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

      诚安郡王妃轶事 作者:鸣嘤

    分卷阅读173

    “笙妹,你好歹也是做过那么些年的男子汉的,要敢作敢当哦。当年是谁一看到我多瞟了两眼漂亮的小姑娘,就甩脸子说话酸溜溜地。又是谁一听我说男子汉三妻四妾没什么之类的话就生气,然后长篇大论地教训我。”

    当初赵玉笙抱定了长大后和阮小二做夫妻的念头,便开始有意识地改造那个少年。如今当年的这段“黑历史”被元倓拿来取笑,赵玉笙真是悔不当初。不甘心处于下风,赵玉笙立马乜斜着元倓,似笑非笑地道:“怎么,二哥还想着三妻四妾?”

    “不不,我不想,二哥这辈子只要你一个。”元倓吓坏了,忙不迭地摆手。赵玉笙哼了一声:“口是心非,年少时候说的才是心里话吧。”

    “不,我说的是真话。我当年不过是说着好玩而已,心里并不是那么想的,笙妹你要相信我。我要是真的有这念头,只怕早就成亲纳妾了。”元倓急得额头冷汗都冒出来了。

    赵玉笙歪着头上下打量他一通,点头道:“也对,出身高贵,又长了这么一副好皮囊,名列京都四大贵公子之首,满京都的高门贵女可不就一个个地恨不能跟那扑火的飞蛾一般前赴后继。我可是还清楚地记得二哥当时穿着一身儿白底起红牡丹的衣裳,手里摇着折扇的迷人风采啊。”

    赵玉笙说到“白底起红牡丹花”“手里摇着折扇”“迷人风采”的时候,特意提高了声音。当年装模作样的做派,元倓想起来自己都觉得难为情,这会子被心肝宝贝阴阳怪气地调侃,更是觉得羞臊。他赶紧讪讪地解释,说自己当初需要和那些纨绔混在一起,取得他们的信任,才那么打扮地,其实自己内心里很讨厌那样穿着的。

    赵玉笙正色道:“二哥怎么能这么想呢?那可是京都贵公子们流行的打扮,好看得紧,你怎么能讨厌呢?”好看个鬼,好看你当时会那般嫌弃我?元倓暗自腹诽。实在是不想听到小娇妻再提自己当年的糗事了,元倓忙道:“你哥哥过不得两日该去上任了吧。”

    见对方岔开话题,赵玉笙不由暗自好笑,心道制不服你,看你下回还敢不敢拿过去的事情取笑我!她心里腹诽,嘴上却道:“是啊,就这几日吧。这不三太太嚷着要跟哥哥嫂嫂一起去,祖母不答应。”

    元倓嘴巴大张,赵清溪在京里做官,崔老太君这个婆婆还健在,常氏却要撇下丈夫和婆婆跟着儿子去任上,这要求太不合规矩了吧!若是任由她,伯府不得为人所诟病,难怪崔老太君不允许。

    然而赵清溪自从认清了妻子的真面目后,对她满心厌恶,平日里根本就不搭理常氏,常氏的日子实在是难熬,不然也不会想着要跟着赵彦去任上了。

    次日小夫妻两个回门,伯府隆重接待,赵清溪这个岳老子不用说,就是赵清源父子都特特请了假在家候着。赵玉笙这个 ‘四姑娘’如今成了‘四姑奶奶’,被一众婆子丫头凑拥着迎进了萱瑞堂,老太君并崔氏婆媳以及常氏佩婉郡主早就等候在那里了。

    当着佩婉郡主的面,赵玉笙和常氏少不得耐着性子演了一通戏,说了几句话后崔老太君说自己想和孙女单独说话,让大房三房婆媳都下去。

    等屋内只剩下祖孙两个之后,老太君方拉住赵玉笙的手,问她这两日在郡王府过得如何,元倓可还体贴。虽然祖母说得含蓄,可赵玉笙如何不知道老人家的意思,然而夫妻床笫之间的事情,她又不好意思说,只能低头含糊地说还好。

    她就顾着难为情,却不知道自己这么一低头,将脖颈上的吻痕给露了出来,老太君扫了一眼那痕迹,又见孙女羞答答的模样,心里一下就明白了。

    老人立马跳过这话题,拉着孙女的手道:“笙姐儿,有件事祖母要告诉你。常氏嚷嚷着要跟着彦哥儿去任上,我本来是不答应的。可你爹爹却说由她去,省得看着她心烦。我想了想,常氏在府里,你爹爹和她也是相看两相厌,她要走就走吧。只是你爹爹身边总得有个人伺候。珍珠这丫头这些年伺候我很是尽心,我一心给她指个不错的小子,谁知挑来挑去一直没有看上眼的,一来二去地倒耽搁了。如今她已然二十四五了,府里越加没有合适的小子配她了。我想了又想,决定抬了她给你爹爹做姨娘。”

    让珍珠给爹爹做妾,年岁相差太大了吧。而且人家一个姑娘家,祖母张口就让人家做妾,这未免也太……赵玉笙吃一大惊,怔怔地半天回不了神。

    崔老太君见她这副模样,以为她不高兴,便道:“笙姐儿,你爹爹才四十出头,你总不能叫他就此过光棍日子吧。你爹爹那般疼爱你,为人子女的,可不能没有孝心啊。”

    见祖母板着脸神色不虞,赵玉笙忙道:“不是,孙女觉得祖母的安排很好,我不过是想稍后要怎么面对珍珠姐姐才自然而已。珍珠姐姐人很好,我嫁了人,哥哥又外放不在京里,爹爹身边有她伺候着,大家都放心。”

    崔老太君见她神色不似作伪,方神情转霁道:“好孩子,祖母就知道你是个明事理的。”赵玉笙笑了笑,心道我明不明事理又如何,这事情全凭您老人家说了算,我可没有置喙的余地。

    第133章 大结局(终章)

    横竖大家都住在京里,回家晚一些也不怕,元倓作为新姑爷,被热情的赵家人灌醉了,崔老太君便留一对新人在伯府久呆一些,等元倓酒醒了一些再回去。

    元倓被扶进牡丹院歇息,赵玉笙却被赵彦叫去一边说话。想着胞兄跟着就要外放,兄妹又要分开,彼此少不得要叮嘱一番。关于常氏,兄妹两个终究是绕不开的。赵彦请妹子原谅,说常氏主动提出要跟着自己去,身为人子不好拒绝,而且常氏因为赵玉琴的死这几年老得很快。虽然她早年做了许多错事,但毕竟是生母,自己见她如此落魄,心里也不好受。

    赵玉笙忙说自己不介意,常氏对不住自己,但对赵彦来说却始终是一位慈母,他孝敬常氏天经地义。然后赵玉笙又说到老太太想让赵清溪纳珍珠为妾的事情,问赵彦可曾知道。

    赵彦点头:“祖母已然和我说了这事,子不干父,身为晚辈咱们兄妹无权置喙。你嫂子却嘀咕着说爹爹四十出头,珍珠更年轻,两人肯定会生下孩儿来,到时候做叔父的不是侄儿还小。”赵玉笙捂嘴直笑,说京都这样的人家可不少,也没什么尴尬的。

    话虽如此,可当赵玉笙自己的长子宝哥儿因为比珍珠的儿子大半岁,做外甥的时常打哭舅舅,每当她这个母亲暴揍儿子,赵清溪这个外祖父就会一手一个抱着眼泪汪汪的儿子和外孙,然后横眉竖目地喝骂女儿的时候,赵玉笙就会忍不住腹诽这叫什么事儿。

    宝哥儿这孩子不知道随了

    分卷阅读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