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3

      庶子卿相 作者:凤九幽

    分卷阅读313

    内主意落定,想着以后要弥补贵妃母子更多才好。

    至于这决定……便就这么下了!

    崔俣所料果然不错,莫说五日,三日都不到,就有了结果!

    早朝之时,朝臣们又一次为彭传义案,迎太子回宫之事打嘴架,越王主动出列,跪请太康帝下旨召太子回宫!

    太康帝也不知是不是气糊涂了,朝还没散,就亲笔写旨,加盖玉玺,召太子回宫!

    作者有话要说:  小老虎:没什么是虎大王咬一口解决不了的。哼!╭(╯^╰)╮

    太康帝:没什么是帝王龙气掌控不了的。哼!╭(╯^╰)╮

    平郡王:没什么是心机谋算得不了的。(>﹏<)

    越王&田贵妃:没什么是帝宠美色搞不到的。&lt( ̄▽ ̄)&gt

    俣美人:没什么是呼悠不瘸的。&lt(^-^)&gt

    熊太子:没什么……比好看兔子更吸引孤!▼_▼

    众人:乱队形者死!( ‵o′)凸

    第133章 你该走了

    越王亲请, 太康帝点头, 当着众朝臣的面, 发话要召太子回宫——还当堂写了圣旨,加盖玉玺。

    此事,便再无可更改。

    不消多久, 太子便能还朝了!

    众朝臣面面相觑,目瞪口张, 看着天家两父子的神情仿佛吃了屎。

    说好的皇上厌弃太子,越王提防欲杀太子呢!

    皇上不是一直想废太子, 扶持自己喜欢的儿子上位,心思已存十数年, 因一直没有合适理由才忍着没发作,恨不得把太子压到天边,父子永不相见么?

    越王不是一直对太子位虎视眈眈,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奋斗,传言暗里还曾请死士前去刺杀, 恨不得这弟弟立时死了给他让位置,怎会愿意将太子请回宫, 日日低头不见抬头见?

    这二位是吃错什么东西了么!

    殿上大部分朝臣嘴架打的厉害,也敢随大流提太子回宫之请,但这并非就是他们真正意愿,也并非看不出上位者想法,他们打这个嘴架,只是为了争个胜负, 显出自己,不是真就想请太子回宫。

    可这二位突然表发意见,说要召太子回宫,还十分欢迎……难道他们之前都看错了?

    这天家还是有父子情的,是他们眼睛被眼屎糊了?

    ……怎么可能!

    那现在这形势,说明了什么?是龙椅上这位心思换了,还是……那太子的本事?

    众臣心思急转,无奈接受到的信息有限,一时半刻没个结论,只得做最谨慎状,束手垂头,静默无言。

    殿前无声。

    从方才吵吵闹闹像菜市场,到现在仿若无人落针可闻,气氛转变的不是一丁点。

    太康帝摩挲着龙椅上的头龙雕纹,心内十分满意。

    这天下,是他的,这朝堂,也是他的,他身具龙气,国运昌隆,想如何便如何,谁敢二话!

    他的确不喜欢太子,也一直苦思用什么理由罢免太子最好。杨暄这个太子同旁的朝代不一样,不但身上带着正统标签,还有宇文先帝三分血脉,甚至他这帝位,这几分血脉也出了大力。若非杨暄做出什么天理不容的逆事,这位置,是不好罢的。

    他起先眼不见心不烦,杨暄也一直乖顺,没闹事,可近几年来,这个太子总在他耳边转。当然,他仍可以干脆拒绝,就同以往数次下令一样……但这种事,什么时候是个头?

    不管误会还是凑巧,朝臣们总提这事太讨厌。不召吧,三五不时就要烦恼气愤一番;召吧,总有些不甘心,像对那宇文氏,对杨暄,对自己心中意念,甚至对朝臣屈服了一样。

    他是皇帝,所有政令决策都是他一人所下,要不要召太子,什么时候召太子,也应听他的!

    坐在高高龙椅上,下面臣子在想什么,他一清二楚。

    看到这一票人惊的惊呆的呆木的木,他心里就爽。没想到吧!以为你们那点心思把戏朕不懂,以为朕不会召太子回宫?呵,帝王心术就是这么深不可测,不可以常理论之,你们谁都猜度不到!

    视线滑过姿态谦顺,眉眼平和的平郡王,再看看恭恭敬敬,没一点傲慢自得的越王,太康帝更加满意。这俩儿子,一个本分,一个聪慧,都是好的。嗯……贵妃也是好的。

    能将天下治理的这么好,能将朝事处理的这么顺,能让群臣心服拜首,能让女人儿子视自己为天……

    崔俣说的对,朕龙气旺盛,能力不俗,是中兴之君!

    圣旨已下,想别的都是多余,朝臣们早就训练出一套合宜应对系统,眼下这个时间点,当然就是——

    “皇上英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们回过神后立刻激动下跪,好似太康帝做了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利国利民的大事……一个比一个吹捧的厉害,溢美之词不断,气氛营造的颇像那么一回事。

    太康帝心情更好了。

    越王却有些不满意。因为朝臣们注意力都被这件事拉了过来,没人再提彭传义案。他早与父皇母妃商量过,自己提不大合适……遂他朝一个自己人丢了个眼色。

    这人也无需表现太过,只待这波‘君臣相得’高潮过去,顺口提一提彭传义案,自然有人跟随。

    果然,他一提,就有人附和。

    其实就算无人附和,太康帝听到了,也不会当做没听到。他心底既早有主意,自然借此时机,再次发话:“朕想着,太子久居长安,众臣皆不熟悉,不如趁此机会表现一番……这彭传义案,便交于太子去审,众卿以为如何?”

    朝臣们自然不会有异议。

    今日朝事发展方向颇为意外,没看懂前,谁敢随便说话?有那心思深,想的远的,眸底更是精芒闪过。太子回朝一事份量颇重,现有格局许都会跟着改变……这每朝每代都会有的夺嫡大戏,许要上演了。

    不好好看一看想一想,以后的路走错了怎么办?

    很多人甚至比太康帝越王都期待,这一次太子的表现!

    “既然众卿皆不反对,那此次刑部一案,便由太子主理!责礼部即刻整理仪仗,明日前往长安,迎太子回朝!”太康帝看向礼部尚书,神情肃穆,“案情刻不容缓,接到太子后,禀明情况,立刻回都!”

    “是!”

    ……

    这次早朝,越王表现着实亮眼,主动跪请太子回宫,这兄友弟恭一项,是没的说的。散朝后,越王一派的官员几乎全围在越王身边,赞美的话不要钱似的,一声连着一声往外洒。

    越王连连拱手自谦道‘不敢不敢’,‘这都是身为长兄应该做的’……实则满面红光,十分得意。今次朝事,他大大刷了把威望名声,之后之事,他亦会收获丰富,怎么会不高兴?

    一想到

    分卷阅读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