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锦归行 作者:春夏不复

    分卷阅读54

    宗正与少府西门菜市被斩之事,正要狠狠责备她。

    不想谨佩在旁盈盈道:“夫人,快去看看罢,皇榜都贴出来了,侯爷要回来了。”

    高翔要回来了?

    我急忙穿履推开她二人朝外头跑去,一路小跑到皇宫门前,人头孱动,喧闹声天,个个都在阔声高论高翔的英勇战绩。

    我奋力拨开人群,凑到皇榜近前。

    高翔果真在十日前亲率大军,以雷霆横扫之势将朐衍尽数歼灭,还擒获了朐衍首领。

    自此西戎八国咸服,高翔仅用了不到三载,便威震西北,将我朝疆域再拓了二分之一,如今正在加固边防城墙,以防匈奴来犯,不日返京。

    再说这匈奴,原本是北狄其中的赤狄一部,其单于乌拉斯台,年少力强,野心勃勃,于三年前便开始对北狄各部发动袭击,其势力日渐扩大,已于去岁统一北狄各部,改称匈奴。

    如此推算,高翔定能在池塘花开之前赶赴京都。

    我只需在坚持两月,便可等得他归来。

    我相信以他的才智,定能扳倒这江河日下的太子一党。而我,也绝不会同意他扶持二殿下。

    建彦。

    对,还有建彦。

    他也是皇子,他身上同样淌着皇家的血脉。

    若有高翔站在建彦这边,或许能助他登上太子之位。

    不论建彦心中如何感想,已经不重要了。

    如不这样做,待将来二殿下地位稳固,我等都要因此丢了性命。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就将建彦付上皇位。

    建彦虽志不在此,可眼下别无他法。

    至少他宅心仁厚,好过二殿下太多。日后他若做了皇帝,有高翔的辅佐,想来也会是个太平盛世。

    一想到于此,心中阴霾顿散。

    如今,我要做的就是好好保住自己这条性命,撑到高翔凯旋归来之日。

    剩下的,想必高翔心中必有权衡。

    建彦,我虽不愿你也卷入这场太子的党争之中,可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了。

    若是你无意于皇位,待将来建瑞成年,禅让于他,也未尝不可。

    可是在此之前,我唯有这样做才能保全你的性命。

    不论你是何身份,我都将一直在你身边,陪你,助你。

    高翔不日回京的消息传得京都沸沸扬扬,眼下市井的谈资,十之八九都是与高翔有关。

    而府邸亦不例外,玉莺也好,谨佩也好,还是府中的杂役,个个喜形于色,精神抖擞,连干活都比之前卖力了许多。

    然而,令我惊讶的是,自那日后,宫中平静得异常,听不到半点风声。

    二殿下之后再未踏足过府邸,皇后更是未曾召见过我。

    我亦不敢去宫中向姐姐,或是建彦打探消息,生怕牵连到他们。

    风平浪静之下,令我心中更加地不安,每日都睡不安稳,高翔赠我的那柄匕首从未离过身,整日一惊一乍的,屋子外头一有动静就伸头去望。

    随着六月的临近,我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一边盼着高翔的归来,一边又生怕宫中派人传我入宫,同时还急于想知道目前宫中形势。

    心情矛盾得连我自己都不知该怎么办。

    “夫人,最近可是寝得不好,怎掉这许多头发?”玉莺为我篦头时,在我身后道。

    从镜中看着缠绕在篦子上的团团乌发,更是心乱如麻,勉强自嘲道:“许是盼侯爷盼得太久了罢。”

    “夫人与侯爷真是郎才女貌,玉莺好生羡慕夫人。”

    玉莺不知我心中感想,更不知我与高翔关系,才会这样说。若是她知道真相,哪里还会羡慕?

    不过从镜中看到玉莺那羞红的脸蛋儿,我心中更加确定,她与我一样盼着高翔早日归来,只是不知她倾心于高翔的哪位部下。

    我故意试探道:“待侯爷归来,给你许一门婚事如何?看上哪家的公子爷,我必亲自为你去说媒。”

    玉莺慌忙落下篦子,脸上绯红一片,垂头辩道:“奴婢要为夫人服侍一生一世,奴婢谁也不嫁。”

    我又试探道:“侯爷部下个个英勇善战,此番回京必又重赏,你看那个严守义如何,在姑臧城里,你不是经常去领生活起居与他打交道的?”

    “才不要呢,严少府史也不是不好,就是......就是这长相看得叫人害怕。”我话音方落,玉莺便急急回道。

    我自是晓得严守义长相粗犷,玉莺定不会看中,又问:“那史郡丞如何?他可是年少英勇,长相俊朗,风流倜傥,一点儿都不比京都里的公子哥差。”

    玉莺又回道:“玉莺鲜少与史郡丞见面,不曾深交。”

    这下我终是明白玉莺的心思,他原是中意那都尉王卫忠。

    这也难怪,在未入姑臧城时,她俩便已结识,又在榆树村救过她的性命,之后在侯府也时常碰面,尤是我落水之后的那段日子。

    玉莺,我已被卷入在这场残酷的争斗之中,今后能否有命还未可知。

    你大可不必留在我身边,指不定哪日被我牵连,叫我于心何安?

    待高翔归来,我定竭力说服于他,促成你与王卫忠的连理。

    只有离开我,你才能活得更好。

    主仆一场,这也算是我对你忠心服侍我多年的回馈罢。

    还有谨佩,她虽不像我与玉莺这般亲近,总是在一边默默无闻地打理我的起居。

    可这些我都是看在眼里的,她若有中意的人,我必不会强留她在我身边。

    至于紫姹,红嫣为我而死,我亏欠她的实在太多,想来姑臧城才是她的归宿。

    玉莺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忙从襟前取出一块石头交给我,道:“孙大人适才掷入府内的,想必是侯爷的捷报,皇榜都张贴上了侯爷的消息,奴婢一时给忘了。”

    我展开一看,确是西北传来的捷报,内容也与皇榜上的大相近庭。

    猛然想到,这谏议大夫孙匡倒是一直在暗中助我,兴是能从他那边打探到宫中的消息,也好及时有个应对之策。

    我让玉莺取了纸笔,写了一封书信绑在石头上,叫玉莺等到夜阑,投入孙宅里去。

    次日,孙匡果是回信与我,邀我未时在聆香茶楼地字第二间一叙。

    而今聆香茶楼想必早已是人声鼎沸,人人都竞相在听说书先生将高翔如何降服西戎的事迹。未时又是人最多的时候,约在这样一个地方孙匡倒还真是精明。

    为安全起见,我叫玉莺穿着我的衣裳,比我早一刻出府。而我则是在乔装打扮犹自出了府邸去聆香茶楼。

    茶楼不是一般的热闹,挤得好多人都站在了门槛外了,可即便是这样亦挡不住他们对于西北战事的关心。

    ☆、第三十五章

    我好不容易挤进去,推开地字第二间的厢门,孙匡已然在里头候我

    分卷阅读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