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

      不能说的故事 作者:天外游云

    分卷阅读35

    轻一捏就会说,‘对不起,勉勉。我爱你,勉勉'是陈灏的声音。

    程勉的脸刷的就白了,连嘴唇都没了颜色,‘他人呢。'

    ‘打车去机场了'。

    程勉二话不说出门上大街上拦车。周宁跟了出去,他没有说,刚才他苦劝陈灏多等一天,即便去了机场,这样的天气也很难等到航班。陈灏却擦干了眼泪执意要走。他说,下雪,下冰,下刀子,爬著也要离开北京。周宁看的出,今夜这个城市让他伤心绝望了。

    路上,小兔子两手哆嗦著抓紧了布偶,车厢里不时传出来那个声音,‘对不起,勉勉。我爱你,勉勉。'

    ‘对不起,勉勉。我爱你,勉勉。'

    ‘对不起。。。我爱你。。。'

    ‘对不起。。。'

    ‘我爱你。。。'

    ‘周宁,你说我该怎麽办?'一滴滴的水珠落下来,把小兔子和小狗的绒毛都打湿了。周宁无语的伸手搂住程勉的肩膀,让她靠著自己的胸口。

    窗外夜色沈沈,皑皑的都是雪。

    33

    林妈妈出院,马小军主动请缨,就手拉上了周宁。周宁跟他倒很投缘,加上又是林长安的事,立刻就答应了。不过他也奇怪,林妈妈进来不是希安一手操办的麽?

    马小军不以为然的说,那不一样。他哥他姐跟他不是一妈,他姐操起心来跟他妈也差不多。他妈从小管的少,这个妈才象妈。

    周宁被他绕晕了,琢磨了半天才明白。难怪林长安说起来和家人好像都不太亲近,唯独对林妈妈感情特殊。

    老太太到了自己的窝觉得怎麽都舒坦,张罗要留两人吃饭。马小军哪里敢让她劳动,一手都包揽全了,活儿还挺利索,老太太啧啧称赞,说你们几个也邪行,家里都有现成保姆,自己还能弄成这样。

    马小军说,没辙,我这都是媳妇儿怀孕的时候给培训的。你要不做成她指定的那样,人真比党员还有气节,愣能抗住一整天一口不吃。谁家保姆能那贴心啊,心疼媳妇还不得靠自己。现在绝对不是吹的,就一拍黄瓜,咱至少能整出五种以上的花样来。现在老婆带著儿子住温哥华,守著五千家中餐馆,天天打电话回来还谗自家的饭好吃。

    他们在那边做饭聊家常,周宁插不上手也跟不上话。林妈妈怕他在小厨房呆著冷,就让他上客厅坐著,看看电视,想要看书也行,隔壁小房间里有。‘都是长安以前看的,你回头记得给他放回去就成。'

    周宁一下来了精神。

    西耳房的确不大。里面只有一床,一桌,一椅,一小书柜,收拾的一尘不染。家具都是原木色的,单人床上铺著绿色军帆布,显得干净又整洁。周宁走到书架前看了看,可能只是偶尔住的地方,书并不多,大多数是军事类的,还有就是几本史书和字帖。有一本大32开的包了书皮横放著,周宁随手抽出来一看,中华书局1959年版1975年7印《史记》第三册,竖排繁体,上来好些字都不认识。吐了吐舌头,放回去。

    转头,旁边的书桌上有个笔架,悬著大小毛笔若干,另有一个青花笔洗倒是很漂亮。周宁走过去看,这才发现桌面的玻璃板下压了几张照片。有黑白的,黑白上色的,彩色的。都细心的用塑胶膜封著。周宁凑近了,和不同时期的林长安对视。

    有一张合影,几个笑的灿烂的男孩子站在花坛前面,穿著背心短裤,身上都是汗。小一号,瘦一圈的马小军在最右边,手里拿了个篮球。林长安站在中间正半侧了脸和旁边的人说笑。

    这就是传说中的‘哪扎'头了吧?也,不怎麽,傻,麽。好像,还挺,精神,的,哦。

    切,让你不回来,让你不回来,你那点小秘密都被我看到了。周宁来劲了,用手指去戳那个人高挺的鼻子,後来就忍不住一下下轻轻的描著那张脸的轮廓。

    冷不丁马小军探了个头喊他去吃饭,周宁吓了一跳。往外走了两步又返回去,急急的用手机把那张照片翻拍下来,这才去了。

    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先把照片导出到电脑上,放大,又把林长安剪出来,单存一个文件,仔细看了个够。一边看一边就笑了。给林长安打电话的时候也在笑,那边追问也不说原因。好像有点傻啊,周宁暗想。

    洗了澡出来,上网刷了刷,瓦片还没更新。小兔子挂在msn上,也在等。见了周宁就有气无力的说了两句。袁宾的头像一直是灰的。

    从袁宾一下联想到王越强。周宁又把合照调出来,似乎没有长的象的。只有跟林长安说话的那人看著特别。肯定不是王越强,比王越强好看,也耐看,微笑著的眼睛溢彩流光,看著看著让人有点错不开眼。似乎有些熟悉,又想不起来什麽时候见过。周宁忽然心里一惊。念头一动把那个人也单独剪切保存下来,犹豫了一下发给小兔子,装著不在意的问,你看,这人象不象我?

    好久没反应。

    周宁等的心急打了若干次问号过去。

    半天小兔子才回:象麽?谁说的?照片你哪儿来的?

    周宁没有回答,松了口气。

    这时恰好瓦片更新了,小兔子似乎转移了的注意力,至少她没再追问。周宁也定下心来看。

    别离与最初 -- 最终章

    转眼许多年过去。

    在我可以俯瞰哈得逊河的办公室里,一个年轻的女记者问我,您是母校近年来最出色的校友之一,而且还这麽年轻。请问您成功道路上的里程碑是什麽呢?有没有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时刻?

    里程碑?历史性时刻?年轻的孩子们喜欢用这些夸张的词汇。对於现在的我,生活早已归於平静,曾经那些激动的,甜蜜的,疯狂的,伤痛的一切早已被岁月湮灭。而我也并不想和她说起。

    我告诉她的比过去采访披露的多一点点,比如我选择进入这个行业是为了我爱过的人。这是他未能实现的梦想。

    他呢?

    因为意外已经故去了。

    他是谁?

    我微笑著看向窗外没有回答。

    女记者兴奋著走了。一个前人不知的小秘密加上悲情的结局,可以成就一篇好文章。

    我点上一支烟,在烟雾中看著外面的流水。一只只轮渡不停的穿梭往来,把数不清的年轻人从新泽西接过江。不多久之後,他们从地铁站钻出来,步履匆匆的从我脚下的街道走过。我忽然发现,很多东西本来以为已经彻底遗忘了,其实却和昨天一样清晰。

    是的,仿佛就在昨天,连心头的悸动都还那麽鲜明。河边柳下,有个男孩从背後抱住我说,我们结婚吧。

    好吧,我们结婚。於是结婚,未几先後出国。我在芝城,他在麦城,相距两个半小时,两个人继续读书。

    那天

    分卷阅读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