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85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 作者:孙皓晖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85

    魏之战是一场连带作战的顺势产品之一,而不是全力筹划的重点战争。因为,当时的魏国事实上已奄奄待毙,成为远远衰弱于楚国、齐国的最小战国。秦军灭燕之师回卷之时,顺势灭魏,是水到渠成的事。灭魏之战所以提前发生,是一个偶然事件引起的。

    2.灭魏之战提上日程

    公元前226年,秦军灭燕之战已经奠定胜局。

    这时,中原地带却正在酝酿一场陡然事变——已经灭亡了的韩国的残余势力,以救出被俘的韩王为目的,正在策划一场反秦复辟事变。当时的秦国上层,已经准确掌握了韩国残余势力的动态,于是决定,从王翦的灭燕大军中抽调一支秦军快速南下,以作平乱准备。王贲率领的这支秦军,正是从灭燕大军中抽调出来的一支南下力量。合理估计,王贲部数量当在五六万之间,最多不会超过十万。

    王贲部南下,第一战是奇袭楚国北部十余城。所以如此,是因为韩国残余势力的活动根基,正在楚国北部的淮水流域。秦军奇袭楚国,其实际意义是警告楚国不要支持韩国遗民的反秦复辟之乱。

    王贲部的第二战,是平定韩国遗民的反秦复辟战。

    平定韩乱之后,王贲部驻屯河外,进入了灭魏之战的准备。所以形成如此顺势而为的进程,根本原因是,这时的秦国决策层已经从韩乱的发生认识到一个事实:魏国地处中原腹心,若不灭魏,中原难以真正平定。中原不定,则统一六国无法获得稳定的根基。

    基于这样的评判,再来看灭魏之战的可行性。此时魏国实力已经大大萎缩,灭魏之战事实上已经不需要主力大军。当此之时,有王贲这支数万人的精兵在大梁旁边,顺势灭魏水到渠成,何乐而不为也。惟其如此,灭魏之战提上日程——不增兵,仍以王贲部对魏作战。

    王贲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

    在后来的秦帝国功臣表中,王贲爵封“通武侯”,职任第一任帝国太尉,位列三公,是仅次于其父王翦的统一中国的最大功臣。就是这样一个赫赫名将,《史记》中却没有专门列传,而与其子王离一起,依附于《白起王翦列传》之中。王氏三代统帅,俱在一篇列传之中,史迹太过简约模糊,多有语焉不详。尤其是关于王贲,《史记》的这篇列传中几乎没有几句话。

    依照常理,司马迁与王氏父子几乎可以说是同乡,时间相距也不过百年。司马迁能听到的故事,能看到的史迹留存,在当时应当还是很丰富的。因为,直到民国初期,王翦王贲陵园遗址的规模还很庞大,王氏后裔还聚居在陵园地带。若前推两千余年到汉武帝时期,王氏族人甚或秦军老兵的后裔,一定还有大量遗存。司马迁若要落实王氏父子的事迹,应该是不困难的。但是,司马迁笔下的王贲,却比记述远古时代的尧舜事迹还要模糊。王翦稍好,但也同样失之过于简单,连死于何年都没有。而同样依据民间踏勘所记载的同时代的信陵君的事迹,却要详尽得多,死亡原因也很清楚。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依据历史事件的基本内涵,推断出王贲的大体风貌。

    秦王嬴政时期的秦军,是整体重建的一支规模庞大的新军。所以是新军,主要是统帅与高级将领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新锐人物。除了当时的王翦、蒙武已经五十余岁外,绝大多数高级将领都是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

    王贲,也是这一时期涌现的高级将领之一。在前三次统一战争中,依据史料记载的作战结果,王贲与李信,是独立承担远距离奔袭战最有成效的两人——李信追击燕军残部于辽东,逼杀太子丹;王贲南下奇袭楚国北部十城,又成功平定韩乱。由此,两人崭露头角,并相继担任灭国战役之统帅。王贲由此成为灭魏之战的统帅,其后的李信则成为率二十万大军第一次灭楚的统帅。

    但是,从实际方面说,截至灭魏之战开始,王贲还是处于崭露头角而初当大任的阶段。其后的李信也一样,截至第一次灭楚大战,也是初当大任。这时,他们的统帅风格、作战特点,还都没有最充分地体现出来。

    那么,让我们具体看看王贲之部是怎么样进行灭魏之战的。

    3.王贲灭魏的具体进程

    各种史料对灭魏之战的记载都极其简单。《史记·魏世家》的记载是:“魏王假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水经注·渠水注》的记载是:“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断故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渠。”这三则史料,详略不同地表述了同一个史实——王贲军灭魏是一场水战,是掘开了连接黄河的鸿沟大渠,水淹了大梁。

    其中,《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基于专业考据的事实,记载得相对具体:王贲秦军截断了原来的鸿沟老渠,修筑了一条新大渠,将黄河水引向东南,淹没了大梁。后世,便将这条引水淹没大梁的新渠叫做“梁渠”。

    鸿沟,是战国中期魏国开凿的沟通黄、淮两大河的一条人工运河,以通联黄河为水源,南下经颍水流入淮水,既航运,又灌溉,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这里的大河南岸,是由当时的广武、荥阳、敖仓构成的一个极其富庶的三角地带。这一地带,既是当时魏国最大的粮食储存基地,也是当时魏国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但是,这时最重要的是,这一地带的广武城外,是鸿沟通联黄河的引水渠口。鸿沟从广武开端,流向东南,经大梁城外之郊野南下,流入颍水,再南下进入淮水。

    老鸿沟流经大梁地带,正在大梁城西北方向的数十华里之外。

    在大梁西北的鸿沟上游段,选定一个有利于向东南行水的地点,先行修筑一条直接通到大梁城下的大渠。然后,再截断鸿沟之水,使其流入新渠,再涌入大梁城下,必然也就淹没了大梁。

    以上路线,是郦道元的专业考据。至少,它明确了一个基本事实:秦军水淹大梁,不是任意掘开鸿沟,造成漫无边际的洪水灾难淹没大梁,而是将鸿沟老渠改道,另开一条流向东南大梁城下的新渠。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定向淹没”大梁城。

    秦军王贲部能顺利实施水攻作战,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大梁西北区域事实上已经被秦军有效控制,否则不可能实施引水工程。

    秦国攻魏的历史已经很长。截至王贲灭魏之前,非但魏国的河内地区(黄河北岸地区)基本上已经被秦军占领,就连河外地区(黄河南岸)的军事重镇,也几乎全部被秦军占领。上述大梁西北的广武、荥阳、敖仓三角地带,自然也已经成为秦军的势力范围。事实上,若不能有效占领这一区域,筑渠引水的大工程就不可能实施。

    其二,鸿沟之水必须能够控制在大梁地带,而不能无边际地蔓延为洪水灾难。

    王贲灭魏之后,李信当年就率二十万主力秦军南下灭楚,其进军路线的必经之地正是大梁地带。若王贲水战的方式,如同后世之民国大军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以阻挡日本大军南进一样,则洪水灾难造成的黄泛区,无论如何不可能在几个月内消失。据此可以明确判定,王贲修筑新渠,水淹大梁,已经具备了对水之流量、水流方向等有效控制的能力,能够做到只以“大梁城坏”为目标,而不会导致无边无际的洪水灾难。要做到这一点,当时的水家大师必然参与了水战,并且勘定设计了可行的方案。

    王贲的水战灭魏,是秦统一战争七大战役(其中灭楚两战)中惟一的水战。

    这惟一的一次水战,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王贲的突发奇想,而是包括王贲在内的秦国决策层,在对魏国作战环境,以及对三晋历史与魏国政治深切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决断。

    关于春秋水战及水战灭魏曾有过预言。

    春秋战国时代的陆上水战,有过一次先例,虽然没有成功,战法却是首创。

    这就是发生在春秋后期的晋国六卿之战。当时,晋国势力最大的知氏集团,已经吞灭了范氏、中行氏两大集团。之后,知氏首领知伯又联合韩氏、魏氏两大集团,要吞灭对抗知氏的赵氏集团。三大集团的兵力包围了晋阳,之后的战法是掘开晋水(今日汾水北段)淹没晋阳。大水灌城数日,已经浸坏了晋阳的六七成城墙,赵氏依靠仅存的三分城墙做最后的顽抗,城中已经饥饿到了互相换着吃对方子女的危境了。

    可是就在这时候,知伯面对汪洋大水,傲慢地发出了感慨:“吾始不知水可以灭人之国也!今日知之。”——我过去还不知道水也可以灭亡一个国家啊!今天,我知道了!这一傲慢的感慨,使站在知伯旁边的韩氏、魏氏两大领袖蓦然惊觉——汾水可以淹没魏氏的中枢安邑,绛水可以淹没韩氏的中枢平阳。知氏有此水战之心,两国危矣!由是,韩、魏两大集团立即接受了赵氏派来的秘密使者的动议,韩赵魏三大集团骤然联手,反而攻灭了知氏。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陆上水战,是第一次以水为兵的战争。此后百余年,华夏大地再没有出现过陆地决水的战争。

    可是,却有两个人早早就预见了魏国的水战灾难。

    第一个预言者,是战国纵横名士苏代。在《战国策·燕策二》中,苏代为了劝阻燕昭王与秦会盟,向燕昭王分析了秦国可能攻灭山东六国的各自战法。其中,分析到秦国攻灭魏国的战法时,苏代是这样说的:

    (秦)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决荥口,魏无虚、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苏代这则预言,说的战略步骤是:秦国先吞灭两周——东周、西周政权,再顺夏水(黄河)以水军轻舟进军,分三段实行水攻。最西面决开荥阳黄河口,就会淹没大梁;中段决开白马津黄河,就会淹没济阳地带;东北段决开宿胥(今河南浚县)黄河口,就会淹没顿丘(今河南濮阳地带)。苏代认为,秦军的总体战略将是:陆战必然攻占河内——黄河北岸地区,水战则必然决河淹没大梁。显然,苏代的战法预言是符合魏国情形的。

    但是,苏代的预言时间稍早,又是对燕昭王讲的,可以假设魏国不知道。

    第二个预言者,是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的预言,是对魏安釐王直接说的。信陵君的这则预言,明白记载在《史记·魏世家》中,原文是这样的:

    夫韩亡之后,(秦)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秦)临河内,河内……必危;(秦)有郑地……决荥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使秦无韩,得郑地,(与魏之间)无河山阑之,无周、韩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就战争的具体进程来说,信陵君的预言比苏代更具体,更准确,更明白。根本之点,是这时的信陵君已经身处魏国晚期,对灾难来临的次序、方式与路径,都已经看得非常透彻了。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必然攻灭魏国。而秦国只要占据了河内与韩国,就有了开决荥泽之水,也就是鸿沟之水淹没大梁的条件。那时,秦魏之间已经没有任何险要,也没有任何事实存在的力量阻隔,秦军距离大梁不过百里之地,大梁必然灭亡!

    这样明确的警告,这样明确的预言,魏国决策层的任何人都可能明白。

    可是,魏国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水战准备。

    于是,大梁城在三个月之后瘫痪。

    最后一任魏王魏假请求投降,做了俘虏。至此,魏国宣告正式灭亡。

    如此一个曾经率先变法的新锐国家,一个曾经“繁昌忠正”的文明风华大邦,一个曾经长期居于天下霸主的超强战国,却如此毫无波澜地寿终正寝了。除了在大水之中硬挺了三个月,魏国的最后时期没有任何秘密,没有任何抵抗,没有任何最后的回光。相比于此前灭亡的韩、赵、燕三国,相比于此后的楚国,魏国的灭亡是最没有悲壮感的。

    4.魏国灭亡的历史解析

    简单平实的消失过程,隐藏着魏国平静灭亡的巨大秘密。

    这个秘密,同样简单平实,这就是:长期地缓贤忘士,彻底丧失了生命力。

    什么是缓贤忘士?简单地说,就是怠慢人才,无视人才。这一思想,当时的墨子大师阐发得最为透彻。墨子大师将国家的人才战略,确定为三个基本点:

    第一个基本点,是对人才要有强烈的自觉需求理念。这就是“亲士急贤”,就是求贤若渴,主动地亲近人才,积极地搜求人才。国家没有自觉的人才需求,怠慢人才,见贤而不急,就是“缓贤忘士”。墨子大师痛心疾首地说:“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85在线阅读

    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__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