

    轩辕晦软了软腰,瞪他一眼,又听赵诩道:“从前鬼蜮伎俩均是喊打喊杀,而如今,你也知用谋略去爱人护人了。”

    轩辕晦略一停顿,沉吟道:“从前孤身悬在肃州,早就无牵无挂,而我如今妻子俱全,当然要为你们筹谋打算。不然,哪里还有男儿的担当。”

    赵诩吻吻他,轻声耳语,“咱们一起去东宫接太子。”

    到东宫之时,连名讳都无的小太子正缩在襁褓中,不过一月大小的婴孩,连翻身都还困难,当然更谈不上认人了。

    因而当帝后二人言笑殷殷地围在他身旁时,他很不给面子地打了个哈欠,随即继续埋头大睡。

    赵诩当场面子就有些挂不住,“疏懒如此,不愧是陛下亲立的太子。”

    轩辕晦伸手戳戳太子的脸颊,“儿啊,你母后骂你呢。”

    “母后?”赵诩面色一阴。

    轩辕晦猛然想起昨日来。

    大典前日,帝后的衮服被尚衣局呈上来,赵诩一见便险些掀了几案。

    玄启既尚火德,自然帝后服饰均以红为主,轩辕晦的衣服上绣着山河日月盘龙不提,自己那衮服上竟用金线绣了两只九尾金凤,除此之外,还有祥云牡丹若干,与皇帝相类的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坠在身后。尽管仍是男装,可加上这么些不伦不类的东西,怎么看怎么脂粉气。

    满心国事的皇后百密一疏,硬是没想起来重新变革下服制……

    后来一问,那牡丹祥云都是皇帝亲自过问要求加上的,皇后恶从胆边生,又在床榻上狠狠犯上了一回,直把皇帝折腾得眼角带泪、连声求饶,直至他仪态全失,才悻悻作罢。

    仿佛腰间又是一酸,轩辕晦赶紧从梦魇里回过神来,看着赵诩。

    约莫是威仪太盛,纵然穿着这么件女气的衣裳,赵诩依然挺拔如松柏高举如玉山,此刻他因凝视爱子而微微垂眸,常年冰天雪地的目光因了这温情而沾染了些暖意。

    轩辕晦唇角也忍不住微微上翘,轻声道:“时辰差不多了,起驾罢。”

    元光二年腊月十五,皇太子满月那日,帝亲往宗庙祭祀。

    轩辕晦静静地看着在连年战火中,被几个忠心内侍保存完好的神位,猛然想起了许多人。

    为江山熬尽心血,对自己百般疼宠,最终却落得暗弱无能恶名的父皇;体弱多病,却远比常人看的通透,最终落得阖家横死的二哥;道不同不相为谋,却也在幼时带他游猎的大哥;从小心高气傲,却也不曾真的对他下过杀手的三哥……

    如今,是朕的血脉得以存续,你们在天之灵是喜是嗔?

    父皇驾崩时,拼死护住遗诏与起居注的陈苪文;

    在邓党追出来时用肉体凡躯挡住刀剑的内侍们;

    含元殿外宁死不屈,廷杖致死的清流文官;

    舍却了一身清白,在仇雠榻上忍辱偷生的柔仪郡主……

    如今,江山重归正朔,你们地下英灵可安?

    曾经一眼扫过来,就让自己惊惧不已的太皇太后;

    在凉州企图送自己妖童媛女,对他与赵诩的关系半信半疑的邓翔;累得他母妃早死,还给崔静笏戴了数年绿帽子的孝恵公主;冷清冷心,对自己尤其轻蔑,最终却想不到是个旷世情种的邓翻云……

    分卷阅读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