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

      将军威武 作者:埃熵

    分卷阅读148

    只是,面对兵强马壮的大戎国,已经失去了北地十八州的锦朝之上,素来意见不一。

    如宰相龚安邦、中军都督府韩俊志之流,向来主张的都是与戎狄讲和。而如镇国大将军江氏、左右军都督府的舒永忠、上官尘,却主张与大戎开战。

    凌承不主和,但他也不主攻,他想要主防。

    凌承是天子,但是他这个天子来得名不正言不顺,锦朝看似歌舞升平,实际上却隐藏着无数的危机:如远在北地羽城中的恭王,又如朝堂上仗着外戚萌荫起来的这班纨绔子弟。

    没有稳固自己的根基之前,凌承根本不想大动干戈。

    “陛下!戎狄素来蛮横嚣张,我们已经失去了北地十八州,如今,难道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侵吞我们更多的土地、杀戮我们更多的百姓吗?!”右军都督府的都督上官尘急道。

    “戎狄如猛虎,古来打虎者,若无武松的拳脚功夫,只怕多半有去无回,”尹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上官尘:“上官将军慷慨激昂,怎不见将军在阴山一战上、立些功绩?”

    上官尘听见“阴山一战”四个字,立刻变了脸色。

    “尹大人,”纳言阁大学士舒庆山微微一笑,捋着胡须道:“我倒觉得戎狄如洪水,堵不如疏,古来治水,可多的是奇人妙计。”

    尹正张了张口,只能狠狠地瞪了这老头一眼。

    “戎狄大军南下,直逼霄都和羽城,他们带军的是个女娃娃,目前吞兵言城休养生息,与我西路大军之间在言城附近对峙,若此刻能够出击,定然能够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挫一挫戎狄的锐气!”

    镇国大将军倒是多日没能上朝议事,此刻慷慨激昂,倒引起了不少主攻人士的共鸣。

    凌承皱眉看了这位老将军一眼,眸中悄悄地闪过了一丝厌烦。

    “江大将军,听闻令郎在北地,对戎狄倒是取得了不少胜利,”宰相龚安邦似笑非笑地道:“怎么孩子家过家家酒玩的玩意儿,就让大将军昏了头——以为此次的事情,如此简单?”

    “本王倒是赞成江大将军的话,”群臣中走出了个华服公子来,他冲着凌承一拜道:“陛下,若陛下愿与戎狄一战,愚兄倒愿替陛下打这头阵。”

    凌承眯了眯眼睛,原本不耐的眼眸里闪过了些光彩。

    面上,他还是不动声色地看了那华服公子一眼,装出几分惊讶道:“桓盛?你——”

    “臣知道陛下顾虑,朝廷也需要陛下在京中稳定民心。愚兄不想只当一个安乐闲散王爷,也想为诸多兄弟做出表率,为锦朝的百姓守护太平!还望陛下能够了愚兄夙愿!”

    华服公子说着,就冲凌承行了大礼。

    先帝膝下诸子,凌承只有一个异母的哥哥。

    而龚太后之所以能够从入选的秀女走上贵妃之尊位,身边也自然有自己的姐妹。

    这位被凌承叫做“桓盛”的王爷,便是先帝胡氏惠贵妃长子,唤名凌华,取义光彩照人、锦绣繁盛意,字桓盛,封诚王,封地远在江南沿海一带。

    近日,这位王爷陪着妻子省亲回到了山东一带,这才顺道请旨进京,见了皇帝和太后。

    这位诚王爷,也算得上是少数几个、凌承信得过的兄弟。

    “桓盛此话……”凌承站起身来,眼中一直混沌的神色也渐渐清明:“当真么?”

    “臣愿往北方入杀阵、破戎狄,驱除大戎兵燹,恢复我锦绣山河!”

    诚王的声音掷地有声,而如江大将军等战将,也纷纷跪下请命:“臣等不求军功、无为战绩,只求为民请命——愿陛下降旨,命我等带兵前往北境!”

    文臣中聪慧的,也已经看出来了事有转机,于是纷纷跟着请命,倒一时间大殿上,请命求战的声音,却已经叠了三叠。

    袅袅余音,响彻穹顶。

    凌承望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群臣,嘴角不着痕迹地露出了一抹讽刺的笑容,不过很快就被他掩饰过去,他看了看众人,才道:

    “如此,朕便年任诚王凌华为征虏大将军,征远副使白溪为左副将军、右军都督府上官尘为右副将军,各率兵十五万人,于三日后分三路出征——!”

    诚王一愣,而被点名的上官尘更是愣住。

    ——他们没想到凌承心中这么快就有了计较,兵分三路,只怕是个奇正并用、而后三路合击的路数。

    白溪远在北地,还不知任命。

    可诚王和上官尘却只能立刻跪下谢恩,然后留下继续议事。江大将军却有些遗憾,为自己多争了两句,却又被凌承冷冷的眼眸给浇灭了心里的热情——

    将忌主疑,凌承既然不信他,那么他此生便再无可能带兵。

    江大将军郁郁归宅,却看见尹氏笑着捧着一碗莲子汤等在门口,这女人心性一直叫他捉摸不透,可是秋日奉莲子汤等人的模样,却叫他想起了亡妻。

    老将军喉头哽了哽,看着尹氏,竟忍不得唤了尹氏的小字一声。

    尹氏面上带了红晕和喜色,他们夫妻之间虽然充满了算计,可这男人到底是她曾经最爱的那个少年将军,她淡淡一笑,低下头掩去了眼中狠辣、阴狠的扭曲表情。

    再抬头时,却已经换了一幅温婉的神情——

    “良人,听闻皇帝陛下派了三路征虏军去讨那戎狄,不知,我能否为我们的俊儿,去求上一份恩典?”

    江大将军愣了愣,似是怀疑自己听差了。

    尹氏说什么?——我们的……“俊儿?”

    似乎看出来了他的疑惑,尹氏脸上泛起红晕,嗔怒地哼了一声:“以前你总说我苛待那孩子,我却也不是个生来就不讲理的。我听说他在塞北屡建奇功,当真是骁勇异常、令人敬佩。”

    “从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不懂你们军中的事儿,如今……”尹氏低下头嚅嗫道:“我……我……也想试着去补偿那孩子……一些。”

    江老将军一愣,眼中忽然生了几分红,他颤抖着手,轻轻提尹氏理过鬓边的碎发,并没有多话。

    “俊儿是个好孩子,以前……他在军中的时候,想必是个喜欢战场的,今次是对戎狄,我就想着——能不能,能不能替他在军中某个小差事,也好让孩子、得了个机会回来。”

    尹氏殷切地说,想了想,还补充了一句:“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江大将军一愣,没想到尹氏会提这一茬:“可是俊儿的身体……”

    “听他舅舅的朋友说,俊儿的身体可好得差不多了,”尹氏眨了眨眼睛,揽着江老将军的手往回走

    分卷阅读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