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

      论金手指的重要性 作者:小江同学

    分卷阅读47

    次却有所不同,因为刘雨凝种下的番薯也迎来了大丰收!

    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己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什么的,而自家院子里种的这些食物,是不用缴税的。刘雨凝的番薯都是种在院子里的,自然不用担心被征收。

    也许是因为土地合适,又或许是刘雨凝的种植方法得当,这番薯地的收成倒是不错。在稻米打好之后,家中没有什么农事要忙了,刘雨凝这才央了曾父曾母,一起把番薯地挖了一遍。

    这地里的番薯个头不大,但数量却不少,等收好了一称,愣是达到了146斤,大大的超过了预期,很是让人意外!

    110斤用来食用,挑出个头适中,没有被伤到的番薯做种。部分被伤到,或者被虫注了洞的番薯,则是在头几天就被增加了熟了吃掉,一点儿也没浪费。

    有这110斤的番薯做缓冲,刘雨凝才算了放下心来,开始认真思考之后该怎么办。

    而就在这时,朝廷征税的指令已经下达到了村长那里。

    ☆、发家致富哪家强3

    此时正是朝廷需要大量粮草当然时候,曾父曾母趁着现在大米的价格比平时高些的,便从家中的地窖里称了200斤出来,卖得2两1钱银子。准备等天气再凉些,棉花价格低一点的时候买些回来。

    这样算下来,曾家一共还剩将近300斤的大米,以及110斤的番薯,即使省着点吃,也只能撑到年后,到了春天这个播种的季节,却是肯定不剩什么的。

    当然,为了能够增收,刘雨凝也有出主意。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挑合适的鸡蛋,让家里的母鸡抱窝孵化,然后多多养殖。

    虽说曾母不太会看怎样的鸡蛋才能被孵化,可刘雨凝会呀!这还多亏了她儿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经历,不然,她还真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呢!

    不仅刘雨凝,曾母最近也是十分努力。

    这段时间缝缝补补的,绣了不少帕子,也只得300个铜板而已,用来买差点儿的黑面倒是勉强算够了。只是,依刘雨凝这些日子对曾父的了解,他肯定是想要再攒点儿钱的。

    不仅仅是为了过冬,还为了最近很是听话,一直跟在她后头帮忙的两个小萝卜头。

    都说,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曾父虽然只是个地里刨食的,却也知道一些道理。

    就不说高中皇榜了,仅仅是得个秀才、进士的功名,便是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的。曾父是没什么盼头了,可他不希望他的儿子将来也要跟他一样,每日每日那么辛苦,在地里刨食也只是混个温饱。

    他希望他们都能读书认字,就算没能考取什么功名,到镇上的铺子当个掌柜,帮人做做账本,也够体面的了。

    为了不让曾父跑去给人盖房子,刘雨凝也是费了好多心思的,可她左思右想的,还就是想不出办法来,眼看着还有一个月就是立冬了,更是急得不行。

    曾父曾母可不像刘雨凝,他们早早的就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规划,曾父更是已经接下了一份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个村子的粮食自然是会卖到镇子上的,而这粮食沉重,自然需要人力在码头搬运。而曾父,接的就是这在码头帮人装货卸货的短工活。

    一日15文,还能吃上一餐饭,待遇算是不错的了。只是这待遇好,活自然也重,每天在镇上将近5个时辰,有时晚上都要赶工,很是辛苦。

    这才半个月不到,他本身就黑的皮肤晒得更黑,甚至还有些脱皮。而他的肩膀,也因为担子一日复一日的重压,有了一道深深的凹痕。

    刘雨凝看着自然更加着急,不过好在,她之前挑出来的13颗鸡蛋,有11颗孵化成功,就在一星期前,陆陆续续的从蛋壳中出来,可把她给高兴坏了呢!

    这毛茸茸的小鸡仔在她眼里,可不是什么可爱的小动物,而是白花花的铜板啊!现下开始养,到春节还有将近5个月,到时候这鸡仔都已经长成了。

    公鸡拿去卖了换钱,母鸡留下生蛋,到时候鸡生蛋,蛋生鸡,还要担心曾家人以后的温饱问题吗?

    当然,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十分骨感。

    在立冬刚刚到来的时候,她的这群小鸡仔就只剩下8只了。不为别的,都是那可恶的老鼠捣的鬼。

    虽然在农村待过一段时间,对于一些东西也有深刻的印象,可刘雨凝还真不知道这偷鸡的不仅仅有黄鼠狼,竟然还有大老鼠!

    一开始只丢了一只,刘雨凝还以为是小鸡仔在哪个角落打盹,也不曾在意。可第二天却又少了一只,她这才感觉到不对劲。

    之后她在曾家所有的地方找了个遍,最后在一个老鼠洞附近找到了几根鸡毛,和几滴已经变了颜色的血印。

    原来,这2只鸡仔被老鼠偷吃掉了。于是,为了鸡仔能够平安长大,刘雨凝特意将家里有的大竹筐改造了一下,成为了小鸡仔的家。

    有了这能够保护小鸡仔们的家,果真就没有鸡仔被偷吃掉了,可即使这样,换季时还是有只小鸡抵抗力差些,病死了。

    还好刘雨凝一发现那只鸡有不对劲的地方,就把它和别的鸡隔离了,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现在小鸡仔们都长大了好些,也不再怕那些恼人的大老鼠了。

    冬天来临,该忙的都已忙完,曾父在码头做短工的工作自然也就结束了。虽说工钱还不错,这62天下来,也才挣了930个铜板,能换大米93斤,黑面的话是155斤,如果换棉花便是18.6斤。

    而布匹的价钱又不一样,粗麻布是200文一匹,粗棉布360文一匹,细棉布500文一匹。曾家上上下下6口人,家中的被子除了要晒好拿去重新弹弹,还至少得再做两床新的,才够一家人盖的。

    至于棉衣,几个大点儿的孩子都是没有的,之前的几年,都是把大人的衣服拆了缝缝,做成小点儿的衣服给他们穿。可孩子们都大了,他们也没有旁的衣服能用来改了,自然是要做的。

    这样一算,粗棉布至少得要3匹才够,而一床被子8斤棉花算少的,再加上棉衣里要塞的棉花,25斤是没跑的。

    1000文钱为一两银子,这样把账算下来是2两3钱30文,扣掉这些钱,曾家只剩下900多文钱,还不到一两银子。再加上最近攒的鸡蛋,卖了大概能得20个铜板,还有曾母那已经绣好,还没交工的手帕,将将好1两银子。

    一两银子看着确实是不少了,可过年自然也是要置办年货的。

    过年自然少不了要做腊肉的,这腊肉是用五花肉腌制之后,晾晒而成的。五花肉一斤12文钱,买的多就10文钱,作为年货,20斤是没跑的,这就得去掉200文。

    炒菜自然

    分卷阅读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