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

      枣儿沟发家记 作者:南侠小展

    分卷阅读205

    去喂马,还会踩在驴背上挖蜜枣吃,您觉得它能听懂不?”

    妇人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惊讶道:“要真像小哥说的,它可真成了精了!”

    小川笑笑,没搭话。

    妇人一边磨豆子一边时不时往小黑熊那边看一眼,当看到它抱着小川的手臂“呜呜”叫着撒娇,一边叫还一边往磨盘边上挪的时候,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她麻利地把一簸箕豆子磨好,招呼道:“得了,这个磨盘空下来了,你看它都急成那样了,不如让它过来试试呗!”

    小川看了看旁边等着的村民们,连忙拒绝道:“大伙都等着吃饭呢,没道理叫它瞎闹。”他们家南瓜丝多,本来就占了一个磨盘,他可没脸把另一个也占上。

    这时候发挥江家好人缘的机会就来了,有人带头说道:“我们这个不急,就是得了空儿过来磨些豆面留着吃。你就让它试试呗,我们也跟着看个稀罕。”

    另一个人也附和道:“可不是,以前见了熊瞎子满脑子都是逃命,这么温顺讨喜的还是头一回见,更别说熊瞎子拉磨了!”

    小川弯了弯嘴角,心道:要是让小逸听到你们叫小家伙“熊瞎子”,过年你们就别想吃到大肥肉了。

    自从和小家伙处出感情之后,江逸越来越受不了别人“熊瞎子、熊瞎子”地叫,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我们眼睛亮着呢!

    “小哥,你就让它试试吧,看把它给急得。”

    小黑熊也配合地“呜呜”了两声。

    小川无奈,只得扶着它的两只前掌放到把手上,顺着方向推了两下算是给它做了示范。

    “学会没有?不会的话就不要玩了。”小川狡猾地威胁道。

    小黑熊抽了抽鼻子,拿尖尖的嘴指了指小灰驴的方向。

    小川跟着往那边看了看,没反应过来。

    小黑熊又指了指,这回有点着急了。

    小川纳闷地问道:“你还想要啥?”

    小黑熊“呜”了一声,干脆自己一扭一扭地跑过去,用嘴叨起小灰驴身上的皮绳就往自己的方向扯。

    小灰驴被勒得生疼,“嗯哼——嗯哼——”地叫了起来。

    村民们把这一幕看在眼里,笑得肚子都疼了。

    小川简直要哭,这家伙是有多精啊!

    他赶紧把小黑熊抱回去,严肃着脸训了一番:“小灰没有手,所以只能用绳拴着,你有熊掌,可以直接推木把,知道不?”

    不知道小黑熊是没听懂还是不想听,还要往小灰那边跑。

    小川指着石磨,假装生气地说:“你要玩的话就只能这样,不然就别玩了。”说完又像刚刚一样把它的爪子搭在了把手上。

    小黑熊似乎是看到小川生气了,害怕地缩了缩脖子,这才老老实实地推了起来。

    “哎哟,还真会推呢!”

    “可不么,真新鲜,不成,我得把我们当家的叫过来,让他也瞅瞅,熊瞎子推磨,头一回啊!”

    “那我也去叫我家大娃!”

    “我也去,反正这家伙听话,不咬人,也不用避着孩子。”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眨眼间就散了。

    小川连阻止都来不及,只得暗自祈祷,希望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熊孩子的新鲜劲儿还没过。

    就这个走神儿的工夫,小家伙又停下来了,两只黑黑的小眼睛可怜兮兮地看着他。

    “怎么了?”小川配合地问道。

    小黑熊还是在看他。

    小川顺着它的视线看到自己身上,这才注意到小黑熊看得不是他,而是他手里的南瓜丝。

    原来,小黑熊精明地注意到,小灰的磨盘里有黄黄的甜甜的东西,它的却没有。

    “行行行,给你放,好吧?”小川认命地把大半簸箕南瓜丝撒到磨盘上,然后就跑到树荫下画圈圈去了。

    他从来没像现在这样佩服过江逸。

    人家把熊当孩子养,还真就养出来个猴精猴精的熊孩子。小川敢打赌,能有这本事的,除了江逸,保管没有第二个人!

    第134章 袁绣娘

    京城繁华,可这住宅也分三六九等。

    宗亲府邸自是不必说,肯定是占了最好的地段,哪怕单有爵位没有实权,也必得作出一番气派。

    此外就是六部的权贵,别管是皇帝赐下的还是自己置办的,都是各有千秋。

    还有些身在六部、官职不低却只能住在小门小户、雇着丫环仆从三两只的,不用说,必定是没有背景又不得宠的。

    礼部侍郎袁铭铖就属于这一类。

    好在,他膝下只有一个独女,就算有再大的家业也无人继承。况且他半生清廉,志不在此,如今这样反而踏实。

    袁府很少来客人,更别说加急的书信。

    今天却不一样,袁府的老管家手里拿着一封仿佛还飘着墨香的书信,穿过前庭,走过抄手游廊,路过花厅,一路疾行,最后停在了袁铭铖的书房外。

    “老爷,有一封蔚州来的书信,是驿站的使官亲自送来的。”老管家站在门外,躬身说道。

    门应声而开,露出一张清俊却不失严肃的中年人的脸。

    “蔚州?”

    袁铭铖将信将疑地把信打开,先往落款的地方看去,只见上面用周正俊逸的笔迹写着:“世愚弟苏氏白生再拜稽首。”

    袁铭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激动地说:“竟是苏家四郎!”

    老管家随即问道:“莫非是先前那位御前红人、老爷的好友苏大人的幼弟?”

    袁铭铖点点头,快速地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心情有些复杂。

    苏家后人现今过得安稳,他感到很欣慰。可是,对于苏白生信上提到的那件事,袁铭铖多少有些犹豫。

    他就这样站在门前深思了许久,老管家也耐心地等在一旁,并不打扰。

    半晌,袁铭铖终于开口问道:“王伯,你可知夫人现下在何处?”

    老管家连忙答道:“我来时遇见夫人在凉亭喝茶,想来这会儿应该还在。”

    袁铭铖嗯了一声,反身把门关上,拿着信往凉亭走去。

    ******

    袁夫人看完书信后,下意识的就是反对,“不行,女儿才跟着咱们过了几年好日子?怎么能嫁到那乡野之地?”

    袁铭铖想要揽住她的肩膀,却被袁夫人拉着脸躲开。他只得凑得近了些,好声好气地说:“议亲之时苏家锋芒正盛,我却郁郁不得志,当年人家不嫌弃咱们,肯以嫡子婚配,时值今日,咱们自然也不能背信弃义。”

    袁夫人渐渐红了眼圈,垂着头说:“你知道我不是嫌贫爱富之人,不然当年也不会嫁给你。我只是心疼女儿,咱们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我怎么忍心让她嫁去那么远的地方?听说北边寒冷异常,民风彪悍,两河之地更是连年的水旱灾害,百姓十分

    分卷阅读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