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

      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77

    我亦蹙眉气急,直直视他,待他开口。

    忽而,高翔夹马扬鞭,飞蹄而去。我自拍马紧随他身后。

    我二人与身后大军愈行愈远,回头一瞥,只看见朦胧的黑黑一团。

    飞奔了几里路,高翔的马儿步子渐有松缓,我始终与他并肩齐行。直至最后,两匹马儿信步而走。

    高翔转头看我,面色如常,道:“他要对付我?”

    我点头作答。

    高翔仰头深深一叹,似郁结,似感慨,缓缓道:“那就来罢。”

    我不晓得此时高翔是何心情,单单那一声叹息与那短短四个字,便可知他心中怅然。

    至于他为何要怅然,是太子建斌欲要与他一搏,有你无我,还是其他,我猜不透。

    回想起来,高翔似乎从来不曾为难过建斌,甚至还替他铲除了赵无禄,也算是暗助他登上太子之位的功臣。即便是我苦苦相劝,他亦不改初衷。

    我猜想,在他心中,是希冀建斌将来做皇帝的,故而直言拒绝我扶持建彦。

    太子在政绩上确有独到建树,当日在府邸看的那些奏折批复,已可窥见一般。只可惜,贪欲太盛,执念太深,根本容不下高翔,欲将其铲除。

    “江山万年立,红颜一世间,可惜了。”高翔犹自摇头苦叹道。

    想来他也是看出,建斌的种种举动,并非是为了坐拥江山,而是为了得到我。

    听了这话,我终于明白,高翔当初为何执意要暗助建斌。他希望日后建斌能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如他的父亲一般,以江山社稷为己任。即便是自己横遭排挤,郁郁不得志,亦无怨无悔地为国家守卫边疆,抵御外敌。

    可如今,建斌做皇帝的目的,只是为了我,而不是这大好河山,足是令他叹惋。

    我问他今后该如何抉择,是扶持建彦,还是怎样。

    高翔踌躇许久,道:“有我在的一日,任何人都休想动你。其余的,你不必担忧,我自有主张。”

    骤然,两行热泪自我双颊滚落下来,周围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可独独他那张风姿绰约的脸,却是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了。

    我不晓得他是何时倾心于我的,可这话里头饱含了他对我的情,对我的爱。

    高翔,你这个笨呆瓜,怎就和王卫忠一样的愚笨,十足的朽木一棵。

    开口对我倾诉你对我的情,有这般难吗?

    他只短短几句话,却将我心中的忧虑全然散尽。

    他是言出必行的大丈夫,从不轻易许诺于人,也从不曾食言于我。

    他是看尽官场百态,世态炎凉的遁世高人,莫说是太子,就连皇上都拿他没辙。

    他是顶天立地的真汉子,战场杀敌从不手软,凡是心念不纯之人,皆是他的刀下亡魂。

    我相信,他定会给我一片蔚蓝天空。我亦要为他献上红尘一曲。

    人心深似海,粟米永难填;若要平沧海,山石俱倾覆。碧空洁无暇,风过暖人间;红尘两袖挥,生死不相离。

    ☆、第四十七章

    我等一行百人,快马加鞭,一路颠簸,只十数日便入了武威境地。遥望云间姑臧,青烟四起,浓尘滚滚,杀喊声隐隐在耳。

    高翔收缰拢手眺望远方,抬手一挥,身后铿锵马蹄声戛然而止,立时鸦雀无声,默然等待号令。

    我回首望去,且见谨佩掀开帷幔探出半个头来,面有惊色。

    莫说是她,连我都从未亲赴过沙场,若不是皇城是非,高翔又怎会甘冒大险,带我入这白骨填池的疆场上来。

    远处的青烟袅袅升起,化作一团黑云,天际黯淡无光,沙土扬卷起的尘烟,将姑臧城蒙上了一层暗影,昔日光华尽失。

    三年前的盛世繁华,如今只剩那形若盘龙的城廓,好似灿星陨落般的凋零孤寂。

    我不由心中感伤,不知史可信如今怎样,城中百姓又是否安好?

    高翔招呼王卫忠与严守义上前,命道:“从烽火燃起之处看,应是外城的当阳门,外城应已被匈奴攻破。此刻或是在北城鏖战。速速加紧行军,日落之前必要赶赴姑臧城内。”

    王卫忠与严守义抱拳齐喝道:“末将领命。”

    我一行人马遂向北飞驰而去。

    姑臧城愈趋愈近,百姓四散往南奔走,延绵数十里。随行卫兵执戟护行,井然有序。

    百姓见了我等,俱下跪叩首,哀求道:“求大将军尽早杀退敌寇,好让我等早日归故。”

    一时间,哀嚎遍野,声泪俱下,看得我泪眼模糊,鼻下心酸。

    高翔拉过一个随行卫兵,打探城中形势。

    那卫兵回禀说,乌拉斯台在半月前亲帅五十万匈奴铁骑来犯,护军将军史可信领兵力敌。无奈匈奴气盛,我军自西戎一役耗损巨大,兵粮少缺,伤病满营。昨日已血染护城河,外城沦陷,现下正与匈奴对峙于北城,死守安昌门。史可信令城中百姓往南暂作迁徙,以防不测。

    我在姑臧一年,对其地形也有所熟悉。姑臧七星连城,城形似龙,又有“卧龙城”之别名。外城龙首已破,安昌门是为北城与内城咽喉赛道,犹如龙喉。一旦龙喉被扼,神龙无威,俱力不往,形同死蛇,再无反转之机。

    倘若安昌门破,内城地形拥挤,城墙势低,再难挡住敌寇如潮攻势。

    败——是早晚的事。

    高翔面色严峻,红眼布丝,神情凝重,转头道:“你等且与城中百姓一道在武威南郊暂避。”

    我提辔猛然一收。马儿立时前蹄空腾,仰天怒嘶。

    我道:“妾身愿随大将军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从如今的态势来看,姑臧告危,即便是高翔也无十全把握力王狂澜。我既心意相投,此时不言,更待何时。

    若高翔真要身葬在这千里姑臧,我自当舍命相随。

    今日在兵士,百姓面前道出这等羞话,我亦肝胆不惧,气面不羞。

    不知何时,紫姹与谨佩也从后面车舆中走出,来到我身前,齐齐下跪,道:“奴婢愿追随王妃左右。”

    紫姹懂些功夫,若是有危险,有她在我身边,也好有个照应。可谨佩手无缚鸡之力,自保且都堪忧,在我身边多有不便。

    我命二人道:“紫姹随我入城,谨佩与众卫兵一道安置流民,武威南郊候我命令。”

    二人领命,道:“是,奴婢悉听王妃差遣。”

    我言语果决,神色凛然,不容高翔劝退我半句。

    高翔垂头低叹一声:“路上且要小心,万不可离我半分。”

    我点头道是。

    正欲扬辔而去,玉莺驭马来到身前,道:“奴婢愿与王妃同去。”

    玉莺已嫁了王卫忠,此行一直伴其左右,路上我也不曾见过她。忧心之事繁多,竟一时将她给忘了,未承想到她也列在其中。

    我道:

    分卷阅读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