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4

      穿越之寡妇丫鬟 作者:南极蓝

    分卷阅读384

    家借钱,他们把我们娘俩一顿冷嘲热讽,就我大弟送我出来时,偷着塞给了我两吊钱。我日子好过了,回娘家就没空着手,该拿的拿了,不该拿的也拿了……”

    蓝怡也不知该怎么安慰她,毕竟对方是刘氏的血亲,说轻了说重了都不合适,“这事你跟三弟说了没有?三弟怎么个态度?”

    提起王林远,刘氏的脸色好看了些,“他说让我不用管,有事就推到他头上,凡事有他顶着。可是他那边本就忙着生意上的事情,我帮不上忙也就罢了,哪还能事事烦着他。”

    王林远的确是个好丈夫,蓝怡点点头,“三弟妹,你想的对,不能凡事靠着三弟。这事你和三弟商量好,拿下大主意,两个人一条心一张嘴才好办。”

    刘氏点点头。

    蓝怡转眸笑道:“你大弟和二弟,是双生吧?听说长得一模一样?”

    “嗯,不过自己人看着也不一样,性子更是不一样。大弟像我爹,老实肯干,二弟油滑不少。”

    蓝怡笑道:“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嘛。三弟妹,我看没准你下一胎也能生对双生儿子呢。”

    生双胞胎这种事,听说是有基因遗传的。刘氏面含感激,“借大嫂吉言,不说生两个,能生一个也成啊。我这胎肚子不争气,又生了个女儿。林远也失望,可还是说了生儿子不着急,过三四年再说,早晚会有儿子的。婆婆平日里虽没少埋怨我懒惰多嘴,可这次我生了三妞妞婆婆却一句埋怨的话也没有,哪像我娘……”

    李氏抱着三妞妞进来,陈氏在后边端着饭食,“三弟妹,你先吃饭,我带着三妞妞到我那边转一圈。”

    按着风俗,满月的小儿要被婶母等人带回房中转一圈,谓之移窠。蓝怡也站起身,“二婶,三弟妹,你们先歇着,我们去去就来。”

    刘氏想下炕,李氏拉住她,“你贾婶子不是说了,月子要坐足一个半月,你还是在炕上吧。”

    刘氏点头,“大嫂,别带三妞妞去你那院子了,你那边东西多,她拉了尿了不好收拾。”

    蓝怡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小孩子哪有不拉尿的,再说我爹娘早就在家准备着,就等着咱们三妞妞过去呢。”

    文外之言:感谢书友晓达达为本文投出的宝贵月票,谢谢大家的各种支持。(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九一章 师兄到来

    六月二十二这日,先是张平育带着王家绸缎庄的周镇掌柜到了黄县,蓝怡派了夏顺在黄县码头迎接以示恭敬。

    张平育乘船前来,身边只带了小厮张胜,张胜手里也只拎着两个礼品盒,但夏顺可不敢怠慢。张平育写的合作协议书青山商记的几个主要管事都已经看过,并在开会时协商过两次,一致认为和张平育所代表的梅县张家展开生意上的合作,对青山商记好处大于弊处。且张平育也展示了十足的诚意,在合作条件上让利不少,这更让初初起步的青山商记录有了更多喘息的空间。须知道随着生意铺展越来越大,几个主要的管事都是以一当十的冲在最前面,就算是这样,青山商记的人力和财力还是显示出不足,若非有蓝怡在背后出谋划策,怕是他们要错失很多机会。

    不过,年初之时,商记定下的“讲诚信,稳发展,共富裕”的目标得到了青山商记上下的一致认可,众人有了主心骨,并没有因无法快速赚取最大利润而沮丧失望,反而心思沉稳地做着手里的生意,把能抓住的每一文生意抓住,把能握住的每一个顾客握住。相比于那些做一锤子买卖的小摊贩,青山商记这样的态度和从容更让人信服,是以商机的声誉越来越好,甚至他们的店铺里出产的货物比旁家高上些许,买家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且青山商记的特色之一,不同于现代很多商铺的“货物出手。概不负责”而是有非常详细的“售后退换和服务”条款,买家付款取货后发现货物有缺损,只要是在商记的退换和服务的范围内。青山商记的伙计们经过一定的程序认定后,两三天内就能给予退换或修理,且态度极好,这更让它积攒了更高的口碑和人气,商记的发展被许多人看好,上门来寻求合作机会的商家络绎不绝,但青山商记对合作方的要求很高。不止是规模,更要求对方能够提供一些必须的帐务数据和合作之后的保障,缺一不可。那些通不过审核的商家。见明面上走不通,便拎着贵重礼品去挤黄县夏家的大门,在他们眼里,青山商记的当家人就是夏重潇。夏重潇应对这些人自然是小菜一碟。不过人多了也是厌烦的。为此他在每次开会时都要抱怨几句,让蓝怡给他单开出一份辛苦钱来。

    没想到蓝怡真的把这些考虑在内,取出了一份详细的规定文书,言明商记主要管事外出应酬的接待标准、认定办法和酬劳计算方式,让众人无不佩服。被誉为商界奇才的夏重潇都心悦诚服地讲,蓝怡若是男子,在此一途必大放异彩。若非有她,青山商记不可能有这样的规模和发展。

    因为商记发展的好。几个主要管事越发被人尊敬起来,特别是商记的大掌柜夏顺。现在在黄县不说横着走,但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上前凑近乎。张平育一下船便发现了这一点,不由心中诧异。须知青山商记在黄县虽发展的不错,但是比起程家、夏家还差了几个档次,更逞论与梅县的张家相比,但是夏顺所受到的爱戴,就连他这个张家当家人都没有受到过。

    这里面虽有他为人严肃不易亲近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青山商记被人看重的缘故。

    夏顺虽身居要位,看起来仍是那个协调地将精明和朴实结合于一身的夏家陪房,只是越发沉稳干练,且越发显得年轻起来,不似四十出头,反而像是三十多岁正当年,因此夏重潇没少说他与六子看起来越发不像父子,而像兄弟,戏称他一声“顺子”。

    夏顺在梅县待了几年,自然认识张平育和周镇,“张二爷,周掌柜,一路辛苦了。蓝夫人着实脱不开身,特派了小人在此迎侯二位大驾,还请二爷和周掌柜勿怪。”

    持重的周镇自不敢托大,客气相待。张平育仍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微微点头。

    “马车早已备好,您二位是先到客栈歇息,小人再送二位到北沟村见我家夫人。”夏顺陪着他们向马车走去,张平育虽只带了一个小厮拎两个盒子,周镇身后却带着四个伙计,送给蓝怡的贺礼源源不断地从船上搬下来。

    夏顺暗暗点头,心说还好自己预备了三辆马车,否则还真不好坐下。

    张平育一挥象牙骨纯白纸扇,“客栈自不必去了,劳烦夏掌柜直接送我等到北沟村。客栈么,也退了吧。我听说青山丹园里你们也盖了客栈,我等在那里落脚便是。”

    虽说牡丹花季已过,

    分卷阅读3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