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9

      镇国公主 作者:允

    分卷阅读199

    我心中大动,直直自床上坐起,张了张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母亲转身出去,一步一步,沉稳端庄,一如往常。

    次日天不亮,我便直奔东宫。

    我特地起得极早,选在韦欢起身时次命人通报,好一会才有人引我进去,在待客的正堂坐了片刻,方见韦欢紫衣高髻地出来。她的发髻整齐有些不正常,我定神一看,才发现她今日居然戴了假发,从假发而下,至耳垂、脖颈、裙衫之上,具是珠翠交映,熠熠生辉。她还化了浓妆,自脸至颈,再到微微露出的胸脯上都涂得白皙均匀,将一身打扮更衬得妍丽异常。许是身上拖累太多,走来时步伐极缓,入座时也颇迟滞,甚而对我开口说话,也带了些上位者独有的缓慢声气:“太平怎么不到阿娘那里陪着,却这么早就到我这里来了?”

    我努力恭敬地道:“有些事想同阿嫂商议。”等她接口,她却坐在那里,微笑着看我,半晌都没发声。

    我不得不又道:“想和阿嫂私下里说。”她看了身旁的宫人一眼,那宫人低头道:“崔夫人和几位娘子已在虔化门了。”

    韦欢便又转头看我,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阿嫂今日有事,太平有话,等改日再说如何?”

    我抑制怒意道:“不耽误阿嫂多少时候。”见她还不当回事,便垂了眼:“我知道阿嫂忙,不过这事并不是我的私事,阿嫂最好听一听。”

    她沉默了片刻,方将人遣走,我想挪得离她进些,刚一起身,就见她抬头看我:“站在那里说。”

    我慢慢住了脚,在离她五六步的地方站定,深深看她。离得远时不觉,到这距离,才看见她脸上妆粉也难以掩饰的疲惫。这些时候我终于长回了一点肉,她却比几月前更瘦了,偏又穿得这样华丽,整个人像是套上成人衣裳的孩子一样浮夸可笑。

    我终于有些体会婚礼后她来看我时的那种心情,那种痛恨和怜惜在心头交互缠绵、分不清到底哪一样更多哪一样更少、只知无论哪种感情都伤透人心的心情。

    我两手垂下去,捏住衣带,轻轻道:“我只是想提醒你,六郎无论如何,也是阿娘的儿子,和…二郎一样。”

    韦欢扬起了下巴:“二郎只是太子,六郎却已登基。”

    我亦扬起了下巴:“你若真这么想,为何至今还住在东宫,不敢搬到东内去?”

    韦欢沉了脸:“你这几日费尽心机,就只为了和我说这几句人人都知道的话?”

    我道:“不止这个,我想告诉你…无论如何,你都要留在京里,我会帮你。”

    她冷笑着看我:“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就敢在这里乱说?”

    我闭了闭眼:“我当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也可以将这句话告诉六郎或是阿娘,不过我相信你不敢。”这事一说白,便不啻于在母亲和李睿之间直接引战,她这么聪明,当然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她垂了眼,手伸出来,抚在下裳的飘带上,好一会,才露出一个极刻意的笑:“你输了。”

    我知道她在说什么,到最后终究是我在意得多些,然而她竟会在这种事上争输赢,到底谁胜谁负,其实还未可知,我心中生出些许期待,故意歪了头,也对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阿嫂的指甲染得很漂亮,留了许久了罢?改日还要来和阿嫂来讨教讨教这染指甲的工夫。”

    她僵着脸道:“你不是一贯不留指甲?”

    我笑:“不留指甲,那是为了阿嫂,留指甲,自然是为了驸马。”说完立刻便见她握紧了拳,折断了右手食指上染成大红色的指甲。

    不知为何,既有些难过,却又有些…得意。

    作者有话要说:  太平:指甲留了那么久,一看就是受。看我,指甲这么短…嘿嘿。

    韦欢:指甲再短,还不是一样没有x生活。

    太平:……

    第170章 斗狠

    我出来时遇见了崔氏和韦欢的三个姊妹,因是太子妃亲眷,不好不理会,便停下与她们招呼一声。

    崔氏还是五品命妇服色,韦欣、韦怡、韦熹三个虽无封诰,亦各穿了绯色衣裙。行礼时我格外留意韦欣,她本是出名的美人,因跛了一足,面上颇又添了几分病弱苍白之态,看着竟比从前更有娴淑静女的模样——倘若她脚上无伤,只怕这太子妃也轮不到韦欢来做,也就没有如今这许多事了。再想想她的腿伤却正是因韦欢而起,不免令我有些怀疑韦欢当日设计害她,到底是纯然为的复仇,还是…另有所图。

    崔氏面色甚是慈和,拿出一半长辈一半臣妾的款,和我细细说了几句天气景色之类,韦欣只低着头不说话,韦怡、韦熹亦是庶出,年与韦欢相当,韦怡看着还有几分世家气,貌在中上,行动举止尚算娴雅,亦能与我搭上几句话,韦熹却是其貌不扬、举动局促——这韦家四姊妹站在一处,若单看容貌,只怕还是韦欣为最上,的确不愧是清河崔氏所出,可若论聪明识趣,恐怕还是韦欢最好,可惜世上表里如一、才貌双全者实在是少数,若是才貌双全,又能品行高洁者,大约千百万人中未必能有一个了。

    我心内感慨,一路从东宫出去,不用步辇,只沿途慢慢向大明宫走。

    出宫之后再进来,与住在这里时的感觉真是截然不同。从前觉得这里是自己家,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恣意得很,现在见到的却是处处岗哨,步步巡视,行差踏错,便有渎君亵圣之嫌,恩威荣辱,再不是出自嫡亲爷娘,也不是撒个娇、打个滚就可以解决的事。举目所见,又有了许多新鲜面孔,有些在李睿府中见过,有些全不认识,也不知是母亲所任用,还是李睿所拔擢。

    出东宫后不远,又见一行仪仗远来,却是李睿的辇驾,侧立迎候,那步辇到近前时停住,李睿从上面看我笑道:“太平怎么没和郑二回去,还留在宫里?”

    我道:“来拜见阿嫂,立刻便回。”

    他点了点头,道:“你阿嫂的家人今日进了宫,你正好与她们见一见。尤其三娘还做过你的伴读。”提到韦欣,似有些惆怅,竟喟然一叹——他自登基以来便意气风发,少有此等颜色,我心内不由自主地生出些许怀疑,笑着问他:“那我与阿兄一道过去。”

    李睿支支吾吾道:“我还有事,先不过去了。”不等我再开口,便先道:“朕拟在城外新建一座离宫,供阿娘赏景游玩之用,到时这事便叫郑博去管。你回去时和他说一声,叫他好好准备准备,遇事可以向前将作监韦机多请教请教。”

    我抽抽嘴角,道:“郑郎资历太浅,恐怕管不了这样大事,阿兄还是另觅老道的人管罢。”

    李睿笑道:“谁不是从无到有的?再说还有那么多副官僚属辅佐,只要尽

    分卷阅读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