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

      镇国公主 作者:允

    分卷阅读154

    小技尔,胜之亦无甚荣光,汝有此贡献之忠心,其心可嘉,今晚朕当设宴,犒赏尔等,汝可令波斯部中知之。”

    泥涅师羞惭而退,父亲又顾吴王、李睿等道:“此本末端,汝等之败,情有可原,有此斗鸡走犬的工夫,不如多读几本经书,多习些经国佐政之道才是。”

    吴王笑道:“臣等谨受圣命。”又笑道:“臣见这两鸡相斗,倒有了些好句子,愿试为《讨泥王鸡檄》,宴几之暇,以为娱乐,未审可否,伏请圣裁。”

    父亲笑道:“写来再说。”转头看独孤绍,问:“你是元康第六女?你母亲是崔氏?”

    独孤绍道:“崔氏是妾父前妻,因病身故,妾母裴氏。”

    父亲笑道:“阀阅之后,毋怪有此风采。今日甚好,赐你金银十事,缣三百匹。”

    母亲笑道:“陛下,妾见她容貌端方,于蹴鞠、斗鸡之戏亦如此熟稔,不若召入宫中,为兕子陪伴,到时兕子出宫,再一体为她遣嫁,如何?”

    父亲一怔,笑道:“也好。”又问独孤绍:“你的意思呢?”

    独孤绍大喜道:“妾愿入宫,朝夕侍奉天后、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  唐代一尺约合22厘米,不是现在的尺,本文皆用唐尺。

    有人问唐人避讳,是这样,唐朝避讳不仅要避在位的皇帝,还要避追尊的祖先。

    高宗时期追尊的皇帝:玄元皇帝李耳(追尊)兴圣皇帝李暠(追尊)宣皇帝李熙(追尊)光皇帝李天锡(追尊)景皇帝李虎(追尊)元皇帝李昞(追尊)

    本书中在位过的皇帝:李渊、李建成、太平她爹(李承宗,有改名,前文忘补了)

    本书设定避讳不如唐人那么严格,因为历史有改动~按照唐人的避讳法,猇之类的字都要避讳,李贺就因为父亲名晋肃所以不能考进士,韩愈为他写文辩护,还遭到了时人非议。

    另外,教坊正史中认为出现在睿宗、玄宗时期,也即则天死后,但是本文历史有改动,所以…其余的一些风俗也不区分唐前中后期,因为很多起源时间也不可考了~

    再另外,辇和舆是不一样的,你们可以简单粗暴地认为,辇比较大、比较庄严。

    来自岚深时见鹿的小剧场:

    太平:我娘到底想干嘛。

    韦欢:大家都知道你娘想干嘛。

    婉儿:你娘想……我。(中间的省略号代表什么大家都懂的…)

    则天:……

    婉儿,卒,死因,泄露最高级别国家机密。

    第141章 喜欢

    与平常那些听见“入宫”——无论是入来做女史、伴读还是宫人——便不情不愿、拖拖拉拉、哀哀切切的小娘子们相比,独孤绍几乎可算是欢天喜地地,父亲还叫她回家准备几日,她却当日就整了行装,搬来要同我住在一处,我正要趁着路上人员轻简、房屋简陋,才好有借口叫韦欢晚上陪我,怎么肯让她住过来?忙托词说地方狭窄,行动不便,让她先多陪陪父亲,独孤绍却百计要求,我被她求得无法,只能让她与崔明德住在一处——她的祖父与父亲此次没有随扈,因此一路都是与我同行。

    我本以为崔明德会极为不悦,还特地托韦欢亲自去说,谁知崔明德听了消息,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什么话也没多说,结果独孤绍当夜就从后面的队伍里搬到了前面。

    母亲特许独孤绍带了二十名客女,以为蹴鞠、驯养斗鸡的女使,虽无品级,却每人都有御赐锦袍、铜鱼袋,日供如九品之例,那随之蹴鞠的宫人亦人人都别设俸料,我趁机向母亲请求赐名,她略沉吟一下,道:“陛下曾封魏将木兰为孝烈将军,你们便号作‘木兰骑’罢,不求你们从军出征,却也不可将气势输了男儿。”

    父亲恰在一旁,摇头笑道:“胡闹,胡闹。”被母亲斜了一眼,又道:“你喜欢便好。”因当夜有宴,先又携母亲去前厅,我自回了房间,只见室内无人,倒是屏风后有人影闪动,转去一看,竟是韦欢叫了一个小宫人在替她洗头。

    那小宫人正替她揉皂角,见我进来,吓得两手悬在半空,不知所措地看我,我挥手把她赶出去,想一想,又走出来悄声吩咐她:“你站在门口,有人要进来,便说我睡了,不许进来。”

    她怯生生应了,我便将门关上,蹑手蹑脚地跑到韦欢跟前,她弯着腰、低着头,一头油亮青丝全部垂下去,久不见人动作,斜抬头问:“怎么了?”

    我笑道:“好哇,可算叫我逮住你偷懒的时候了,竟敢比我先洗漱。”

    她吓了一跳,整个人都半直起来,见四周无人,便松了口气,道:“十几日未曾洗头了,再不洗,晚上你该嫌我臭了。”说话间自己一手去摸皂角,摸来摸去摸不到,我便顺手替她拿了,抹在她头上,两手轻轻用力一搓,问她:“重么?”

    她道:“这事你不会,我自己来罢。”

    我却来了兴致,笑眯眯道:“你不是总嫌弃我要你服侍照顾?我也服侍你一回,你教我怎么洗。”

    她倒也不推辞,道:“已洗得差不多了,再拿皂角搓一搓就好。”

    我便回忆她替我洗头时候的动作,自顶心向外慢慢打圈替她揉搓,想了想,又问:“我看你平常还给我用香脂?”

    她笑道:“那是你用的,我们不用那东西,用鸡蛋打一点就好。”

    我不肯,替她用过皂角,洗了手,又翻箱倒柜的去找香脂,她见我固执,只得道:“在下面装胭脂的小匣子里,最下面一格,用金牡丹盒子装的那个。”

    我拿出来一嗅,果然是平常所用,又给她细细涂抹,她问我:“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陛下不是说赐宴么?”

    我撇嘴道:“给外夷赐宴,又没女眷,我去作甚?”

    她道:“我还以为你要许久才回来,早知道,便不在这里洗了。”

    我道:“不在这里洗,又去哪里?虽是开春了,外面还冷呢,刚洗完就吹了风回来,明天就头疼。”

    她忽地抬头,斜瞥了我一眼,我挑眉道:“怎么?”

    她笑道:“什么吹风、头疼这样的话,自你口中说出来,有些出奇。”

    我脸上微红,将手上的香脂全抹在她发尾,嘟囔道:“怎么,只有你会照顾人,我就不会么?我那是…不留心,我若留了心,比你不差。”

    她两手扶在膝盖上边笑边道:“好好好,二娘最体贴,二娘最会照顾人,可否麻烦聪明体贴的二娘子替我将香脂洗了?一头都油腻腻的。”

    我低头一看,原来香脂打多了,将她一头乌发全都黏结成几绺,老脸一红,忙去舀水冲洗,她叫住我:“那是用过的,用那边的水。”

    我又忙取了桶里的水给她冲,好一会冲洗完了,又取了自己的洗漱巾子给她擦干,

    分卷阅读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