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

      盛世的平淡生活(穿越)上 作者:annelinda

    分卷阅读7

    :王府茶话会1

    京城镇国将军府大房

    正想着外头有传来了丫头的通传夫人,大少奶奶带小孙小姐给您请安来了

    正说着,丫鬟打了帘子,请了一位少妇并身后一个奶嬷嬷怀中抱着个一岁多的女娃,少妇身着紫底花红花团锦绣广袖长裙外罩同色纱衣,远处看去端得飘飘渺渺,头上也是金簪插发,一派的富贵,模样也是十分清秀,可惜性子就

    少妇正是镇国将军嫡孙媳妇钱氏,通宣侯家的嫡长女,不过通宣侯这位大小姐可是让章氏烦透了,应该说是操透了心,通宣侯夫人是位极为能干的,不管后宅还是交际都是一把好手。

    可谁知这女儿就如此柔弱,事事不能做主不说,遇事还慌慌张张,空有一肚子的心思却没得本事用出来。

    也就是自己这婆婆不予她较真的罢了,但凡是个厉害的钱氏都招架不住,当初萧品之要与通宣侯府做亲,正该好好打听,拒了才对。

    钱氏到了近前福下身道给母亲请安便闭口不再言语。

    后边的奶嬷嬷急急忙忙移了过来,抱着怀中云姐道云姐给祖母请安说着福了福。

    章氏挥挥手叫奶嬷嬷把云姐抱近些,虽说章氏因着儿子头一个孩子不是男孩有些微词,但到底还是亲孙女,心里还是疼惜的。

    钱氏带她来也是为了这个,最起码婆婆不会当孩子的面说道自己。

    云姐儿一岁了,长得眉清目秀,穿着件浅绿绫夹袄倒也让人瞧着鲜亮。

    逗了会儿云姐,见云姐只是笑并不开口说话,章氏皱着眉问道按理十来个月的孩子就能说话了,云姐一岁了怎么还是不张口?却是看向钱氏。

    钱氏喏喏回道云姐儿是会的,只是说的慢,就不怎么开口了

    一岁的孩子说话本就不是多利落,要真为这个连开口都不开那也是身边丫鬟婆子不顶用不尽心。罢了孩子还得钱氏她自己带。

    头一个,自己抱过来养,以后孩子长大了跟亲爹亲娘不亲,儿子媳妇要怨恨自己了。

    不过章氏还是要敲打一下钱氏你以后多陪陪云姐儿,到底母女连心,她定是肯跟你说话的,孩子年纪不小了,连人前说话都不敢可不行,云姐身边伺候的也要 捡伶俐守规矩的,你那没合适的,回头我指两个过去给你。

    后日德王府给郡主办诗会,我就不过去了,你带人过去玩吧,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愿意去就都带着一起,二房的五姑娘定是萧涛媳妇带着去的你只同他们一路过去就可以。

    三房的你回头递个话过去问问你三叔母她家六姑娘去不去,去的话你就好好带着。行了我这就这些要说的,后日你出门的时候把云姐儿送到这边来吧

    看了钱氏一眼又道等你回来了把云姐儿再接回去,行了你也别在这边了,湖哥儿还要温书你回去伺候着吧。一定要给小儿子娶个好媳妇再次飘进章氏的脑海里。

    京城德王府

    荣凝瑾一进园子的角门就看到满眼的霞帔霓裳、云鬟珠翠,闪的不能再闪了。

    荣凝瑾是跟着大房的大嫂肖氏和二房的四姑娘荣漠苜、五姑娘荣漠蘅一起来的。

    本来嘛年轻人的诗会也不一定非要年轻人自己来,不过大房那边大伯母说是家事忙脱不开身,二房的二伯母小杨氏则是因为屋里没儿子,剩下两个都是庶女,她自个本身就不想来,虽然有机会接近德王妃,可是她过来那是给人添笑话的。

    荣凝瑾觉得自己阿爹常常查账管铺子挺累了,好容易休息,可不能参加这种没意思的交流会,所以在荣凝瑾的坚持下周景也不去参加。

    这帖子收了总要给个面子,于是德阳伯府的长孙媳妇肖氏就领着他们来了。

    肖氏面色很白,荣凝瑾估计是擦了粉的原因,因为前几日荣凝瑾见过肖氏脸色蜡黄的,怕是今天专门涂了厚厚的脂粉,就不知道她用的是米粉还是铅粉。

    自从看到阿爹周景也在用铅粉,荣凝瑾就奋发图强的把周景教的医术应用到了化妆品研究上,捣鼓出来花粉之后周景才停止了对小儿子的说教。

    荣凝瑾做的花粉用什么花做的就叫什么花粉,反正也不打算卖,自己用用就好,这倒是让阿德和便宜表哥成竫高兴的不得了,这样他们就能多得点。

    正想着,那位便宜表哥就出现在荣凝瑾的眼前,成竫跟荣凝瑾家属于比较绕弯的亲戚关系,成竫的二叔嫁给了荣凝瑾的堂舅,所以两人就变成了表兄弟。

    成竫给肖氏和荣家姐妹问了好,紧接着便道瑾哥儿你们去打猎居然不叫我?

    荣凝瑾觉得在这跟他说话有些不太方便干脆与肖氏打了招呼拉着成竫去了花园角落里。

    就你那两下子?跟阿德不相上下的,比我还不如。就算猎物多也不是闭着眼就能弄到的。

    再说你去你家萧涛不也得去,到时候你比不过我没事,还能跟阿德作伴,你家萧涛比不过我哥哥们,连隋洌都比不过,你要怎么办?荣凝瑾条理分明摆事实讲道理。

    这下成竫老实了。

    阿德父亲在儿子的教导上一直是下大力气的,就是穿戴不好也是要请了文武先生的,毕竟以后出息了能有个好前程谁还开木匠铺子。所以隋洌年纪小本事却不小还认学,往往就能举一反三。

    至于阿德那是懒得学,整天就想高高兴兴的玩,阿德母亲就常常说阿德总有他后悔的时候。

    成竫家却不是,成家历代考取的都是文臣,家里的孩子那是习文不习武的,就成竫这两下子还是嫁到萧家后,丈夫萧涛教的,也多亏成竫聪明。

    不过萧涛自己就学的不怎么样,教的成竫也更不怎么样了。

    所以说像荣凝瑾兄弟这样外家是正经的军人世家,自己父亲又是往届的探花郎,要是不学的文武双全都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是姐姐荣凝珠都能比划两下子。

    成竫不想着追问,自然两个人就谈些杂事,这些大户人家的趣闻成竫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就如同阿德对街头巷尾传言一般感兴趣,荣凝瑾觉得就算自己不介绍他们认识,这两个人自己也会有缘千里来相会的。

    第六章:王府茶话会2

    京城德王府

    成竫和荣凝瑾两个聊得正起劲,那边就有丫鬟在角门处唱到王妃到!郡主到!

    荣凝瑾和成竫听了也向人群处靠了靠,就听到耳边满是翠滴滴娇音问着王妃和郡主的好。

    更有一些更是把德王府这两位地位最高的女主人从头到脚的饰品都夸了一遍,语言之优美,神态之生动倒叫荣凝瑾好好的开了次眼界。

    说是诗会其实就是年轻小姐们坐在一起聊聊天,用比较文艺的方式抒发抒发感情,谈谈闺阁密话,想要跟文人似得出口成章那是不可能的,以文会友的环境里只有才子没有佳人。

    分卷阅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