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3

      玉兰归 作者:寥若辰

    分卷阅读223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晚膳后,楚玉凝一手牵着皓哥儿一手牵着安哥儿,送他俩去前院歇息。

    回来时,经过兰舟歇息的客院时,里面已无灯光,想必兰舟已经歇下了。

    她领着丫头继续往前走。

    并不知晓,散漫月光的院落里,兰舟正坐在屋顶,将他们三人的欢声笑语尽皆映入脑海。

    怎么就睡了一日两夜,险些将她的生辰都忘记了!

    他手中摩挲着一把杨木梳,杨木质地坚硬,象征着爱情的忠贞不渝,前世在她生辰时,他便是送了她一把杨木梳来表明心迹。

    然而,这一次,这把梳子,注定送不出去了。

    所以,记不记得,又有何区别呢?

    兰舟仰面躺在屋檐上,盯着莹白的月亮,失神。

    夜风微凉,他却尤嫌不够似的,任由冷风如片片薄刃,拂过脸颊,似乎这样,才能忽略身体某个地方的疼痛。

    五日的时间倏然而过,期间兰舟确认朱沅宵从南疆带回来的那位女大夫医术确然不错,楚玉凝请其到忠义伯府来替忠义伯看诊。

    这位女大夫通过把脉和其他诡异的方式,确定忠义伯中了何毒,并确定,假以时日,能调制出解药。

    楚玉凝和宁氏等听了这个消息,心中一块石头不由落下。

    十月十五这日,许是记挂着那五千两黄金之事,楚玉凝比平日早醒了近半个时辰。

    以前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不知为何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早上处理了一些京城铺子里的事,楚玉凝带着丫头,在屋外看了看皓哥儿和安哥儿上课的情形。

    从学堂回来,走到途中,忽然一个暗卫,从一旁的树木后面探出身,到楚玉凝身前,躬身道:“郡主,属下有事要禀。”

    暗卫极少主动出现,多是楚玉凝使唤,才现身。

    现下这般,定是出了什么事。

    楚玉凝神色一凛,四下看了一下,走到不远处,一个小亭子里站定,让丫头去倒杯热茶来。

    “发生了何事?”

    待丫头走后,周围只剩自己人,楚玉凝低声问道。

    “回郡主,今日之事出了些意外,兰少将已赶了过去。”

    暗卫说得含糊,是因为此事隐秘,除兰舟和她之外,少有人知晓其中细节。

    不是说准备周详,如何会出了差错?还使得兰舟亲自赶去了?

    想必此事定有些棘手。

    也不知是不是他们的计划,被熹隆帝的人察觉,到时损失了五千两黄金事小,就怕他们布置什么阴谋,对兰舟不利。

    “天一护卫,请现身。”楚玉凝对着虚空道。

    话音方落,眼前灰影一闪,暗卫首领出现在楚玉凝面前。

    “吩咐下去,带五十人,随我出府。其余人护卫忠义伯府,不可有任何差池。”

    “是!”暗卫首领领命而去。

    楚玉凝揉了揉脸颊,将面上的担忧掩下,待吃了两块糕点后,去往宁氏的院子,道欲出门。

    因想着明日是信武侯太夫人生辰,想去成衣铺子和首饰铺子瞧瞧,可有合适的。

    信武侯是宁王妃的母家,信武侯太夫人七十大寿,永安王府定会遣人送上贺礼,楚玉凝和安哥儿既然身在金陵,自然少不得亲自去道贺一番。

    至于明日穿的衣裳、佩戴的首饰,宁氏早已为楚玉凝安排妥当。

    她心中知晓,楚玉凝约莫是为了寻个借口外出,便欣然应下,并未她备了一辆马车。

    ☆、第229章 城门

    楚玉凝带了个丫头,坐着马车出了忠义伯府。

    马车径自往一家成衣铺子里去。

    楚玉凝挑了件衣裳,去隔间试。

    隔间里,早有个身形年纪与她相似的姑娘等着。

    那姑娘迅速与楚玉凝换了衣裳,并梳着与她相同的发型,且将她头上的发饰取下,插到自己头上。

    楚玉你给则穿一件不起眼的花衣裳,扮成个下丫头的模样,留在隔间里。

    待那扮成自己的姑娘,与早已买通的丫头一道,拿着买好的衣裳,乘着马车离去,往另一家首饰铺子里去时,楚玉凝这才警觉地从隔间出来,从成衣铺子的后门溜了出去。

    而后又去了家茶馆,在茶馆再次换了装扮之后,楚玉凝打扮成个平民少女,走到集市上,佯装雇了辆马车,由暗卫扮成的车夫载着,往城门口去。

    楚玉凝去时,城门口已经聚拢一群人,大多是由于被堵住了去路,也有围在一旁看热闹的闲人。

    楚玉凝从马车里探出头来,看着前面密密麻麻的人群,面色疑惑地东张西望。

    最终,她神色焦急地从马车里面下来,面色急切地道:“这可如何好是好,我这急着出城呢!怎么就堵着了呢!”

    便自言自语,便走到人群前列,寻了个面善的老伯,舔着笑道:“老伯,您可知前方发生了何事?为何会堵住了。”

    那瞧着面善的老者,将楚玉凝一番打量,瞧着像是个朴实无害的姑娘,便道:“听说是一辆马车不小心把另一辆马车撞了,冲撞了贵人呢!”

    撞车?冲撞贵人?

    “那现下是和情状?”楚玉凝忙问道。

    见那老伯面带狐疑地看着自己,她满脸沮丧道:“我这急着出城,回庄子里,耽搁了事,可如何是好呀!”

    那老伯默然,道:“听说那贵人身份高贵,守门的侍卫自不能将那撞了人的马车放了,正报了顺天府尹,请府尹大人过来主持大局呢!”

    “哦哦!多谢老伯!”楚玉凝朝这老伯道了谢,见再问不出是很忙,忙顺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群,往队伍前列走。

    城门口被一大群带刀侍卫围着,将围观之人隔绝在外。

    楚玉凝站上一个方杌,往包围圈中看去。

    只见一辆装饰朴素但空间极大的马车,倾斜着倒在城门口,而另一辆瞧着极为普通,规格也小的马车,与倾倒的马车呈相反的方向,停在城门口正中央。

    马车上的马俱被撤了下来。

    规格较大的马车外面围了三五个打扮不俗,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丫鬟婆子和耷拉着头,手拿皮鞭,仿似做错了什么事的车夫。

    规格较小的马车旁,则站着两个满脸惶恐不安的衣着普通的祖孙二人和微驼着背,瞧不清楚面貌,穿一身不起眼的灰衣的小厮。、

    “快莫在马车前围着,大夫请来了!”此时一个穿着圆领团福字宝蓝长袍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身背药箱的大夫匆匆赶来。

    那大夫,楚玉凝识得,正是替忠义伯瞧病的那位。

    这中年男子,楚玉凝瞧着颇为眼熟。

    “劳烦大夫替我家王妃瞧瞧!”此时,一个年约六十的老妪,一脸急色地看着大夫道。

    王妃,金陵。

    楚玉凝几乎立时便猜出了

    分卷阅读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