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4

      庶子卿相 作者:凤九幽

    分卷阅读724

    陶兄为在下力证清白。”

    众围观大臣没忍住,笑出了声。

    陶应青一张脸通红通红,不知道是臊的,还是被噎的,但冲动之下,勇气丁点没少,指着崔俣鼻子继续耍无赖:“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你不必负责任么?你的道义呢,你的风骨呢,你的君子之气呢!”

    崔俣继续轻笑:“陶兄上来就在下骂衣冠禽兽不知廉耻,在下还以为,在陶兄心里,在下没有这些品质呢。”

    众人又是一阵憋不住的“噗噗”笑声。

    半仙太坏了,太会堵人了!

    “你猥亵幼女在前,未得手一直心心念念,如今见我堂妹长成,颇有姿色,就以当年之事威逼,我堂妹不允,你就暗中安排,让人光天化日抖出此事,羞辱我堂妹,使其名声全无,生活无望,不得不自残以保家族颜面,崔俣,你敢说你没错!”

    陶应青越说声音越大,越说底气越足,仿佛他家人确是无辜,被崔俣欺负的活不下去了,演技附身,深入角色,凛凛然一身正气,把他自己都感动了!

    崔俣回了声大大的嘲讽。

    “所以你家的人全是金子,比世间万事万物都金贵,只有你们污蔑别人的,别人不能回嘴,不能讨公道说自己清白无辜,只能认栽,否则就是错?”

    他顿了一顿,往前一步,紧紧盯着陶应青,目露锋芒:“还是那句话,证据呢?”

    “你说在下猥亵幼女,不停痴缠,何样时间,何样地点,可有人证,可有物证?不要说类似之事都会避着人,没人发现,你陶家是八小世家之一,不缺银钱世仆,家中嫡女,便是入官房,身边也必有丫鬟婆子伺候!你可敢请她们出来同在下对质!”

    陶应青一口血差点喷出来,这崔俣也忒能较真了!

    崔俣又往前欺了一步,目光逼视,气势冽冽:“坊间指你堂妹尚未出阁,便与人通奸之事,却是铁证如山,陶兄若愿意,在下可请你街坊邻居,那戏子所在草台班子,甚至曾给你堂妹打过胎的王姑子上殿为证!”

    他往前一步,陶应青就被逼的退后一步,一步一步,气势就弱了下来。

    陶应青两手颤抖,哪敢应这话?他堂妹就是因为做下这些脏事,又不能为家族谋利,才被家里处置了的!

    “陶兄言令堂妹因在下而死,此罪,在下不敢领。”

    崔俣又言:“她自杀谢罪,是因为她做错了事,无法挽回,无法继续生存。”正如贵妃娘娘所言,他颇有深意的看了眼田贵妃,“人无完人,是人都有缺点,都会做错事,长辈家人是干什么用的?是保护年轻小辈,教他们道理,处事的规矩。令堂妹犯错,尔等家人不教导,不安抚,不处理,反倒嚷嚷出来——”

    “在下倒想问问你陶家,什么东西,比你家人的性命名声更重要,让你们不顾脸面这般闹,还是你全家都是蠢的,遇到这种事不知道怎么处理?”

    “令堂妹一事会闹这么大,全因你家族放纵不理,任舆论高涨,逼的她活不下去!你陶家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陶家而死,陶应青,这帐你怎么不算!”

    “事到如今,族里失去一条鲜活生命,尔等不愧疚,不弥补,不好好办丧,反倒闹至殿前纠缠,你陶家图什么呢?就图这会儿骂在下一顿?为此,不惜早早准备下一条性命?”

    说到最后,崔俣目光一冷,“若如此,真是令人心寒。”

    殿内齐齐一静。

    崔俣说的很对。会出现这样丑事,是家族教导不利,可事已发生,无法挽回,就该好好处理,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给小辈安排一个好一点的将来。小辈品行再差,身上也流着自家的血,如何能随便弄死?

    这陶家,受人蛊惑,应是为了巨利,放弃了陶惜惜,并且踩着她的尸体,想要家族更进一步。

    那陶惜再如何不堪,也是金尊玉贵,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他们怎么忍心?

    众人看向陶应青的目光透着鄙夷。

    陶应青本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

    田贵妃要用人,看上他们,他们想往前一步,只要顶着风险拼一拼,助田贵妃压下太子,越郡王即位,他们整个家族就有了希望。一时品德不端,被瞧不起没什么,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洗白,而且在这世上,权利和金钱就是绝对压制,只要他们家族站到顶端,谁敢瞧不起?

    拼一把,可能会有锦绣前程,不拼,田贵妃捏着他们的喉咙,现在就能搞死他们?怎么选,是人都知道。

    可如今,金銮殿上,顶着这么多鄙夷目光,陶应青有些受不了。

    他家是小世家之一,但族中无人才已久,他资质一般,自小到大没得过什么赞誉,但这样赤裸裸的鄙视,也从未受到过!他陶应再怎么着,也是个有底限的君子!

    可事已至此,他有什么办法……

    陶应青只得红着眼,厉声叱道:“还不是因为你是太子的人!太子招揽我陶家,我陶家不愿意,挡了路,活该被你收拾!活该被太子威胁,任妹妹死的那么惨,不敢有任何动作!”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崔俣是太子的人?

    真的……还是假的?

    众人眼瞳睁大,一时间精神百倍,心中快速思虑。

    崔俣唇角勾出一抹冷笑。

    无理取闹过后,终于图穷匕见了么!

    见崔俣没立时回话,陶应青气焰更嚣张:“太子十数年不见世人,避居长安皇慈寺,如何突然还都洛阳,一路顺风顺水,立功劳,得民心,是因为资质,才干,还是运气?太子要早有这些玩意儿,怎么会被埋没,被弃于皇慈寺,到世人只知越王,不知太子的境地?还不是因为你!”

    “因为你崔俣,奸狡成性,腹怀机诡,用巨大的背后探查网襄助,营造出半仙形象,一路推着太子上位!”

    “每一次,太子大放异彩,都有你崔俣身影!太子初回洛阳,主理刑部彭传义一案,你在;王家秋宴一事,你在;抬棺英亲王迎王家姑奶奶,你在;甚至年初秀女大闹之时,你也在!”

    “一步一步,太子顺着你的谋划,跟着你的引领,走到了现在!崔俣,你敢说不是!”

    陶应青这连声质问,几乎是掷地有声,砸在地上滚起层层烟尘。

    众人顺着一想,好像……真的是。

    虽然明面上瞧不出崔俣与太子有任何关联,但真的,每一次,太子立功的关键时刻,崔俣都在。一次是巧合,两次三次次次都有,怕不是巧合那般简单了。

    就连太康帝,看向崔俣的眼神都带上了点点疑色。

    “哈哈哈哈——”崔俣直接大笑出声,笑完,冲周围拱了拱手,“对不住,实在是太好笑了,没忍住。”

    他修眉高高扬起:“你说太子想招揽你陶家?”

    分卷阅读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