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与梅同疏 作者:俞洛阳

    分卷阅读37

    我却不该这样对待你。我这就给你收拾干净。”

    热水和衣服送来,杨晔把侍卫们遣出,将他那件破衣服给脱了,亲自用热水将凌疏通身上下拭擦干净,而后将一层层里衣、中衣依次给他穿上,末了是一套樱白色锦衣。凌疏乌发柔软,肌肤晶莹,虽昏迷不醒脸色若死,人与衣却依旧甚是般配。杨晔低头凝视着他,微有些恍惚,他若是肯低头,他若是肯微笑,他必定是江南桃红柳绿间的翩翩少年,杂花生树群莺乱,回眸处,月满中天。美不美,风姿却撩人。

    可惜他被天子养成了宠臣,高傲冷漠,目中无人。

    杨晔感叹万千,悲喜莫辩,片刻后俯身,在他脸颊上轻轻贴了贴,微笑道:“瞧你穿我的衣服倒是挺合适,看来咱俩还真像是一家人。可惜你虽非皇亲贵胄,但一直跟着皇帝,比我这淮南侯还要尊贵。我纵然留着你,也未必养得活你,况且如今我真不能留你了。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只能起事,方才有一条活路,说来说去,这还是拜你所赐。”

    他将凌疏放倒在棉被上,拿起枕冰剑,拔剑出鞘,剑如秋水,剑气泠泠:“凌疏,你的剑快,我就用你的剑吧。你的身体,我会替你择一处风水宝地葬了,这把剑,跟着你入葬。你的头……我要剁下来,给那杨焘送去。从此与他彻底反目!”

    凌疏昏睡不醒,不知道他连装人头的盒子都准备得妥帖,不知道他慢慢举起了长剑,不知道他皱眉咬牙纠结万分,最后还是狠着心打算一剑劈下,然后杨晔听到北辰擎的声音在外面道:“那盒子是我的,你不能随便用。”

    杨晔猛地一惊,忽然间就出了一身冷汗,恍恍惚惚如做梦一般。然后他回头,竟看到北辰擎真的站在牢外,脸色很温和沉静。

    杨晔道:“你……你什么意思?”

    北辰擎道:“我是说,那盒子是我装兵符的,我现下改变主意,不给你装人头用了。”他缓步走了进来,笑盈盈地看着杨晔。杨晔沉下脸,道:“开什么玩笑?”

    北辰擎见他心情果然不太好,便不再逗他:“小狼,先别杀他。赵王殿下让我来唤你过去,有别的事情要商量。”

    杨晔斜睨着他,眉头微蹙,长剑既不收,也不劈下,神情貌似很认真执着、绝情狠心:“不行,非杀不可。若是不杀,倒落了个假公济私的名头,我可不愿担这虚名儿!我说你老是护着他干嘛?”

    北辰擎笑道:“其实我是觉得杀不杀的都行,既然打算彻底翻脸,他不管是死了还是活着,都无关大局。你若是真想杀,要不这样,你这就杀了他,在赵王殿下面前我二人统一口径,就说我来晚了,没有及时拦住你。如此可好?”

    杨晔拧着眉头道:“那怎么成?我哥的话,我可不能不听。你知道我从小到大,一向最乖巧听话。你要我毁掉了一世英名吗?哼!我才不上你的当!”言罢收剑回鞘:“说罢,为什么又不让杀了?”

    北辰擎道:“朝中来人了,是另一位天子宠臣荆怀玉大人,随身携带着圣旨。你不过去听听?”

    杨晔忽然笑了起来,道:“他貌似对你有意思,嘿嘿,我当然得过去听听。我还想看他对你暗送秋波呢!走……你先走。”

    北辰擎转身出去。杨晔看他背影转过墙角处看不见了,忙快手快脚地将棉被给凌疏重新盖好掖紧。末了俯身对着他的脸仔细端详片刻,看他依旧合眼昏睡,浑不知自己已经在生死关头走了一遭,便恶狠狠地道:“今天算你运气好,先饶你不死,且让我去听听那皇帝说什么。若是不合侯爷我的心意,回来我照杀不误。你就等着吧!”

    他随着北辰擎匆匆赶到中军帐,仙风道骨的荆怀玉已经在等着宣旨了,杨晔和北辰擎忙在杨熙身后下跪,听荆怀玉将那圣旨宣来,开头竟是“赐罪大理寺左少卿凌疏制”,杨晔听在耳中,忘了规矩,抬头呆呆地看着荆怀玉。他如此无礼,荆怀玉视而不见,接着往下宣:“兹有大理寺左少卿凌疏,罔顾大衍皇朝法令,私自携翼轸卫出京至塞上重关,惑乱惊扰守关亲王重臣。今令礼部侍郎荆怀玉赴边关,即日将凌疏押解回京待斩。钦此。”

    荆大人宣读完毕,手法很利索地将那圣旨卷成一卷,递到了跪在地下的杨熙手中,杨熙伸手接过,恭恭敬敬地道:“臣遵旨。”

    荆怀玉忙道:“殿下请起。下官奉命而来,虽千里奔波,却也有幸得瞻殿下之丰姿伟仪,不胜荣幸。”他所言之“得瞻”,并非随口阿谀奉承,而是身体力行,很痴迷地打量着杨熙。杨熙恍若不知,泰然自若地站起身来,由得他随便打量。

    杨晔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腹诽:“这么瞧着他,便是瞧到眼里拔不出来,也轮不到你!”

    却听荆怀玉接着道:“不知凌疏凌大人现况如何?他这次祸闯的可大了,皇上闻听他行径,震怒不已,另下官即时押解他回京,等待处斩。”

    杨晔插话道:“为什么不就地立斩?”

    荆怀玉一怔,旋即收敛诧异之色,道:“这个……凌大人在大理寺数年,许多文书资料由他掌控,手中的案件也有几起未能完结,这都需要让他交接清楚,立斩恐不妥当。”

    杨晔“嘁”地一声,本打算接着出言讽刺,被杨熙不着痕迹地揽到身后去,道:“凌大人忽然前来,小王不知就里,无法应对,只得请他在战俘营中暂且屈居几日,这几日偶染风寒,微有小恙,如今服了药,正在昏睡中。这都是小王照拂不周之罪。荆大人一路行来,舟车劳顿,容小王这就备下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随后便将凌大人交还。”

    荆怀玉一听,立时笑容满面:“如此下官却之不恭,多谢多谢。等和殿下把酒共欢后,下官还要及时回京复命。这里先谢过赵王殿下。”

    一番寒暄,恰到午饭时间,杨熙果然备下了盛宴款待荆怀玉。酒宴中杨熙和荆怀玉坐主位,杨晔、北辰擎、袁藕明相陪。行至中途,杨晔半醉,他和荆怀玉紧挨着座位,见荆怀玉的两只眼不是在杨熙身上盘桓,就是在北辰擎身上留恋,偶尔偷窥自己一眼。他看得不耐烦起来,借酒装疯倚上了荆怀玉的肩头:“荆大人,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京师一别,在下我十分想念大人啊,来,干一杯!”

    这般勾勾搭搭拉拉扯扯,相劝着荆怀玉多喝了几杯,见他微有酒意,杨晔便接着试探:“我闻听皇上十分赏识大人。大人圣眷正浓,不在京师享福,却到这塞外来出这辛苦差事,都是因为这位乖张执拗的凌大人。当日我被逼出京,也是他糊里糊涂抓错了人,对我百般折辱,我怕他不肯服输,以后不依不饶借机再起波澜,只得来这里暂避。所以我替大人担心,虽然皇上有圣旨,但依着他以往之张狂行径,他可

    分卷阅读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