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玉兰归 作者:寥若辰

    分卷阅读121

    ...

    第四日...

    第五日...

    永安王依旧不曾现身,长宁长公主不气也不恼,前所未有地气定神闲。

    在她暗自与这个男人较着劲时,柔嘉郡主的及笄礼如期而至。

    端午过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

    一些爱俏的姑娘,早已换上如烟似雾的轻薄长纱制成的外裳,罩在剪裁合身的中衣外面,使得曼妙的身段若隐若现,平添一份女性独有的柔美风姿。

    五月二十,微风习习,是个大晴天。

    楚玉凝挽着苏氏的胳膊,由宁王府的丫头领着,往内宅待客的花厅而去。

    厅中珠环翠绕,莺歌燕舞,显得尤为热闹。

    柔嘉郡主是宁王侧妃所生,一如她的封号,贞静柔顺,端庄得体,众人无不称赞宁王妃教导有方,倒将柔嘉郡主的生母略过不提。

    及笄礼成,便是宴饮。

    宁王妃特意将苏氏安排在宗室这一桌,与楚玉凝同席的也都是些身份尊贵的郡主、县主、或是公府嫡女。

    楚玉凝这些年里,忙着和铜臭打交道,除了薛永怡之外,少有相交过密的闺中好友。

    第一世里的那三两个狐朋狗友,因为第二世自己的洗心革面而刻意疏远了。

    第二世里,许是一门心思全投入到了兰舟身上,又因着自己毕竟年长几岁,楚玉凝闺中之时,竟没交到几个手帕交。

    再次重生,她一门心思为以后铺路,出外也是忙着谈生意,鲜少与人交际。

    故而席上,这些言笑晏晏,神情鲜活的少女,楚玉凝竟大半都不认识,少有觉得眼熟的,也辨不出谁是谁。

    幸而,柔嘉郡主也在席上,自永安王与苏氏定亲后,宁王妃重新与苏氏结交起来,柔嘉郡主也跟着宁王妃去了几次苏宅,与楚玉凝还算熟悉。

    生怕楚玉凝局促,主动向楚玉凝介绍起席间众人来。

    “这位是永宁长公主姑母家的温仪郡主。”柔嘉郡主向楚玉凝介绍着自己右侧,一位长得珠圆玉润,贵气天成的少女。

    因宁王是今上最小的王叔。故而,柔嘉郡主这一辈,尚未出阁的闺中少女,便只剩熹隆帝同母所出的永宁长公主的幼女,温仪郡主了。

    按礼制,公主所出之女,比之亲王所出之女,略低一级,得封县主。

    温仪郡主能得此封号,可见她的母亲与熹隆帝感情甚好,她本人也甚得熹隆帝的喜爱。

    “这位是楚姑娘。”柔嘉郡主指着楚玉凝向温仪县主介绍道。

    温仪县主含笑望着楚玉凝道:“我识得你。薛姐姐正是拜的你们府上所出的文夫人为师。”

    听温仪郡主熟络自然的语气,原来与薛永怡交情甚密。

    “原来是你。”席间另一少女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楚玉凝,“薛姐姐离京游医两年,前些日子听闻她到了北疆,也不知能否适应北地的气候。”

    楚玉凝莞尔,又是一个薛泳衣的手帕交。

    楚玉凝先朝温仪郡主笑了笑,“文夫人是我们的恩人,故而客居苏宅。”又对那目光坦荡清澈的少女道:“薛姐姐性情坚韧,能吃常人不能忍受之苦。”

    少女点点头,目露钦佩之色。

    “先前少见妹妹出来赴宴,日后可得多走动。”温仪郡主看着楚玉凝笑道。

    楚玉凝含笑点头,“好。”

    席间正自其乐融融时,忽然从苏氏和宁王妃所在的首席传来一声猝然惊呼。

    众人目光不由朝那桌看去。

    (未完待续。)

    ☆、第122章 生疑

    却原来是婢女给坐在苏氏身旁的夏国公夫人布菜时,不曾注意,碰到了定国公夫人的胳膊,将汤汁洒到了定国公夫人的衣袖上。

    现定国公是已经薨逝的先太后娘家嫡亲侄儿,太上皇的表兄,熹隆帝的表叔。

    因而,虽然定国公夫人与宁王妃平辈,却已经是个年近花甲的妇人。

    方才柔嘉郡主向温仪郡主介绍楚玉凝时,那有着一双晶亮澄澈眸子的插话少女便是定国公夫人的嫡孙女儿夏瑶。

    按辈分,她应该叫温仪郡主和柔嘉郡主表姨。

    然因为薛永怡与她们二人皆无姻亲关系,且二人年龄相近,夏瑶在几人中年纪又是最小,便也不依不饶要叫薛永怡姐姐。温仪郡主等人,也不曾怪她乱了辈分。

    听到这声惊呼是自个儿祖母发出来的,夏瑶忙起身离席,走到定国公夫人身旁,从身后服侍的丫头手里夺过帕子,替定国公夫人擦着衣袖上的汤汁:“祖母,你可有烫到?”

    定国公夫人摇了摇头,含笑看着夏瑶,眸中带着一丝自嘲,“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如以前灵活,让大家受惊了。”

    一旁布菜的丫头立时矮身请罪,“是奴婢伺候不当,请夫人责罚!”

    宁王妃看着那丫头,脸色的笑容略有些不自然。

    宁王府的宴席上生出此等纰漏,她面上难免无光。

    “嗨!这丫头瞧着年纪嫩地很,偶尔手滑也是难免的!”席间另一位夫人觑着宁王妃脸色,忙出声打圆场。

    宁王妃脸上挤出一丝笑,“表嫂你这衣裳脏了,弟妹且先带你下去换身衣裳。这丫头,我且先记在心上,稍后再行处罚。”

    定国公夫人袖口上的污渍已被夏瑶擦得差不多,因她穿着紫色福字团纹丝绸长衫,故那溅到袖子上的点点汤汁,略有些刺眼。

    “这丫头也是无心的。王妃您可别吓着了她。”定国公夫人在夏瑶的搀扶下站起身,对席间众人微微颔首,“打扰大家用膳的兴致了,且容我先离席换件衣裳。”

    宁王妃也跟着起身,陪同定国公夫人去换衣裳,将身后一个低眉垂目,瞧着颇为柔顺素净的女子留下,照顾宾客。

    此人正是柔嘉郡主的生母,定国公府夏氏一族所出的夏侧妃。

    夏侧妃见些许汤汁溅到了桌上,定国公夫人左侧的苏氏面前的碗碟也未能幸免,便吩咐丫头将桌上一应物事全数撤去,重新安置碗箸和呈上菜肴。

    那犯了错的丫头,垂头跟在其余丫头后面一声也不敢吭地退了下去,再未出现在摆设宴席的花厅里。

    其余丫头拿着东西鱼贯而入,有条不紊地安置餐具和上菜。

    给苏氏布菜的丫头,拿出一套碗碟放到苏氏面前。

    那碗碟是上好的青花瓷,光洁如新,苏氏不知是否是因着自己坐的地方偏亮,这套碗碟,比之桌上其余人的,颜色看着略鲜亮一些。

    她心中留了个意,朝那布菜的丫头温柔地笑了笑。

    那丫头也回以浅笑,躬身给苏氏舀了小半碗肉羹。

    苏氏眉梢微微一动。

    才有一个丫头因盛汤时不甚小心,将汤汁洒到了夏国公夫人的衣袖上,这个丫头倒是有意思,立刻就给她盛了小半碗汤。

    是太不懂察

    分卷阅读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