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

      女配不上岗(穿书) 作者:秀木成林

    分卷阅读156

    一模一样吧。

    她其实并不想死,她很想活。

    就是这个渴求生存的浓烈眼神,深深触动了郑玉薇的灵魂,她突然不想让这男人自生自灭。

    让他活下来吧。

    这种变相要弥补前生的强烈冲动,让郑玉薇在那人的眼神下惊醒,她倏地抬脚迈进草丛,往那垂死之人身侧而去。

    因为韩氏隐带悲伤,堂上的热切的气氛降了温,杨氏看时间耗了这么久也差不多了,于是,她微笑对韩老太君说道:“母亲,表妹娘三一路奔波,怕是累狠了,不若让她们好生梳洗歇上一歇,再与母亲说话。”

    韩老太君一听,这话很是在理,于是点头对韩氏笑道:“老大家的说得对,是老婆子唠叨了,竟是忘记你们路途疲惫。”

    韩氏自然连声说不累。

    不过,韩老太君还是坚持散了,让几人先下去歇息,小韩氏主动请缨,要领姐姐母女前去早已收拾妥当的玉梨院。

    至于韩氏庶子周文正,韩氏之前的书信并没有提及此人,因此国公府没有准备,不过,杨氏掌家多年,这么个小状况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国公府规矩,男孩子七岁后,就不能继续养在后院。譬如郑玉薇的亲弟弟,今年十岁的安国公世子郑霁元,早在三年前,就已搬到外院居住,给长辈请安的时间亦与女眷错开,轻易碰不上面。

    作者有话要说:  周文倩的下场,阿秀想实时播放,因此嘛,在下一章才能上,咱们先溜溜小胖子,嘿嘿!

    阿秀感谢各位看文、收藏、评论、以及灌溉营养液的亲们,么么哒!

    还要感谢读者“心1118”扔了1个地雷,比心心!

    第100章

    他落座于韩老太君右下手一溜高椅的首座,微微侧头面向上首,眼角余光却正好将大围屏纳入其中。

    郑家女眷跟其不甚相熟,加之秦立远持重沉着, 威仪赫赫,因此尽管他表情温和,但亦只韩老太君与杨氏跟他寒暄几句后, 堂上的话题便转了开来, 宣平侯府主要由姜氏秦二说话。

    此举其实正合他意。

    秦立远极其自然地偏头, 将视线投向那扇屏风之上,只是哪怕他目力过人,亦无法看透这黄中透红的木质大屏风。

    他也不以为意,只仔细端详着映透在槅心上的纤细人影。

    上首位置处的两抹倩影忽然凑在一起,几声极轻的女孩子笑声从屏风后传来。

    秦立远耳尖微微一动,他偏首, 正欲仔细倾听,只是很可惜, 那凑在一起的影子片刻后便分开, 笑声亦停歇下来。

    那笑声很小很轻, 秦立远其实并没有听得太清楚,只不过,他那向来紧抿的薄唇,却不自觉略略放松了些。

    堂上的女人们谈笑一番后, 又有仆妇来禀报,成国公府一行人已进府门,正往世安堂而来。

    秦立远闻言站起,携秦二告离,往前院而去。

    两人是男客,后院稍留即可,此处到底不是久待之地。

    迈开大步往房门方向而去,秦立远最后扫了一眼大围屏,随后跨出屋门。

    跨出门帘之外,两名家人正立在房外垂首等着,要为二人在前头引路。

    秦立远叫起请安的仆妇,让她们在前头带路,他无意中一回头,却发现二弟秦立轩偏头看向门帘缝隙处。

    他居高临下,清晰地看见了兄弟眼中的恋恋不舍,直到门帘子彻底落下,秦二才勉强收回了目光。

    秦立远下颏立时绷紧,黝黑的眼底无端暗沉了数分,只不过,片刻后,他目光中却闪过一丝了然。

    他眼睑微垂,心中一动。

    “好了,我们到前院去吧。”不过转瞬间,秦立远眸中已不现半分波澜,他轻启薄唇,对兄弟说道。

    话罢,他领着秦二,大踏步往外而去。

    再说后院那头,杨氏正领着女儿在女客之间寒暄着,一个身穿翠绿色比甲的丫鬟上前禀道:“回禀夫人,宣平侯府太夫人嘱奴婢说,想与夫人叙叙话呢。”

    “瞧瞧我这记性,刚才她说很久不见,想与我说些话,我都给忘了。”杨氏眼神闪了闪,挥退丫鬟后,随即轻拍额头,十分懊恼说道:“都忙昏头了,忘了跟老姐妹们叙叙话。”

    “大嫂带薇儿转转去吧,这里我先支应着即可。”小韩氏笑语吟吟,马上接过话头,她与杨氏各自领着女儿周旋在女客间,闻听丫鬟禀报后立即附和。

    小韩氏不知杨氏心思,但可以猜到姜氏所为何事,且不论妯娌间感情究竟如何,在外时,她们都会不约而同维护安国公府门楣。

    女儿家名声贵重,议亲之事不宜多,通常一两次便会定下。

    当然,这些是表象,谁家嫁女儿不是仔细估摸一番,把适龄的未婚男子都给扒拉一遍后,才选出个条件最好的。只是,默认规则却不足为外人道,只能隐晦进行,过程仅少许人能得知,通常浮出水面时,亲事也就定下来了。

    三人成虎,闺阁千金因此扬名并非好事。

    就譬如之前郑玉薇跟秦二,虽说两家在周文倩事前,双方皆有了默契,基本等秦二出孝就能定亲了,但那也不过是杨氏与姜氏彼此暗示一番,大家意领神会罢了。

    期间两家皆是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甚至连一句明确的答复都没有,就算最后事情不成,彼此亦无半分把柄。

    这是要维护两家孩子的名声,特别是女家一方小姐的闺誉,在这个重视女子声誉的时代,谁也不敢拿自家女儿来冒险。

    小韩氏此刻明知姜氏这是想见准儿媳了,但她与杨氏随意说了两句,就很自然给这事披上杨氏要见老姐妹的外衣。

    杨氏答应一声,面色自然地与宾客笑语几句,随即微笑招呼女儿往屋子右侧而去。

    招待女宾所用的大堂屋一整排全部打通,只用多宝格稍稍隔开,上头放写瓷器古董摆设,其实就是一个相联的整体空间。

    这大厅是安国公府光邀宾客时,于戏宴开始之前,专用于招待女宾的地方,女宾给韩老太君拜寿后,便会被引至此处。

    这厅堂昨日已提前放置了许多锦墩高椅,让女客们可以一边轻松喝茶聊天,一边继续等待别的客人到来。

    杨氏带着郑玉薇,一路与好些关系不错的夫人交谈叙话,走走停停,最后才来到里头。

    大堂屋最里头的隔间,相较起其他处是最为安静的。杨氏领着郑玉薇转进去后,先与里头的女客寒暄几句,然后才往姜氏那边走去。

    “芷兰,我忙昏头了。”杨氏笑语吟吟,落坐在大方高几另一边的高椅上,抬手扶了扶额,说道:“都忘了你说想跟我叙话。”

    “老太太六十大寿,这多大的事,你忙就对了。”姜氏轻笑,侧头看着杨氏笑道:“你这当儿媳妇的,还想偷懒不

    分卷阅读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