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唐源的烦恼 作者:夏日青

    分卷阅读28

    了,简直恨不得把脑中的知识,都塞进学生的脑袋里。

    就是在这样一种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学习气氛也最浓厚的大前提之下,已经进了崇文班的人,还能被刷下去,也只能怨自己作死了。

    因此,所谓的滚动制度,基本上就是一摆设,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至今没出现过学生不适应的传闻,那些要废除滚动制度的提议,也就被晾一边去了。

    然而,这样的列子还真有,最后一名的某君,以前成绩也是挺好的,能进班级前二十的那种,这次却一下退到了六十五名,更让人心焦的是,这人并不是年级六十五名。

    普通班杀出了一批大黑马,一下子挤掉了崇文班的十几位学霸,进入了年级前五十名。

    因为起摆设作用的滚动制度并没有废除,校方只好让这位突然杀出来的黑马,进入了崇文班。

    至于那个因为谈恋爱,而导致考试失利的本次最后一名。考虑到那位同学以前的成绩一向很好,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校方决定给他最后一次机会。

    历经一个月,崇文又迎来了一名新的成员,而独自坐了一个月的唐源,终于也有同桌了。

    唐源的心中忐忑,好紧张啊,这新来的同桌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重新分完座位的那一天,唐源的新同桌终于露面了。

    呦呵,这还真是一匹大黑马呢!

    不出所料的,唐源再次被分到了第一排的位置。

    哎,这事不说也罢。

    别说第一排可以最近距离的接触老师,弄清他背后的涵义,这第一排,实在不是什么好炫耀的事。

    安排座位时,是按照身高从低到高的顺序来排列的。

    据说班上有几个一米五几的妹纸,现在就坐在他的……后面。

    作为班上最低而又最重的小胖墩,唐源表示:“你们都别理我,让我静静。”

    然而,这种不忍直视的的处境,在他有了新同桌之后,全都迎刃而解了。

    唐源对这位接替他最矮最胖尊位的新同桌,充满了好感。

    而且,这位新同桌,怎么那么眼熟啊?

    只见比他还矮还胖的,传说中的大黑马,双眼眯成唐源最熟悉的一线天,笑眯眯的向他走来。

    “你好啊小胖子,从此之后,我们就是同桌了,听说你是这次的年级第三,以后可得罩着我。”

    唐源惊呆了,这世界真小!

    不等他反应过来,对方就一把抱住了他。

    ☆、第25章 胖墩

    第25章胖墩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黑马?”

    “听说以前成绩很差的一胖墩,因为太自卑,也没什么玩得好的同学。”

    “这么热情,不像你说的那样内向啊?难道是因为胖墩和胖墩之间,才有共同的话语吗?”像这次的大黑马胖墩这样没听过名号的人物,突然冒出来了,不用学生自己打听,那些兢兢业业的家长,就会自动把到手的情报经过加工处理提纯,以非常自然的手段,让自家的孩子知道。

    “那xx家的小胖墩,以前可是连光荣榜都上不了的学渣,人家突然醒悟,刻苦努力学习,一下子就成了年级前六十,进入了崇文班……”光荣榜是教务处为了激励学生,而在每次月考成绩出来之后,贴在公告栏处的,前二百名的学生名字排名以及总分。

    因为全年级的学霸都在上面,这也就成了一群群学生膜拜的圣地。

    高中嘛,才不管你家势相貌,名字最响亮的,不出所料的便是光荣榜第一列的名字,也就是所谓的年级前二十名了。

    若是有谁能连续两次占据榜首的位置,那不用雇佣五毛钱的水军,就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声名大噪。

    光荣榜前十名的同学变化不大,前三名的位置,基本就是这些前十名的人内部轮流占。

    家长为了激励自家的孩子更加努力的学习,像唐源和徐东这两个小胖墩的励志是件罪大恶极的事。

    本来徐东排在五十名开外的位置,并不是那么的显眼,但是校方好像为了激励普通的学生,特意将徐东的名字用大红字排版,在清一色的黑色字体中,这一小行的红字,就显得特别的打眼了。

    因此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便是,全校第一名的风头,全被唐源这个依靠自学成材的神童(因为他长得最矮,看起来又特别的嫩,大家自动的将唐源快满十八岁这个事实给忽略了。)以及像搭了火箭一样,蹭蹭蹭往上,一下子前进几百个名次的小胖墩徐东给抢了。

    在发现这两个异类有一共通的特点之后,人们纷纷如此感叹:“这个世界是肿么了,难道要成为了胖墩的天下了吗?”

    在经过这次月考之后,向来自视甚高的崇文班的优等生大受打击,为了找回场子,纷纷更加努力的学习。

    而普通班的学生,许是因为有徐东这么一个励志成功逆袭特例摆在那,纷纷斗志昂扬。

    希望还是要有的,说不定就成了下一个徐东呢。

    重点班的存在,会让普通班的学生变得萎靡颓废,产生一种:“反正我怎么努力也进不了重点班。”的自卑想法,进而学习不积极,这也是教育局禁止开设重点班的原因之一。

    然而,由于学校人多口杂,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成绩也良莠不齐,若是不分设重点班,固然有可能拯救一下资质不那么好的学生,但校方更担心的是,那些资优生也被松散的学习气氛给影响了。

    毕竟集中精力管理六七十名学生容易,若要用管理这六十六名尖子生的精力,同时管理上千名的学生,就显得有些异想天开了。

    因此在教育局的严抓之下,校方通过多方疏导,才有了现在这个b大校友倾情赞助名义上的崇文班,也就是所谓穿上了一层外衣的重点班,上崇文班最大的好处之一,便是不用交学杂费。

    虽说,有些家庭不差钱,但该免除的,是一点也不推辞,这种拿奖金的既视感,可是只有最资优的学生,才可以体会到的。

    除却免去学杂费,还有期末的各种奖金,真正学习超级好,期期拿校一等奖学金的那种超级学霸,高中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通过获得这笔可观的一等奖学金养家糊口了。

    一中为了刺激出学生更大的潜力,也是死命在砸血本。

    毕竟再过两年,就是一中十周年的纪念日。

    何谓十周年纪念日?

    这个说来,就有些尴尬了。

    一中从八年前开始,至今已经有八年,没再产生过上b大的学生,要知道,在九年之前,一种可是同时出了两位高考状元,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位高考状元出自同一个家庭,分别以700+的变态分数,占据了省文理科的榜首,更在之后,一齐进入了b大。

    这成为一中又一

    分卷阅读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