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作者:九幽阿篁

    分卷阅读14

    愿意吗?”

    “户部记录在案的那些自然不动,其余的便由不得他们愿不愿意了。”

    “那括隐之后呢?阿宁还有别的计划吗?”

    “找出三族通敌的罪证。”

    “嗯,我知道啦~”

    “怎么?又想帮我?”

    “不啊,是你帮我~”猫尾巴得意地竖起来晃了晃,轻轻扫过郑元安下巴:“偷证据什么的,还有谁能比猫儿更在行?”

    ☆、文君爆发了

    文君替郑元安处理伤口时心想,之前觉得找到证据就能顺利括隐什么的,实在是想得太美了。郑元安固然有她这个外挂,可也得允许当地豪强有完颜亮这个神队友啊!神队友在别的方面也许很坑,然而在共同抵抗郑元安及其所代表的宋王朝时,那战斗力必须爆表!若不是郑元安的外挂非人力所能及,说不定他上任没有三个月便一个“意外”交待在任上了。

    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月前,郑元安本着“擒贼先擒王”的准则,最先找到顾氏族长要求顾家归还所占田业。证据面前顾鼎无法抵赖,不得不先应承了下来。郑元安走后,顾鼎立刻传了封信给完颜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向金国求援,言下甚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完颜亮掂量了一下,大手一挥爽快地派出了四名贴身影卫。

    当时正值春耕,郑元安作为临民官是需要去田野间视察水利设施的。于是有心算无心,他的车架便在回城的路上和金国刺客正面撞上了。

    当天文君并没有跟在郑元安身边,她留在郡守府帮郑元安核算税课。等她感觉不妙并立刻土遁到郑元安所在位置的时候,郡守府带出去的二百护卫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两人背靠着背将郑元安保护在中间。

    看着郑元安一袭青衫上洇出的斑斑血迹,文君的妖性一下子就激出来了!她想都没想便猱身而上,身形连错之间将四名杀手一一拍翻在地。若不是郑元安想留活口,只怕文君的猫爪子早已掏进那四人心窝。

    郑元安见文君来救知道自己这条命暂时是丢不了了,紧绷的神经顿时放松下来,这才觉出自己失血过多浑身发冷。他强打精神交待文君将四人押回郡守府待审,然后便往车里一仰昏死了过去。文君又心痛又愤怒,咔咔几声卸了四名杀手的肩关节,又下狠手把他们捆成一串粽子绑在车辕上,就这么一路拖了回去。

    回到府中,文君先安排小厮为那两名幸存的护卫请跌打大夫,又发挥创意把四个杀手吊在高高的树枝上,最后才回过头来帮郑元安运功疗伤。

    在妖丹的帮助下,郑元安的伤势很快就恢复了大半。文君察言观色知其心思,出门将四名刺客解下来提溜到花厅候审。

    那四人好歹也是见过些世面的,一般的刑法招呼下去还真是只当挠痒。文君看他们那样子忍不住心头火气,从郑元安身后飞掠而出、一爪挠上刺客首领的颈子。出手之快,只见残影,待那首领看清文君那双含煞的杏目时,脖子上已经留下了三道深深的伤口。

    四人这才怕了起来,不复傲慢行状。

    可依然不招。

    文君揪着首领的衣襟单手把他提了起来,怒火喷薄之下杏眼化作一双猫瞳,碧翠的竖瞳死死盯着首领一眨不眨。

    首领当场吓尿。余下三人也不住筛糠,看向郑元安的眼神惊恐万分。

    郑元安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随后冷然开口道:“本府再问一遍,幕后指使究竟何人?”

    三人吓得神志不清,立刻将完颜亮供了出来。郑元安再问,三人便痛哭摇头,争先恐后地说他们也不知道主上为什么要派他们来杀宋国的郑府君,又哭:“主上之命我等岂能过问缘由?”

    反复确认过几次之后,郑元安便不说话了。花厅静默了一会儿,文君突然觉察到什么似的敏感回头,正好看见郑元安起身去取案上供着的宝剑。

    “阿宁?!”

    郑元安不答,紧抿着嘴唇提剑快步上前将四人挨个儿戳成透心凉。

    文君震惊,张着嘴巴看看郑元安又看看一地的血,又抬头看看郑元安,伸出手指却不知道该往哪里指。

    郑元安垂着目光拭剑:“文君,以后不要再如此冲动了。世人对妖毕竟是恐惧厌恶的,若让他们传扬出去,你该如何自处?”

    “……就算要灭口,你让我杀也是一样啊!做什么非要自己动手?你好好一个书生,平时肉都吃得少,为什么要让自己惹上这种因果?”

    郑元安叹:“我生而为人不必承担雷劫之险,这因果背了也就背了。但你不同,文君,我要你一世长安。”

    “可……”

    郑元安抬眼:“我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语气轻描淡写到理所当然。

    文君呆立良久,突然抬起衣袖使劲地擦起了眼睛。

    自此,金国和淮安三族陆续又派了几拨刺客,其情之迫已然图穷匕见。然而郡守府有文君坐镇,潜入府中的刺客们尽数被她废去功夫丢出了院墙。时日久了,金国与三族渐渐知道郑元安身边跟着的俊秀书童乃是不世出的高手,要在他身边伤人,不啻白日做梦。

    有了这个认知,三族再不甘心也只得收手,完颜亮也收起轻视之心,暂时蛰伏了起来。

    郑元安再次找上顾门“讨债”的时候文君随侍。顾鼎忌惮文君,怕她一个发狠把自己家房顶给掀了,乃忍气交出了淮安郡内所有的非法田业。陈氏与孙氏向来唯顾氏马首是瞻,见顾氏都已认栽,他们自然也没有了负隅顽抗的理由和立场,双双屈服。

    此一役,淮安括出隐田共计一万四千六百余亩,析出隐户的数量粗粗算来在六千左右。相关手续做完,秋收也快到了,于是郑元安任期第一年的政绩简直好得吓人!孝宗看到淮安郡的上计簿时畅然大笑,连声称赞郑元安为“国之俊彦”。

    但郑元安心里清楚,淮安三族的屈服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淮安,要变天了。

    ☆、急转直下

    淮安郡现如今有两方势力在相互拉扯,你来我往之间各有胜负。郑元安为天子宠臣,身负储相之才,行事又胆大心细,多次出击都打到了三族痛处。但三族毕竟盘踞淮安日久,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真发起狠来,初来乍到的郑元安也是招架不住的。

    在抑制兼并这一回合的较量中郑元安因为有个外挂而险胜,三族由是知道直取郑元安乃下下策,于是趁着过年走亲戚那几天上下串联。郑元安有心关注三家动向,又不能叫人家大过年的不走亲戚(淮安三族世代互为姻亲),也只好随他们去了。

    孙氏为三家中最穷,郑元安收回田产的时间又正好赶在秋收以前,这样一来孙氏满门差点要顿顿喝粥,心头自然是恨毒了郑元安。顾鼎也觉得这

    分卷阅读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