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重生之拾遗 作者:不会说话

    分卷阅读40

    这里送一般人情,叫做“筐筐情”,目前大家都兴送两把面搭一包白糖,或者两块钱,当然,亲戚关系好的另说。

    涂玉泉到礼房挂了两块钱。挂礼的人听他报的是涂大军的名字,专门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写好礼后对着正要转身的涂玉泉问这问那,旁边的人也七嘴八舌。

    谁说只有女人八卦,老妈子爱嚼牙巴?这些男人八卦起来,饶是涂玉泉这二十多岁的芯子也觉得颇有压力。

    于是他发挥一个十三岁小孩子该有的样子,缩着脑袋装傻充愣,选最容易的回答。哪是的嘛,我一个学生,又要读书,哪有本事挣钱,你听别个瞎吹!暑假?是挣了点钱,不过也就一点零用钱,没得好多。

    于是,从此,关于涂玉泉的传言就有了变化,他就是一个小屁孩,之前被人吹得不得了,其实也就那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手上起水泡,那是作者今年寒假时在家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本章所写,基本真实,早些年如此,现在老家还有不少人是这样辛苦劳作。

    对于“说了丈夫说喂猪”,哈哈,作者自己看着都笑了,我是在太有才了!不过,真是这样的哦!

    “男人到堆说庄稼,媳妇儿到堆说娃娃,老妈子到堆嚼牙巴!”哈哈,仅供大家乐一乐~~~欢喜了,给评论、给收藏

    ☆、除夕

    今天是腊月三十,全家人起了个大早。

    朱成英在厨房里忙活着做团年饭。炒菜时,肉香味飘得满屋满院子都是。

    早在冬月份的时候,涂玉泉专门给家里人打过招呼,今年不缺钱,肥猪就只卖了一头,另外一头杀了做过年猪。本来按涂玉泉的意思两头都留着,但涂大军不同意,往年两头都是要卖的,只要割几十斤肉和猪头就够了,像今年这样宰整个猪是从来没有过的。

    涂大军在灶门口烧火,涂玉泉帮着切菜切肉。

    朱成英昨天就把猪头煮好了,敬过家神、门神、灶神、圈神、瘟神、土地神等各路菩萨,祈求神明保佑。今天涂玉泉切的都是现成的熟肉。猪耳朵、舌头、拱嘴、猪脸肉、核桃肉、一样一点,切好后和菜爆炒。农村没有反季蔬菜,现在能翘荤的也就大蒜苗、白菜梗,和泡菜坛子里的酸萝卜。炒菜用的油是猪油,佐料葱、姜、花椒、辣椒,这些都是自家种的,味道喷香。

    两边灶上都架着锅,一边炒菜,另一边炖汤煮饭。下面炖的是猪脚鸡汤,这个年是个丰盛的年,朱成英做团年饭舍得各种好东西。汤上面架着饭甑子蒸饭,饭上面加了几十个豆腐,鸡蛋,苕粉做的圆子,这是团年的必备菜,寓意团团圆圆。

    灶屋里开了一个窗户,提供了屋里所有的亮光,一团一团的青烟从窗口冒出去,被木栅栏子隔开的亮光一束一束的,能清楚的看到冒出去的烟的形状。

    涂玉菊去把奶奶接到家里,一起团年。奶奶虽然跟着大伯住,但吃的是四个儿子一起奉的公粮。涂玉泉家的粮食早就称了,这时候把奶奶接过来,也就为了一家团圆。她六十多岁和八十多岁看着也没太大差别,穿着青布的棉夹袄,帮着把做好的菜端到八仙桌上。

    灶里不要火了,涂大军去拿出一挂鞭炮,挂在地坝边上的李子树上,点了火就噼里啪啦的炸响了。

    然后叫亡人。叫亡人就是告慰死去的祖宗。并不需要一个一个的念叨,只要把饭装进碗里,桌子一方放一个,每个碗上摆两双筷子,招呼一声,一会儿后每一方往地上倒点酒就算完成。一个很简单,但是很虔诚的仪式。并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只是心灵的一种寄托,一种安慰。人需要根,这些老祖宗就是涂家的根源,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终年的劳累与贫穷,这些心里与神明同在的祖宗们便是心灵深处的依靠,心想着有祖宗保佑,便有了支撑;同时,这也是对祖宗的尊重与感谢,感谢他们保佑,一年下来全家人平安健康。

    上午九点多,开始吃团年饭。先请奶奶入座,其他人才坐。全家人欢欢喜喜地吃团年饭。

    桌上还有一瓶饮料,另外拿了碗,一人倒了大半碗“高橙”。高橙类似后世的橙汁,但里面加了碳酸,又像七喜。瓶子的底部是圆的,加上了一个像开水壶盖的东西才放得稳。

    涂大军喝白酒,他酒量不高,倒了小半碗,喝一口,幸福的眼睛都眯起来了。难得的开口炫耀:“这可是我专门打得高粱酒!嘿嘿!”

    在涂玉泉的印象里,高粱酒很难得,而且好喝。后世里,这里种高粱的人越来越少,种了也只是拿杆子扎扫帚,高粱米根本不够烤一锅酒的。他听着就馋了:“爸爸,我也要喝!”

    涂大军看了他一眼,想着他也十三岁,开年就十四岁了,“个人去拿碗。”

    涂玉泉拿碗倒了小半碗,涂大军一看:“你喝得完吗?这是酒,可不是水!”

    “嘿嘿,没得事。”涂玉泉估计碗里的酒总共二两不到,也就不当回事。端起碗小小的抿了一口,很香,进嘴却是苦的,又微带着甜。吞进喉,一下子火辣辣的,一直热到胃里面。他眼睛满足的眯了一下。这么一小口根本不够,涂玉泉又喝了一口,这次感觉比上次还好。

    桌上其他人一直关注着涂玉泉的变化,“啷个样嘛?”朱成英笑呵呵地问。

    “好喝!”涂玉泉点头。

    “来,我也尝一下。”朱成英伸手端过涂玉泉的酒碗,喝了一口,“嗯,还不错!”

    朱成英喜欢喝酒,而且酒量不错,吃饭的时候经常喝点,她觉得喝酒可以帮助睡眠,缓解疲劳。

    涂玉菊端起半碗高橙,举到涂玉泉面前,“来,哥哥,你喝白酒,我们两个干一杯!”

    “好啊,”涂玉泉端起碗,“希望你明年努力学习,取得一个好成绩,长高一大截!”

    “哈哈,那我也祝你明年学习进步,快点长高!”涂玉菊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

    两个碗碰了一下,“干杯!”涂玉泉一口饮尽。

    朱成英和涂奶奶见此,乐呵呵的,朱成英说:“你们两个娃儿,做那些‘秋式怪’(装模作样)!”语气嗔怪,带着愉快。涂大军也嘿嘿笑起来。

    农家人并不讲究这些形式,他们也没有真正的正式敬酒干杯。

    团年饭吃了一个多小时,一家人酒足饭饱。

    涂玉泉之后还倒了点酒喝了,饭后,他倒是没有醉,只觉得浑身热烘烘的,脸上更热。他走到挂镜子的墙边,伸手取下镜子,一看,脸红通通的,连耳朵都红了,火烧云的天空一样。

    几间屋子前几天的时候就扫干净了,椅子桌子都是用水洗了一遍,再用干抹布擦干的,看上去焕然一新。打豆腐、生豆芽、煮醪糟、推汤圆,这些都在忙年

    分卷阅读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