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明月何时照他还 作者:蔚空

    分卷阅读3

    不甚失火,夜半三更中,整栋宿舍燃烧起来,三名外来的打工者在火灾中丧生。

    巧的是,那三名死去的打工者,就是来自谢雨明天要去的湘西山区。

    她早就忘记当时的心境,只隐约还记得那时自己去工厂采访时对资本家的愤怒。

    她看了看那有些发黄的报纸,复又塞进抽屉。

    不忘初心,她却似乎早已不记得初心长着什么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写个现实题材的文吧~正剧风格~~想要看各种狗血奇葩可能就没有了~~~这个文写得挺认真的~~因为是冷题材,所以渣作者机智的提前存了很多稿,以防看的人太少时没有动力,所以更新神马的不用担心~~不出意外应该可以日更完结(就是这么任性~~)

    好吧,其实也就是个小言~~~

    第2章 山村小学

    湘西。

    2014年2月12日,正月十二,星期三。

    得益于现代交通工具,让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昨晚谢雨还在大上海醉生梦死,今天就已经置身于西南的小山区。

    但再发达的交通,似乎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谢雨到达湘西北边的小县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时间不早,她不敢多耽搁,去感受边陲小城的风情,到了车站便坐上去乡镇的小巴。

    小巴很小,坐着的都是从城里返家的乡民,窄小的空间放着几只装得满满当当的背篓。

    乡民说话声音很大,偏西南官话的方言,并不难懂,谢雨隐约辨得出这些言语里夹杂着不少爽快质朴的粗鄙话。这是湘西一带的特色。

    车子里也有几个年轻女子,染着黄色头发,打扮艳俗,这是新时代赋予山区的特色。

    下乡的公路都是盘山道,公路一侧靠山,一侧是悬崖和下方波光粼粼的碧色河流。

    谢雨已经许久没见过这么干净纯粹的水,她常见的只有终年浑黄的黄浦江。

    大约是下过雨,天色氤氲,沿途绵延不断的青山,染上了一层黛色。

    谢雨生长在平原,盘山路的弧度,让她有些眩晕,只能打开车窗,让湿冷的凉风灌进来,方才舒服一些。

    这车行了一个半小时,终于抵达谢雨要去的乡镇。

    这是湘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破败拥挤的一条小街,街边小店的人们慵慵懒懒,偶尔有人朝不同于本地人的谢雨看过来。

    她路过一家小店买了一瓶水,还算熟悉的红白色包装,只是拎开盖子打开正准备仰头喝时,却发觉包装上写的是“哇哈哈”三个字。

    这猝不及防的山寨商品,让谢雨不得不重新盖好盖子。她看了眼卖水的老人,想来他也不知。

    她无奈地笑了笑,走了几步,将水丢进旁边的垃圾堆。

    乡里很小,以至于乡政府的办公楼,很快就出现在谢雨的视线里。

    那小楼倒是有三层,不过很陈旧,跟打盹的门卫大爷登记了一下,谢雨就顺利进入。

    大概此时都已经下班,整个办公楼很安静,只隐约听到二楼一处有人说话的声音。

    谢雨上楼,走近那有人声传出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开着,她走过去站在门口,看向里面:“向芸乡长在吗?”

    里面有三个年轻人,正坐着聊天。

    三人中年纪稍长的女孩,起身走过来:“是《东方周刊》的谢雨记者吧?您好,我就是向芸。”

    她典型西南女孩的长相,个子不高,但长得挺漂亮,眼睛明亮,笑起来很动人。

    谢雨看过她的资料,是是大学毕业选调进来的干部,主管文教卫。她毕业顶级名校,本应有很好带前途,却选择回乡,大约是为了建设家乡的美好抱负。

    谢雨微笑着和她握了握手,意味不明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女孩,不知她的抱负有没有?

    向芸介绍完自己,又转身介绍:“这两位就是这次的志愿者,陈心悦和张庆然。他们都是大四保研生,申请这个学期来支教。”

    谢雨朝两人看去,女孩在向芸说话间,已经朝她跑过来,很热情的模样:“我听基金说《东方周刊》的记者谢雨要来,特别高兴。你知道吗?我很喜欢看你们的杂志,经常看到你写的报道,你好厉害!”

    谢雨笑:“你一个女孩子来山区支教,也很厉害。”

    陈心悦吃吃吃笑了笑:“这一直是我的梦想。”

    象牙塔里年轻的女孩,总是有些天真,他们还不懂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就像当年的谢雨一样。

    后面那个男生也走过来,那男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很有点书卷气的样子,一看便是大学生,只不过眼角眉梢,却有点轻浮之色。

    谢雨采访过各行各业性格各异的人,多少有些识人之术,那点隐藏得很好的轻浮,在她的眼里很容易遁形。

    毕竟,这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男生。

    张庆然嘴角扯了个笑容,自我介绍:“你好,我是张庆然。”

    谢雨点点头:“你好。”

    向芸看了眼墙上的钟:“这次安排的是红溪小学。谢雨,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到红溪村要一个小时,现在天黑的早,那边的路不好走,时间太晚了不方便。等你们回到乡上,我再招待你们。村小校长那边已经说好了,他会安顿你们,要是有什么问题,打电话给我。”

    三人一一道谢。

    向芸又道:“我本来是要送你们去的,可惜待会儿我还有事要下到别的村子。不过我已经安排了乡政府的车子送你们,车路只通到一半,到村里你们还要走半个小时,司机会带你们去,山里的路不是太好走,你们自己当心点。”

    谢雨对这个热情周全的女孩很有好感,微笑着跟她道谢。

    陈心悦则笑得很灿烂:“没关系,我已经准备好吃苦了。”

    向芸和谢雨俱因为这年轻天真而笑。并不是嘲笑,只是单纯被感染。

    向芸没有骗他们。

    车子开了半小时,那路便到了尽头。下车后,由司机带路,一行四人踏上了乡村土路。虽然不至于跋山涉水,但那窄窄的土路,还留有雨后的泥泞,让这些城市里来的人,步步维艰。

    好在山村里景色优美如画,清澈的小溪流水声像是绵延不断的旋律,田间山头里的虫鸣鸟叫如同伴奏声。

    夜色渐渐覆盖下来,天晴之后的苍穹,开始出现月亮的影子和点点繁星。树林中的倦鸟扑哧着翅膀陆续归巢。

    山村里的住户,总是几家聚居在一处,然后又隔着好一段田野山林,才能见到下一处人家。这里住着的都是土家人,大部分的房子还是年代久远的土家木房子,一些临溪的人家则是吊脚楼。

    暮色中炊烟正缭绕。

    路过人家时,总有老人和小孩好奇地朝他们看过来,还有凶恶的土狗狂吠,然后在主人的怒骂下,不甘地喘着气。

    一路上,陈心悦最兴奋,不停地按手机拍照自拍。

    在翻过两座小山坡,踩着石头淌过

    分卷阅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