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

      撷兰令 作者:谢子傒

    分卷阅读43

    到了些什么,下人便又递过一封喜报,“对了相爷,这是今早礼部的人送来的。”

    翻开一看,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敬报贵府考生殷捷高中今科二甲第二十六名。”

    忍不住就弯了弯唇角:“快请他进来,直接请到小厅。”

    言罢起身,径自走了出去。

    行至小厅,看到太师椅上已有一个青衣男子坐着了,便忍不住唤了一声:“子登?”

    那人闻言忙起身,向着殷庭便是一个长揖:“侄儿拜谒来迟,请九叔见谅。”

    殷庭忙扶起了他:“自家人,客气什么。”

    忍不住忆起离乡时这个大侄子才六岁,跟如今的殷继羽一般年纪,后来回乡娶亲,这孩子年纪也还不大,羞羞涩涩的不肯不见人。

    不想如今已经与自己一般高了。

    殷捷便抬起身,笑吟吟的唤了一声:“小叔。”

    却叫殷庭狠狠地一怔。

    入目的是与自己相似的轮廓,却嵌了一双这么不合时宜却又毫不不违和的眉眼。

    细浓的眉斜飞入鬓,略狭长的眼形邪魅,鸦羽黑的眸子晶亮。

    “小叔?侄儿脸上有什么不对么?”殷捷仍旧是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脸,却是心思一动。

    这已经不是今日遇到的第一个看着自己的眼睛发呆的人了呢。

    “子登的眼睛生的真好看。”殷庭强自定了心神,状似无意的道,“真不知是像谁。”

    殷捷便舒展开了眉眼:“是像外祖的,父亲总嫌侄儿的眼太细,样貌不及小叔周正。”

    “大哥也真是,这有什么好嫌的,分明挺好看的。”殷庭笑着指了指椅子:“坐吧。我也是才收到礼部的喜报……只是子登呐,你今日不曾赴洛园宴么?”

    “自是赴了的,只是见小叔身周都是人围着,便不曾上前拜见。”殷捷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口气,呷了一口,“啧,小叔府上的茶真是好。”

    殷庭垂了眼笑了笑,也自端起茶盏吹了吹:“那可曾结识了什么人么?”

    对坐的青年闻言慢慢的放下了茶盏,迟疑了片刻道:“见到了陛下……不过陛下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与侄儿闲聊几句便走了。”

    “见过陛下了?”殷庭的语气几乎没什么波澜,却是放下了茶盏,轻轻的捏了捏左手食指的指尖,沉吟片刻,方才问道:“那……陛下是否看着你的眼睛愣了一会儿?”

    青年的眼睛又闪了闪,唇边的笑意却是不变:“小叔怎么知道的?”

    殷庭复又端起了茶盏,在心底哂笑了一声,淡淡的道:“你的眼睛,很像是陛下的一位故人。”

    苏裴番外·北征其一

    时年,是熙容二年。

    景弘努力装作是不经意的,把目光盯在了那个人的手上。

    很好看的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那只手自暗朱色的广袖里伸出来,骨节分明却不至于瘦的嶙峋,青色的经络潜藏在薄白的皮肤下面,如同玉里的翠色纹路,精心修剪过的指甲并不圆润,却也不失于尖锐,一片片如同仔细雕出的玉片,嵌在指端,好看得分明。

    手中握着的是那柄素日被他斜插在绯紫云锦中的腰扇,紫檀木的扇骨看在眼里带来一种莫名的厚重感,没缘由的比栴檀香气更为凝神。

    却又担心这纤羸的手腕是否可以负载起这份重量。

    不带半点雕花纹饰的羊脂白玉玦的扇坠连带玦上垂下的象牙白的冰丝流苏也是一如既往的扎眼——在这一片朱紫交映金碧辉煌的明堂上,因为太过干净柔和而显得扎眼。

    景弘看着裴彦垂着眼把玩那柄腰扇,心里想着这个人还真是别扭的可以。

    无论是那过于冷素的流苏,还是那块玉玦——君子佩玉,而殿中这些“肉食者”无一不是自诩君子的,早朝上叩玉琳琅之声往往不绝,环佩璧璜,觽韘琮瑷,可谓是应有尽有。

    他却偏要悬玉玦。

    玦者,如环而缺不连。

    他不信他不知什么叫金寒玦离。

    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反绝以环。

    绝人,方以玦。

    他却在几乎从不离身的腰扇上堂而皇之的挂上了那么一块玉玦,怕不显眼,又不知从哪里寻来了半尺有余的象牙白的冰丝流苏缀上,连成了朝堂中唯一大片的素色,扎眼的如同他穿着一身月白常服的时候腰间却束着的那条描金绣银的绯紫云锦。

    扎眼,这人无论穿什么做什么,都会让人觉得扎眼。却又不是那种深恶痛绝的扎眼,而只是觉得不舒服,要凝神细看很久才会找出到底是哪里不妥。

    景弘还在盯着他的手和扇子走神,那柄其实一直就是被他当笏板用了的腰扇就被缓缓地举了起来,直指着那位领着兵部侍郎之职的文澜阁奉御待诏大学士的鼻子,“贺时成,你也算是堂堂两榜榜眼,承恩受禄,何以无胆至此,竟要陛下向蛮夷乞和?”

    分明是质问的句子,偏从他口中说出来就是那么温文尔雅娓娓道来,仿佛对弈时信口的闲谈之语,波澜不惊,却又暗潮汹涌。

    只一个“你也算是”就把贺大学士气得不轻,当年殿试策对,他确居榜眼,状元郎么,是而今的秘书监领礼部尚书,苏振翮,而那一科的探花郎,才方是眼前这个用腰扇指着自己鼻子的裴中书令。

    ——这个金紫垂腰的裴太傅。

    忍不住一声冷哼,“裴相说得倒是轻巧……乞和?……谁愿乞和!只是……只是而今我朝中无大将,要打仗……要怎么打?莫非让你裴相披挂上阵亲自去打么!”

    十三岁的少年天子觑着殿上武将们漆黑的脸色,不由心想,这一番话可真不该放在朝堂上说。这个当年的榜眼郎,只怕是不得善终的。难怪时至今日不过是个待诏大学士,正职更只是区区从三品上兵部侍郎。

    也太不会审时度势了。

    耳畔却温温润润的传来一句,“好,本相便亲自领兵又何妨。”

    猛地就瞪大了眼睛——开什么玩笑!他可记得自己这位太傅连骑马都不是很娴熟,他……他竟要领兵挂帅上战场?!

    顿时殿内便似炸开了锅,矛头纷纷直指这位年轻的首辅大臣,他却神色如常,半分不改往日温润如玉的作风,只是垂眼立着,听任那些文官们把“兴兵乱国”“书生意气”“自视过高”乃至于“不知天高地厚”“贪天功为己有”等等等等乱七八糟的罪名往他头上安。

    武将们倒是想打仗,却也无人服这个看起来简直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做他们的主帅。

    握着腰扇的修长指头一点一点地收紧,直到骨节泛白,景弘以为他就要忍不住反驳了,他却忽然松了手,如同捧着笏板一般捧着那柄腰扇,屈身长揖,掷地有声的抛出一句“臣请陛

    分卷阅读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