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

      将军威武 作者:埃熵

    分卷阅读22

    眼看着他要到的地方已经近在眼前,卫五一个鹞子翻身便揽着江俊从半空中直接落下。他们来到的地方是阳河上的一个小渡口,对岸有一座渔村正点起星火点点,河面上漂着无数渔舟,它们交错汇聚,仿佛是一条条聚拢夺食的黑色锦鲤。

    日暮山间,水畔上偶有渔歌响起,引得应和阵阵。

    夕阳隐没在远处的群山之后,由深黄转为暮蓝而入深黑的天空与阳河在极目尽头相接,水天一色,河面上映着渔火点点,水波一动便是粼光点点,灿如天际星汉。

    江俊看呆了。

    他知道“青山覆雪、尘湖踏冰”是为锦朝盛景,知道暮春之初在建邺城外的桃林花红柳绿,却不知道原来在阳河的渡口,一个普通的日落江滨也如此好看。

    “好吧,我是因为……”在江俊忙着看美景的同时,卫五开了口,“因为‘太子’这个称呼,因为你曾经劝诫太子建立的玄甲卫,劝他改革兵制,你和他讲周王室衰微、政令征伐自诸侯出的故事——”

    江俊一愣,回头来看向卫五:“你怎么知道我——?”

    在原书中,江俊曾以周王室衰微的典故告诉太子凌武自己掌握兵权的重要性,不过按照书上的记载是只有江俊和太子两人在书房之中密谈的,这个卫五是如何……

    卫五面无表情地看着远处一叶正破风而来的小舟,道:“彼时我在太子府上做影卫。”

    “原来如此。”江俊笑了,眯起眼睛转过头,也跟着卫五将目光投向那一艘向他们缓缓驶来的小舟:影卫?呵——

    他穿进这本书里,剧情倒背如流,莫说是太子府,就算是书籍、书逢、页眉、页脚,江俊敢保证:着里头就没有任何关于“影卫”的设定!

    饶有兴味地看了卫五一眼,江俊翘起了嘴角:这人肯定大有名堂,啧啧,真是有趣。

    见江俊那一脸高深莫测的笑,卫五也眯起眼来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似笑非笑:越危险越有意思,重生一次能够遇上江俊,还真是惊险又刺激。

    那一叶小舟终于靠岸,从船上下来船老大和两个俊俏的渔女,他们冲卫五躬身鞠躬,也冲着江俊颔首致意。

    这时,卫五才说出了他带江俊此来的目的:“夏日晚钓,我想你还没有尝过我们江湖人的手艺——”

    在悦榆客栈里头,那道脍鱼莼羹端上来没有吃上几口,孟遇舟就进来了。夏天白昼炎热,如今雨后空气清新,正适合钓鱼。

    看着卫五从容地登上渔船,接过船老大递过来的船楫和鱼竿,有模有样地作势开船,江俊偏着头眨了眨眼睛,忽然就笑出了声:“没想到你还会这些。”

    卫五没说什么,只是冲江俊伸出了手,示意他抓着自己的手上船。

    “好,”江俊眼睛明亮,在船上浅黄色灯笼的照耀下显得特别润泽清晰,“也叫我见识见识你卫大侠的手艺!”

    “坐稳!”卫五只是将江俊按坐在船舱中,然后转头执长楫将小舟推离岸边,破开白浪、往阳河的中下游缓缓地漂流而去。清风徐来,两岸高大的黑色树影如同驻守在边境上的士兵,一字排开、挺拔高峻。

    伴随着山中寒鸦偶然发出的一两声啼鸣,小舟缓缓地行至江中,卫五放下楫而持钓竿,在空中甩出一个完美的弧度之后,鱼钩漂亮地垂坠入水,溅起一个精致的水花。

    明月渐上枝头,江上月影潺潺,就在江俊和卫五两人泛舟阳河、夏晚垂钓为乐的同时,在提刑按察使司的大狱之中,孟遇舟却正在审问犯人——

    在十级石阶深处的地下监牢,四壁上都挂着冰冷可怖的刑具,那些刑具上头也已经是布满了红到泛黑的斑驳痕迹,正中央的刑架上绑着一个半死不活的囚犯。

    孟遇舟端坐在正中央的一把太师椅上,端着一杯清茶慢条斯理地放在嘴边吹着,他的眉眼被火盆里头的火映照得狠戾异常。

    而火盆里烧红的烙铁,是这间漆黑刑房里唯一的光。

    “还不打算招么?”孟遇舟抬眼,手中的茶盖轻轻一磕,发出一声脆响,“张大户?”

    作者有话要说:  太|祖的那些事就是我那本《送君千里》(哦后来改的这个名字我不想提)自己买自己的安利就是这么拼掩面倒地_(:зゝ∠)_当然我觉得《太后男为》和《催更攻略》更好看一点orz

    --------------------------------------

    感谢:

    第14章 将军威武014

    刑架上身着囚服垂着头的男人听见孟遇舟这样问他,不知为何,竟浑身都颤抖起来,因为刑讯拷问而散乱的长发,此刻正如一个鸡窝般糊在他的头脸上,看不清他的表情。

    “大人在问你话呢!”狱卒上前来空击了一记鞭子。

    那人却还在抖,嘴唇微微张开似乎在说什么,等那狱卒凑近了,才发现他竟是嘶哑地笑,笑声粗哑如同撕裂的绢帛,又好像是利器划破漆器时的那种尖音。

    孟遇舟皱眉,眼中寒光乍现:“你笑什么?”

    他的双手被分开绑在木梁上吊着的铁镣上,他笑的时候,带动手臂震动,连着那两串铁链也发出叮叮之响。手腕一圈的皮被磨破,鲜血顺着手臂流下来,流过那些已经凝结成污黑的旧伤和瘀青。

    “‘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从、从第一天入这大狱,我就已同大人讲清楚了:草民无罪,又何谈招供?”

    “无罪?”孟遇舟冷哼一声,将手中茶碗“啪”地一声砸在桌上,抄起桌上放着的一沓纸张,上头摁着鲜红的手印,密密麻麻、洋洋洒洒数万言,全是罗飞和童兴的供状。

    孟遇舟将这两份供状亮到他面前:“罗飞和童兴都已经招了!你难道还想抵赖?张汝勤,兰阳人,明统十五年举人,‘未及进士,先君西去,返乡终不至仕’——这说的不是你?!”

    抬头看了一眼孟遇舟手上的文书,张汝勤脸上竟还带着笑,他的声音因为虚弱而变得极轻,却咬字清晰:“当然……是我,这是朝廷记档,每个举人都有,难道大人凭他们能说出这一两句话,就断定我是他们的同党?”

    他是明统年间的举人不假,而且正是要进士科时,父亲离世,因而没能从仕。机缘巧合、阴差阳错,他辗转经商,也算是小有财富、衣锦还乡。

    谁知荣归故里过了没一两年好日子,就突然被这朝廷的钦差缉拿归案,说他是罗飞和童兴的同党,侵吞国库钱粮两千多担。

    张汝勤读过书,经商致富

    分卷阅读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