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绿萼落得几瓣秋 作者:偷眼霜禽

    分卷阅读22

    久画成,南轩看那画,山水淡墨,虽是描绘雷霆急雨,却含着一股夏日的轻暖之气。苏清雪微笑道:“这要题些什么字才好?”想了一想,提起笔来,在角上写了“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十个簪花小字。

    三,闲弄经纶(四) 几人真是经纶手

    夜极深了,偌大的后堂上只点了一对蜡烛,烛影深重,在风中颤颤的摇动,满地暗影有如深水。虽是盛夏,这堂中却透出一股阴寒之气。谢秋重坐在中间的椅上,轻轻拍了拍座椅扶手,缓缓道:“看不出他年纪不大,心思却细致狠决。也是阿纨嫩了些,听了我的话,却对陈氏好得过分。”

    郑蓝田点了点头,道:“陛下早就存了除去太尉大人之心,如今大人已没第二条路可走了。”谢秋重微叹一声,道:“宫里出了这事,皇帝就算将我谢氏一门全都剐了,那也是名正言顺了。北军在宫中,变数太大;京畿军又太远。如今之计,也只好如三年前一般的作法。让皇帝记起来握着兵权的是谢家人,他便不敢对我下手。”

    郑蓝田低头思量一会儿,道:“今日的情势,不比三年之前。听说谢小将军虽只是司律中郎将,但在军中号令诸将、操持军务,实与大将军无异,必是心思缜密之人,他若权衡利弊,不愿助太尉成事,那该如何是好?”谢秋重沉吟道:“情不同而理同。他越是细致,便越该知道,皇帝若处置了我,对他父子只是有害无益。三年前是这样,三年之后,仍然是这样。”郑蓝田欠身道:“是。”两人一时无话,都是似有所待的盯着脚下的暗青云砖。一阵夜风出来,吹得烛焰映在墙上黑魆魆的连摇了几摇。

    不多时,忽有一名家仆来报,说是谢将军已请到了,正在外堂候着。谢秋重沉声道:“请他进来。”郑蓝田立起身来躬身一揖,道:“学生暂且回避。”谢秋重点头。郑蓝田自转到那古松白石流水屏风后面去了。

    郑蓝田刚躲了出去,谢百同便进了后堂来,躬身行了一礼,道:“末将见过太尉大人。”谢秋重脸上的深沉神色已收了起来,微笑道:“贤侄何必多礼,请坐。”谢百同告了个罪,便在下首的椅上坐了,道:“大人深夜唤末将前来,不知有何见教?”谢秋重听他一口正经八百的官话,微皱了皱眉,呷了一口茶,道:“近来宫中的事,贤侄该知道了罢。”

    谢百同应道:“略有耳闻。大人不必为此忧心,陛下是圣明之君,定不会为宫闱之事无辜大臣。”谢秋重轻扣了几下杯壁,缓缓道:“贤侄有所不知,今日陛下看待老夫,已是到了眼中钉肉中刺不得不除的地步了。”

    谢百同心中瞿然一惊,已明白了谢秋重的意思,不由坐直了身子:自己早想到他写信给父亲要自己回京、又将自己留了这许多时候,必有大事要向自己交待,只万万想不到会是这等天大的计算谋划!

    一霎之间,忽又明白了苏清雪在猎场外拦下自己的深意——那是盼自己莫要搅进这趟浑水里。谢秋重冒犯天威裁了南军,自己来通报消息,偏偏也是谢姓之人,在南轩看来,这已是同示威无异了。日后追究起来,自然必将自己视作谢氏同党!

    谢百同心思一转,当下便道:“这次末将回京述职,不过带了二十名亲兵,能成得了什么事。况且末将常年在外,宫中人员境况,一概不知。太尉从前在北军中使出许多兵将来,哪一个也比末将当得起重任。大人抬爱,末将愧不敢受。这便告辞了。”便要起身。谢秋重也不阻拦,只淡淡道:“贤侄可知,以你父亲同苏虹十几年的交好,为何仍会做下狠心绝情的事来?”

    谢百同听了这话,反倒坐下了,淡然道:“我自然知道的。末将见过那封信,原话虽记不分明,大致意思还是记得的。大人那时言道,但有苏虹在,陛下必不肯容谢家一人;苏虹不死,便死谢氏满门。拜大人此信所赐,家父如今几近生不如死,末将再愚昧无知,一般的错却是决不肯再犯的。况且如今的情势,陛下也未必想要我父子的性命。”

    谢秋重爽然一笑,道:“既然贤侄话赶话的说到这里,老夫也不妨把话说开。贤侄不肯助我,半是不愿冒此弑君谋逆的奇险;半是对那苏家的遗子存了回护之心,担忧老夫作践于他,赶尽杀绝。老夫说得可对?”谢百同也不掩饰,径自点了点头。谢秋重微微眯起眼来,道:“你可知道,如今之势,陛下厌恨老夫已久那是不用说了,对贤侄父子,也不如从前一般倚赖;你我若倒了,那苏清雪也一样没好下场。”

    谢百同道:“如今秋庭内乱,占了上风的小皇子素来好和不好战,大人的前半句话末将信服,但纵是末将有甚冷遇,却是国家之福。说苏侯爷没好下场,却是无理之言。”谢秋重淡淡道:“贤侄觉着陛下对苏清雪宠极爱极,却又为什么将他一人抛在竞州三年?”谢百同想也不想的答道:“他身为人子,回乡为双亲守孝自是该当。当日遣送之事,不是大人亲自经办的么?”谢秋重淡淡一笑,道:“我同陛下之间,从来好比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他但凡说一句留下,我又何苦为了这种小事同他过不去。说到孝道,自古便有先例,为防煞气冲撞天子,帝王身边之人只可戴孝三月,那又何必回乡三年。”谢百同微有迟疑,道:“既然如此,陛下又为何召他回来。”

    谢秋重哈哈大笑,道:“贤侄果然不懂这帝王心术的玄虚!贤侄可记得陛下在战事最烈之时废了太子妃,这一步棋得罪了魏源,却卖了苏虹一个大大的人情——却没想到苏虹死在了鸡鹿塞!他押错了宝,自然痛悔不已,便将苏清雪远远的撵了开去,免得见了便想起此事烦心。如今要苏清雪回来,也一样为了‘权位’二字。陛下早想除了老夫,老夫手中抓着钱粮吏选,兵权却只有一小半,他自不顾忌我,却不能不顾忌贤侄父子,贤侄父子又不能不顾念着苏虹的儿子。你日后可去问问陛下,他哪里认得‘苏清雪’三字是怎样写的,他只看得见‘苏大将军’罢了!贤侄若不信,便擦亮了眼睛袖手旁观,日后那苏清雪若得了个流徙岭南更轻的处置,贤侄只管抓破了我这张老脸去——只怕贤侄那时也是不得自由了。”

    谢百同听他所言,似是满篇道理,又似是荒谬绝伦,一时不觉心乱。谢秋重毫不知味的饮了口冷茶,微笑续道:“况且南轩无德无才,只是靠着坑害了老夫的亲妹与辕儿才得继承大位,此事贤侄也该听说了些。如今只有将玦儿扶上皇位才是正统,贤侄是大将之材,秉了天地秋肃正气,难道不该为天下黎民百姓一申正义、免受乱主戕害?”

    谢百同听他字字句句侃侃而谈,于国于君于亲于友于己,竟是只有答允的道理,没有推脱的借口。他思量半晌,忽地

    分卷阅读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