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

      帝子桑 作者:K兽

    分卷阅读150

    倦意。看蓝儿手里捧着些针线女红,便招手想拿来看。

    “娘娘说,这是要给皇上缝绣的香囊。”蓝儿看她脸上含笑,知道她喜欢,不由得又忧心多说了两句:“娘娘近日睡得晚,本嘱咐我熏一些安神草,但蓝儿想起旧往皇上的吩咐便也没熏,换上了西南小国进贡来的烟香。”

    说起安神草,子桑聿又不禁叹气。

    有听旧人说,柏倾冉自小心神不宁,曾有云游道士开了安神草一方。本来这些年都不怎用,可那年孩儿尚幼时用过,效果虽明显,但也让柏倾冉噩梦缠身,不妙。子桑聿拿了那安神草来,问过正天。

    正天一断,只说这草能安神却乱绪。

    子桑聿不喜,便叮嘱蓝儿少些用,以免柏倾冉睡不安稳。

    “自是好,那安神草不用也罢。”还记得柏倾冉一次梦醒,曾念叨日后孩儿早殇,子桑聿是否会另立储君,对她淡情?天地良心,子桑聿那夜慌得厉害,更是好几月未曾搭理过宣阳宫皇子诺的事情,就怕柏倾冉将这梦挂心,想得太多。

    “公主回来了不曾?”

    自己的这个顽皮女儿,子桑聿心里有个定数。看暗卫们近日回禀,说她常出宫游玩,本来担心,但听说她只多往京都西市小楼阁去,就没怎么理会。

    “回来了,还携了柏姑娘。”

    “柏姑娘?”子桑聿掀袍而坐,捧着热茶看她。“莫不是那住在郊外的柏清平?”

    “正是。”蓝儿笑了,“公主与柏姑娘感情甚好,说是今夜在西市玩耍时辰已晚,故带回宫来住一夜。见过娘娘了,娘娘也未说些什么。”

    “嗯。”

    子桑聿嘴上应着,不免想起些旧事。

    楠儿尚小的时候和那柏清平见过一面,后来,竟牵挂非常,成天念叨着要和蜻蜓玩……哦想起那次给她捉了满屋子蜻蜓的蠢事,子桑聿就想给自己翻白眼。那么多年过去了,人海茫茫,楠儿又遇上了这儿时结识的好玩伴?

    当真是有缘。

    捏着杯盖的手又不禁一顿,却不知这女儿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念头,女儿家相熟玩耍是好事,只是就怕……脑海里又浮现起楠儿的男儿扮相来。

    真是我家混世魔王。

    子桑聿叹了一口气,不复再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事。

    ————————————

    五鼓时分。

    自有宫人候在皇城钟楼处,五更一到,便鸣鼓敲钟五声;文武百官四更过半便已在宫门守候,待五鼓声响,前宫门开,便整理衣袍鱼龙贯入。宫道两旁,立着威严的御林军,雪才将扫过,洁净长道连铺至延和殿前。

    百官屏声敛气,长路至此不闻一声轻咳。

    “皇上驾到——”

    内侍公公尖着嗓子一声长唤,手上的拂尘一招,便有数名内侍宫女伴着皇帝子桑聿以及内侍大总管连忠从殿后而来。百官早已手持玉笏守在殿下,闻得传唤,百官皆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子桑聿头顶平天冠,一双剪瞳扫过殿下百官,沉敛着面容在九五上的龙椅端坐。待正身坐下,方举起袖来一挥:“平身。”

    “谢皇上。”

    殿内臣子悉上百数十人,这些年来三年一秋试未曾改,虽有新员添入,但又因元老辞官,故而朝中人数也不算骤增。而子桑聿膝下两名皇子年纪见长,十岁后,便也正襟衣袍入朝议事,为的是耳濡目染,自小熏陶那帝王家策论天下的品性。

    皇子睿今年十五,皇子诺十三,兄弟二人同在一处听政。

    但见。

    皇子睿身着一墨蓝色蟠龙长袍,上绣银线,皆是苏杭绣娘的好手艺;墨袍之下,衬着雪白色的中衣,又履一层金纱薄衾。头冠紫金八宝琉璃,嵌着去年皇帝赏他的一颗红宝石,显得五官愈发精雕细琢、那双眉目,与子桑聿一般英毅。

    而坐在身侧的幼弟皇子诺,生来俱有的黝黑肤色搭配他的细长眉目也别有一种俊朗、只是在二人的容貌上,诺儿确实和皇帝子桑聿不沾边。

    朝中三军中令追大尉者赵乾,在数年之前便私下唤人寻得宜妃顾初允跟前说话。赵乾的意思很清楚,为的就是要扳倒子桑聿,推他儿子子桑诺为皇帝。这诺儿虽不是顾初允所出,但是十余年来悉心照料更甚生母,介时顾初允自跟随孩儿得势为太后,富贵荣华可想而知。

    顾初允本不应承。

    “宜妃娘娘又何苦这样心境?”那赵乾为官多年,可以说是老奸巨猾。因不得入后宫,也不便让顾初允出宫来招人耳目,故只唤了一小厮混为内侍以代传话。那小厮早已将赵乾的话记在心中,跪在跟前有板有眼地相劝:

    “娘娘,皇上偏爱景和殿那两位主子,您是知道的。”小厮悄悄地抬眼看她,见她神色黯淡,便知接下来该顺着赵乾的训示。“皇子诺是为庶出,生来便不占优势;可是唯独那嫡亲皇子睿是柏氏所出,朝中老臣多不大喜,都希望皇子诺可以登基,这般,也只是为了皇上为了大延着想。”

    小厮眼神流转,又道:“娘娘必定会为皇上着想的。”

    虽如是说,但是外臣与妃嫔合谋,向来是朝中忌讳的事。顾初允乃大家之户,这些道理断不可能不懂。但是仔细斟酌,赵乾的话也不无道理。

    心中忽而懊恼。

    顾初允的父亲顾樘,好歹也是朝中一品重臣、但是他对于立储一事从不表态,似乎不想参与到这场争夺战之中。顾初允心想,若父亲支持诺儿,那这事必定也是成了。

    小厮见她动摇,又按照赵乾的训示复劝再三,顾初允抵不住他蛮缠,便推说乏了,让宫人将他送走。后思量了不过三日,便又另托人寻得赵乾,只道,共谋。

    “前段时间,朕曾让李翰林、黎大人为两个皇儿拟题考验国策,后来看了试题,觉得百姓苦这一个编目不错,故今日想让皇儿道来。”

    早朝方开始,子桑聿便点了名让皇子答辩。

    众臣私下各自耳语,也不知道是说了多少内容,但也看着皇子二人,满怀期待。

    “睿哥哥为长,皇弟自应礼让。”站起身来时,皇子诺便扶手朝皇子睿道了一礼。皇子睿看了他一眼,还未开口,那座上的子桑聿便笑了:

    “诺儿虽幼,但也不必事事相让。诺儿先说罢。”

    这番话,别有滋味。

    不少老臣可是把子桑聿的话听在耳里的,哪怕是一个字词,都会反复推敲。如今子桑聿这话什么意思?幼弟不必礼让长兄?个别人眉开眼笑,只道这句话是皇帝意欲立次子为储的预兆,一副心思,已经不在答辩之上。

    皇子睿面不改色,仍是笑了:“是,父皇。”

    那皇子诺站起身来,先是朝子桑聿道礼,复又将手背于身后。“百姓苦,自是道世间艰难之时,百姓食不果腹不

    分卷阅读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