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春末 作者:尘了

    第061章

    <!--go-->

    娘俩回来时,恰好是傍晚时分,正是张罗晚饭的时候。父子三人正在厨房里手忙脚乱的忙活着,好吧,元小丰纯粹是站在一边打酱油的,一脸迷茫的看着爹和大哥,完全不知道他俩在干什么,好高深的样子。

    “这是干什么?整的乌烟瘴气。”刘氏未进厨房,就被呛了个正着。

    春末赶紧将傻傻呆呆的弟弟抱出来。“平时的机灵劲上哪去了?烟味那么呛,还站着不动。”

    “姐。”元小丰咧嘴乐滋滋的笑,喊的特甜,尾音拖的长长的,仰着小脸看着春末。“我饿。”

    “吃糕糕。”春末拎了把椅子出来,带着弟弟坐在屋檐,喂了他两块糕点。

    厨房里,刘氏将父子俩赶了出来,手脚麻利的收拾好这乱摊子,又麻利的下了几碗面条。

    “咋就回来了?”元森乐呵呵的笑,边吃着面条边问了句。家里有个媳妇就是不一样,他家媳妇就是好。

    刘氏嚼吧嚼吧吞咽了嘴里的面条,才开口。“有个事拿不定主意,回头来问问你们父子俩。”

    元森听着,憨嘿嘿的笑了起来,心里头高兴极了,嘴上却说。“有个啥事,你拿主意就成,都一样。”

    “娘。什么事拿不定主意?”元大丰看出娘眉宇间的犹豫不决,想着这事怕有点难。

    “林大娘说,她租的院落,隔壁那户搬走了,正好空了下来,那地是个好地方,挺清净的一片,周边的人性情也不错,都是做小卖买的,有些年头了,县城里大小事也知道些。”说到这,刘氏顿了顿,瞄了一眼对面的大儿,迟疑了会,才开口。“原先那户人家,跟咱们的情况差不多,儿子考上了秀才,就举家搬到了县城,结果,好几年过去了,却一直不见有个出息,前些天放榜时,又落榜了,在县城里过不下去,只好搬回村子里。”

    元森一个大汉子,心思不如女人细腻,他想的是。“我就说,县城哪里是说搬就能搬的。你们娘几个到县城住着,我在村子里住着,又节省了日常开销,往后也是个退路。”他还是不愿意搬县城,就想着守着自家的地,一离开了这田地啊,心里头就不踏实。虽说,这种地是看着老天过日子,好歹祖祖辈辈的下来,也积了不少经验,心里还是有成算的,那做小卖买没人来,总不能大街上扯人吧,一看就知道悬。

    “娘。咱们就租了那院子吧,我听着觉的不错。”元大丰是看出了刘氏心里的顾及,但他不在乎,他相信自己。想了想,又道。“住在那院子里,正好可以时时告诫自己,若不认真读书,几年后就得落个同样的下场,这也是层动力。”

    这么一说,还真是挺有道理的。刘氏心里的顾及一下子就没了,却仍有些拿不定主意,视线落在一直没说话的女儿身上。

    春末正给弟弟喂着面条,刚刚吃了两块糕点,这会面条还吃的特急性,看来是真的饿着了,她怕弟弟噎着,就专心喂着他,没太注意桌上讲的话。

    见女儿没空搭理自己,刘氏移了视线,看向大儿。“那,那就租了那屋?”

    “嗯。也好打交道些。”如果那院落的情况,真如娘说的那般,元大丰觉的,那屋子是可以租下的。至于前屋主的情况,他还真没放心上。

    总算喂饱了弟弟,春末搁了空碗,正好听着后面的两句话,说道。“大哥,明儿一早,咱们一起进县城瞧瞧那屋,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到时候看了再说。”也只是听林大娘一嘴说词,也怕有个不周到的地方。

    元大丰想想,觉的也行,正好他闲着也没什么事。“行。把小丰一块带上。”爹一个人在家,左右也能过,再搭一个小丰就难了。

    “正吃着饭呢,这是说上哪去啊?”一个爽朗的声音凑了进来。

    春末抬头一看,笑了。“于大娘好。”她是隔壁老于头的媳妇,他们老于家,在帽儿村是出了名的团结,自家人被欺负了,二话不说全族一起上。村里能说上话的几个老人,于家就占了一位。这一大家子性情也好,就是有点自扫门前雪的味儿,村里边的事不太插手,除非真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

    以前,春末还想着,跟于家处好关系,有了这层关系,跟二奶奶他们闹翻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后来出了些事,她看清楚了,只好熄了这心思。密切关注村里的动静后,她才发现,不仅老于家是这样,全村的风气都是这么一回事,平日里看着熟稔,真到了有事的时候,尤其是自家屋里那点事儿,甭管谁对谁错,都不会站出来说话,最多就是私下讨论几句。

    听娘说,乱掺和人家家里的事儿,是要遭雷劈的。这话春末听着囧死了。那时候,有些事娘没有对她说,她心里却是清楚的,三婶子家的素枝在大户人家当大丫环,是个有出息的,周边有个村,村里有个女娃进了大户人家当丫环,十八岁才放出来,已经是老姑娘了,就算是老姑娘,人地主家还是争着抢着要,出嫁时的风光,十里八乡的说了好一段日子,都羡慕的紧,村里就传,素枝那模样那性情,往后放出来了,肯定也能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到时候帽儿村也能跟着热闹一阵了。

    当初素枝要她去当丫环时,就因这层顾及,春末不敢强硬的拒绝这事,素枝不会闹,可三婶子会闹起来,真闹起来了,全村人都会说她不懂事,在他们看来,由素枝领着进大户人家当丫环,那是件有出息的事儿,别人家巴不得有这好事,她春末倒好还不识好歹的拒绝着,闹的上不了台面。等她被村里人讨论时,想都不用想,依着朱氏和张氏那两只的性子,肯定会使劲的泼脏水,她好不容易攒的名声都得坏了,不仅如此,别人对他们家也会有些看法。等日后有了机会,可以推倒朱氏那一大家子时,就没那么方便了。

    春末想的多,做起事来就有些放不开手脚,可现在不同了,大哥中了秀才,他们家也有些份量了。乱掺和人家家里的事儿,是要遭雷劈的。这话说归说,当局面变的不一样时,这话还顶个屁用,当天摆桌席闹的那出就能看出来了,明显的不一样了,村里人也都站出来说话了,气势比往常要硬了好几分。这就是世道。

    见都吃好了,刘氏边收拾着碗筷边说。“也没说什么,就是说说到县城找房子那事,大丰过些天就得进县学读书了,我们商量着,一家子搬县城去,也好照顾大丰,再说……”说到这,她苦笑了两下。“那天,闹的那么一岔子事,再呆在村子里,也怕流言蜚语,于婶子也是知道的,人言可畏,我们还没什么,这么些年也过来了,就是怕影响到大丰,好不容易送着他读书,眼瞧着快要有出路了,折在了这半道上,真真是剐心呐。”

    咦……春末垂下头,掩去眼中的诧异。娘这话说的,这是准备把于家拉下水?

    于马氏听着刘氏的话,叹了口气,接着她的话往下说道。“这些年过的确实不容易,那朱氏越来越不像样了,也太黑心肠了点。”

    当日,朱氏闹腾着,场面一团乱,好不容易劝了和,朱氏却理直气壮的说,把家里的田地放元大丰的名下可以,不过,那条件必须要去掉。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朱氏那话明显的就表示着,往后她还会使法子来压榨元森一家子,这女人也不知道脑子是怎么长的,还以为这是当年呐,元大丰现在可是秀才了,哪容得了她得寸进尺的猖狂着。

    朱氏那话落音后,不仅在场的乡亲们怒火顿生,连村长和里长都生气了,元大丰见这情况,知道机会来了,顺势发了怒,将这些年的事情,桩桩件件的讲了出来,他们家以怨报德,往事不放在心里,还惦记着孝敬两老,谁想,朱氏不领情也就算了,还得寸进尺的闹腾着,果然是人善被人欺了,绕着这主题,元大丰一直说一直说,说到最后眼里都有了泪光。

    村长当场就出声了,以后元森一家子跟朱氏他们一家子没有关系,朱氏再拿孝道说事,就到他跟前来说,好好的说道说道。

    村里好不容易出了根好苗子,哪能容得别人来破坏!

    “这事是你们受苦了,村长都发话了,那朱氏以后也不敢闹腾,至于流言蜚语什么的,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大伙都清楚,大丰他娘你也放宽心,别想太多。这搬县城住,到底不如村里自在,里面的开销可大着呢,在村里没什么特殊的事,一两银子可以过大半年,在县城也就大半个月,你也知,我那小儿子在县城里做事,有些事自是清楚些。不过,大丰要上县学,这确定是个事,我琢磨着啊,可以让大丰住我小儿子家里,那边也宽敞,我那小儿媳你也知道的,性情好着家务活是一把好手,饭菜做的也可口,觉不会让大丰委屈了。”这是家里老爷子的意思,说是村里商量出来的决定,于马氏想着,也挺好的,她对元森一家子向来有好感,元大丰的性情她也知道,是个懂事知礼的好孩子,帮一把也没什么。

    第061章在线阅读

    <!--t;

    第061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