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枣儿沟发家记 作者:南侠小展

    分卷阅读157

    是,等到亲口吃到江逸做的菜后,这点不赞同立马烟消云散,直叹江池宴有福气。

    江逸扒在门边上,听到贺长德的称赞以及他家老爹的客套,开心地比了个“v”。

    饭后,江池宴和苏白生陪着贺长德去新院落的凉亭里落坐,边消食边说着闲话。

    江逸他们把桌子搬到枣树荫下,热热闹闹地开始吃饭。

    凉亭中,江池宴说着乡间野趣,闲适的生活。

    贺长德在羡慕的同时,也不由惋惜,“当年春闱放榜,江兄高居榜首,我是二甲最末。如今物是人非,小弟忝为一方知州,江兄却囿于这乡野之地,实在是可惜啊!”

    江池宴放下茶盏,责备道:“就因为这个,即使我在信里再三嘱咐,你还是把这件事上报给了今上,对吗?”

    贺长德神情有些愧疚,却依旧坚持己见:“江兄虽嘱咐了,可我却没答应。你该知我,如此大功我岂会冒领?”

    江池宴也一字一顿地说:“你也该知我,我和小生能走到今天着实不易,小生经历此等变故,实在不想再参与朝堂争斗。”

    贺长德看了一眼苏白生,面色沉痛地说:“因为儿女情长,江兄当真要舍去天下百姓?”

    江池宴皱了皱眉,低声道:“贺兄慎言!天下百姓何时属于过我?”

    贺长德面色一凌,连忙住了嘴。半晌,他反应过来之后,还是有些不甘地说:“江兄果然好巧思,竟让你这样蒙混过去。”

    江池宴笑笑,拉住苏白生的手,说:“我本就出身寒微,朝堂于我并无大益,我只要眼前一人足已。”

    贺长德眉头一皱,还要说什么,却被一声脆响打断。

    苏白生看了眼摔在地上的茶杯,脸色淡然地说:“不好意思,手滑了。”

    贺长德的脸色红红白白的,很是好看。

    江池宴毫不避讳地把苏白生往身边揽了揽,忍着笑,缓和了语气,说道:“贺兄,你我好不容易才能见上一面,难道要这样不欢而散吗?”

    贺长德长出一口气,烦躁地挥挥手,“罢了罢了,我说不过你,你向来如此,我早该知道的。”

    江池宴笑笑,“那就好好喝茶吧!小逸,给你贺伯父换上一壶龙井,消消火气。”

    “你呀——哎!”贺长德拍了下大理石桌面,叹道,“倒叫小辈们看了笑话。”

    江逸端着茶水小跑着过来,脆生生地说:“什么笑话?我们都没看见,刚刚我们吃饭呢!”

    贺长德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感慨地说:“小逸,听说这次防制蝗灾的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你爹写信告诉了我,我又上报给知府大人,你可知道,你这一个点子挽回了多大损失、救活了多少百姓?”

    江逸赶紧摇摇头,说:“贺伯伯,这个主意可不是我想的,是云舒最先提出来的,然后是小爹完善了一下。”

    江池宴解释道:“云舒是小生二哥家的孩子。”

    贺长德愣了一下,随即哀叹道:“想当年,苏家二郎令京城多少读书人难以望其项背,也是可惜了!”

    江池宴握住苏白生的手,温声道:“好在,后继有人。”

    贺长德笑笑,“江兄说得对,这以后啊就是他们的天下了。小逸,伯伯代蔚州的百姓谢谢你们啊!”贺长德说着,竟站了起来,郑重地倒了一杯茶,递到江逸手上。

    江逸顿时就慌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眼睛瞅着江池宴求救。

    江池宴严肃地说:“这功劳也不算你冒领,小逸,你就接下吧!但是你要记得,你贺伯父是为了蔚州百姓才敬你这杯茶,这是你贺伯父身为父母官的胸怀,也是你的福气。”

    江逸应了一声,躬着身子双手接过,乐滋滋地说道:“这茶我可不敢独吞,我得拿着去跟云舒分分。”

    贺长德不由地笑了,亲昵地说:“这小子,真是机灵!”

    江逸小心地端着茶跑回了旧院,双手捧着送到了云舒面前,调侃道:“你可得细细品啊,整个蔚州百姓的感激之情全在里面了。”

    云舒知道他是在开玩笑,含着笑喝了一口,然后又重新送回他手中,道:“给你留了一口,错过了可惜。”

    “真义气!”江逸拿着架势喝了,心里却是感慨万千。

    没想到江池宴对他们的小打小闹竟是付出了如此大的信任,又赶上贺长德和大同知府都是心系百姓敢于尝试之人,这才成就了这份功德。

    试想一下,在整个环节中,哪怕有一方选择谨慎行事、明哲保身,这事都不能成,受苦的也只会是万千百姓。

    第105章 去北平

    圣旨来时动静不小,当时江家门外围了一圈人。要不是门口有人高马大的侍卫守着,想必村民们都会跑到院子里看热闹。

    仿佛在这一刻大伙才想起来,江大的儿子江池宴以前可是在京城里做大官的,整个蔚州城多少年才出了这么一个状元。

    好在,大伙的态度并没有什么变化,田间地头碰上了,依旧是笑容灿烂地打招呼;孩子们出去玩一圈,回来时衣兜还是鼓鼓的。

    想当初村民们跟里正在一个桌上吃顿饭,都能激动地吹上大半个月,此时天天跟两个昔日的大官抬头不见低头见,反而淡定了。

    不管怎样,村民们这样的态度倒是让江家人松了口气,同时又有种说不出的安慰。

    这里是枣儿沟,不是尔虞我诈的朝堂,不是见风使舵的官场,不会因为你风光一时就门庭若市,也不会因为你失了圣心就门可罗雀。

    这才是家。

    前边建文帝刚刚大张旗鼓地下了赏赐,紧跟着燕王世子的书信就到了,当然也少不了厚礼。

    与建文帝不同的是,朱高炽是以私交的名义请苏云起和江逸到北平一聚。

    表面说是“邀请”,然而,是个人都知道,这样的邀请不容拒绝。

    说起来朱高炽也会挑时间,此时枣树刚刚开花,山上不忙,田里又有村民帮衬,江逸正无事可干。

    这时候去北平一趟,来回赶路再加上逗留的时间,差不多一个来月,回来时恰好赶上结枣子。那时候江逸要看着打枝、除虫,肯定会忙得不可开交。

    所以,这一趟全当是出门散心了——大北平啊,未来的首都,来了整整一年他还真没去过。这样一想,江逸还真挺期待。

    苏云起和两位长辈们商量过后,决定六月初九出发。所谓“三六九,往外走”,也算是个应景的日子。

    眼瞅着没几天了,该准备的都得准备下。

    苏云起新打了几张毛色鲜亮的狐狸皮,小川加班加点地硝好了,江逸又把连日来攒下的那些个头大形状好的鸭蛋挑着腌了一罐,算是给朱高炽的见面礼。

    还有几样江春草缝制的小布偶,是专门为朱瞻基准备的,花样

    分卷阅读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