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

      共春光 作者:徐风来

    分卷阅读112

    深情的凝视着她,她要的正大光明,他一直牢记于心,他不轻许诺言,只用行动在稳稳的给她,总有一天会让她满意。

    舒知茵深深的吸了口气,试图安抚不安的心,越是知道他的处境艰难不易,她越是心疼他,越不再忍心与他为了他已经决定的事争执理论,而使他陷入煎熬的境地。既然想到了他所中的剧毒,她顺势问道:“可以告诉我关于你中毒的缘由了?”

    “我中的毒已解,你莫再追究。”景茂庭牵起她的手,神色如常的道:“我陪你回寝宫,你该歇息了。”

    舒知茵的手被他的大手不轻不重的握着,他们并肩而行,她依然漫不经心的问:“你中的毒,与父皇有关吗?”

    “无关。”景茂庭回答得很干脆,他不能说出真相,不能让她对她父皇心存间隙。无论如何,他绝不能破坏一对父女之间的亲情,尽管这种亲情是被压制在皇权之下,他不能破坏。

    真的无关?舒知茵闲话家常般的轻道:“我记得你两年前说过太子中了一种奇特的毒,无解药,会在十年内毒发身亡。”

    “对。”

    “你说他服下了父皇的毒药。”

    景茂庭波澜不惊的道:“没错,是皇上的毒药。”

    舒知茵紧接着便问:“你服的也是父皇的毒药?”

    “不是。”景茂庭神色如常的道:“放心,皇上比任何人都希望我平安无事,他要托付我辅佐幼帝。”

    发现他的情绪很平稳,舒知茵不由得凝思,似乎另有隐情,她在思索着蛛丝马迹。

    景茂庭不再过多的解释,不得已的欺瞒,是为了能让她活得舒心些。

    二人行至寝宫外,如瓷快步而来,禀道:“皇上口谕,宣景大人即刻进宫。”

    果然不出所料,一切都在按照景茂庭的计划进行。

    冬夜冷肃,月淡星稀。

    景茂庭策马出府,急促的马蹄声划破寂静夜空,不多时,便赶到了皇宫。

    殿外,只有皇上的数名暗卫值守。殿内,明亮的烛光中,舒泽帝独自一人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冷怖。

    景茂庭阔步入殿,发现地面上有未干的血迹,一副吃惊模样的拱手拜道:“臣……”

    舒泽帝打断了他的话,冷冷的朝旁边的紫檀木案上一暼,沉声道:“看看那是什么。”

    是什么?景茂庭走近看去,看到几张字条,他拿起纸条仔细瞧着上面的字,每张字条是一句话,写的是舒知茵与江南一案的传闻,这些传闻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他知道字条的来历,佯装不明状况的问:“这是?”

    “再看那几页上书。”舒泽帝语声低沉。

    景茂庭顺着皇上的目光看向案角的上书,依他的敏锐,不难发现上书和字条所用的宣纸相同,字迹也相同。他看向上书的落款处,留的是太子殿下舒知行的字,他恍然惊声道:“太子殿下?”

    舒泽帝的脸色极为不悦,道:“太子可能参与了江南一案。”

    景茂庭恢复镇定神态,谨慎的问道:“皇上此言的依据是?”

    舒泽帝沉声道:“那些字条是朕的暗卫在江南田隽山的居处搜出。”

    景茂庭流露出适当的震惊,形势复杂,他不便下结论似的沉默着。

    字条确实出自舒知行之手,那是舒知行写给景茂庭的密笺,清楚的交待了舒知茵的哪些传闻是他放出的。景茂庭把密笺剪成一张一张的字条,分成多次偷放进了田隽山的书房暗箱,故意使随行的暗卫搜寻出来。

    与景茂庭随行的暗卫是舒泽帝的暗卫,表面上保护他的安危,实则也在监视。暗卫搜寻到字条后,没有告诉景茂庭,他只作不知。待案情基本水落石出,他从江南回京复命时,为了后续的计划,他安排这批暗卫押送重犯田隽山回京,并一直护卫田隽山的安全,以免有同伙杀人灭口。

    舒泽帝威声道:“田隽山今日午后进京,关押进刑部地牢,太子就派人刺杀田隽山!”

    景茂庭冷静的问:“刺客被生擒了?”

    “五名刺客皆被朕的暗卫生擒,严刑拷问之下,交待了实情。”得知实情,舒泽帝震怒,特意将刺客押至殿内亲自审问一番,“刺客起初供述是福国公主指使,有位刺客受刑不过,招供是受太子指使,重刑之下,刺客全招供是太子指使。”

    刺客确实是舒知行指使的,舒知行则是按照景茂庭的安排行事。那日,景茂庭出的主意,让舒知行派刺客行刺田隽山,故意行刺未果,逃离之后潜入景府,里应外合,嫁祸给舒知茵,让她彻底的难以脱清干系。

    在选择刺客上颇为讲究,选的是新培植的影卫,这批影卫均不知景茂庭和舒知行的往来。景茂庭没有透露押护田隽山的人是皇帝的暗卫,且身手极其了得。刺客按太子的命令进刑部地牢,尚未靠近田隽山,就被皇帝的暗卫察觉,逐一被生擒。

    在江南的字条和地牢里刺客,皆是皇帝的暗卫如实禀奏,更能令皇帝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景茂庭如以往一样,不是他审的案件,他沉默不语,不发表观点。

    见他已沉默多时,舒泽帝冷声唤道:“茂庭?”

    “臣在。”

    “你从未查出太子有参与江南一案的迹象?”

    景茂庭正色道:“臣没有查到。”

    舒泽帝不动声色的问:“依你之见,那字条作何解释?”

    “臣不知更多细节,仅凭‘此字条从田隽山居住搜出’一点,难以判断。”景茂庭沉稳如山。

    “难以判断?”舒泽帝替他判断道:“不像是太子伙同田隽山恶意散播茵儿的谣言?”

    像,当然像,这正是景茂庭的用意,此刻,他更要坚持惯有的慎重,以公正客观的立场道:“不知其中详情,臣不能妄下结论。”

    “你不认为太子和田隽山有私交?”

    “没有确凿的证据,臣不能妄下结论。”

    舒泽帝冷视着他的严谨,问道:“那些刺客呢?他们已供认是受太子指使。”

    景茂庭沉静声道:“大刑之下,有屈打成招之嫌。”

    舒泽帝脸色顿寒,“你是在指朕严刑逼供?”

    景茂庭恭敬的垂首,正色道:“严刑逼供并无不妥,只是供词需再验证真伪。”

    舒泽帝随口问出心中猜测,“太子是要杀人灭口?”

    闻言,景茂庭如愿以偿,他正是要让皇上有此想法,皇上越想验证这个想法,他就偏偏墨守成规,内心喜悦而面无表情的道:“臣不能妄下结论。”

    他太慎重了,他一贯如此慎重,任何案情在他手里,只论证据,从不进行无端的猜测,即使是猜测也是有理有据,往往结论正如他的猜测。舒泽帝知道他的沉稳严谨,亦知道他和太子始终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不亲近不疏远,非常的合适,这满朝百

    分卷阅读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