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卷帘录 I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两句诗在九州之中最为繁华名胜的扬州脍炙人口,赞的不是什么亭台楼榭的歌姬舞女,却是十三岁时的小小姐,小小姐便是姑苏公冶家的小女儿,闺名单一个“和”字。
    在扬州,小小姐便是帝王家的公主,任谁提到,都要带一点或亲切或尊敬的诚意,如今七年过去,统掌着虎丘命脉的姑苏世家俨然已可与朝堂诸侯分庭抗礼,那一声或是亲切或者尊敬的“小小姐”,业已被一句半是仰慕半是敬畏的“大家姐”代替。
    此刻的公冶和高高踞坐在象征着公冶家主地位的虎丘阁上,对着雕工繁巧连镂了九十九道连环的血龙木妆奁,一笔一画细细描眉。
    一个梳了抓髻的小丫鬟呈着一份紫金的拜帖送过来,笑吟吟道:“阿姊,新继位的郑侯差人送了拜礼,装在八抬大轿抬了来。”
    “念。”对镜画眉的女子疏懒懒应。
    “秘法加持的花奇楠珠串一对,千年血玉一尊,千眼菩提十斛,珊瑚树十二丛,鲛绡廿四匹,雪胭脂一品,暹罗乌金三方……”念到这里丫鬟掩口笑了笑戏道,“一份拜礼而已,来得这般郑重,倒同下聘一般。”
    女子画毕,眉笔“嗒”一声轻扣在妆台上,对着镜子打量一翻,一边对捏着拜帖的小丫鬟道:“梅落,去看看阁子外的桃花可曾开未。”
    名唤梅落的丫鬟应一声,走到雕花窗边卷起了帘子,“吱呀”一声推开窗子,忽奇道:“咦,奇怪,”揉了揉眼方道,“昨天明明还什么都没有,怎么忽然……”
    阁楼外大有十里桃花千重锦绣之势,不过风拂过时花盏却纹丝未动,移动视角细看,花瓣上依稀有星微的细碎明光流烁,竟是玉石雕琢而成。
    “好大的一份礼。”梅落半张着口,窗外有婉转笛声传来,伴着泠泠琴音,衣袂飘飘的一男二女从天而降,悠悠落在桃林之中,向着阁子的方向拜了一拜,齐声诺道:“陈国公恭祝姑娘春祺。”
    梅落哂笑:“卫家,郑侯,陈国公,又不是什么生辰吉日,倒是一个比一个来得勤。”
    话音未落便听得阁外蹄声嘚嘚,一匹通体乌黑四蹄雪白的踏雪马长嘶着疾驰而来,惊得枝上轻薄如翼的琼花簌簌震落,击落在青石板路上时发出一连片纤细富丽的玎玲碎鸣,绵若华章。
    梅落好奇地抬眼张望,喃喃道:“这又是哪家来头,难不成是要送小姐一匹千里难寻的好马?”
    公冶和轻笑一声,像是沉甸甸的露珠坠入花心深处,带着点缭绕的暗香和沉迷。
    未等第二句话出口,快马已奔入了虎丘阁的内院,一袭劲黑的骑者翻身下马,转眼间便将拜盒呈上了阁楼顶的静室前。
    “齐王有礼,”垂帘外的来人颔着首恭恭敬敬道,“另有一言赠予阁主,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
    梅落隔着帘子接过拜盒,入手时平托的双臂陡然一沉,公冶和心中了然,淡淡口吻中含着慵缱:“多谢齐王美意。”
    那人抱拳一礼,迅速转身退出阁外,不过几霎眼的时间,已听得楼外蹄声渐远。
    “什么脂粉有这般重。”梅落轻嘀。
    “一看便知。”公冶和道。
    拜盒拉开的瞬间室内笼起一股极重寒气,匣内冽光四泻,伴着一阵悠长而厉的凄鸣,一柄刃泛幽蓝的短剑完完整整现出来。
    “鱼肠剑?”梅落失声惊呼。
    鱼肠剑号称“勇绝之剑”,以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而成,专为逆理悖序而生,卜辞言其“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弑父”,乃不详之刃。
    沉朱的唇角缓缓绽出一个笑来,案边的女子站立起来,大红的裙角无声曳地,流转出暗哑光泽来:“英雄么,公冶家可受之不起。”
    “梅落,”伴着袅袅的瑞脑香,女子幽幽的嗓音响起,“备下请柬,本座要亲自送他们一份礼尚往来。”
    三月龙,定力降来一钵中。
    升腾便欲致云雨,十六开士观云风。
    四月蛇,九蛇相辅成晋家。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及之推死怨嗟。
    东历一百三十七年的龙蛇之月,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月,或许用不同寻常来形容,都太过寻常了些。
    因这两月之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史家称其为“姑苏之宴”,郑卫齐陈晋燕赵楚八方诸侯会于扬州姑苏公冶世家,史评这一事件奠定了诸侯争霸的格局,天子威仪不复存在,东朝自此分崩离析,逐鹿乱世至此伊始。
    整个扬州的街头巷尾都在对即将到来的“姑苏之宴”议论纷纷的时候,阿杏并未觉得此事有何不同寻常,不过近日来往的异乡行客,倒是比往日要多上许多。
    阿杏是苏郊一处客栈的小妹,今日的客栈却有些不同寻常,难得的好生意,掌柜却闭起门拒走了所有客人。
    出门前掌柜留了一句话。
    “如果有一个叫阿和的客人,给他一间上房。”
    这个叫作阿和的人,大概是一个很重要的人,小妹想,她从未见过向来潇洒不拘的掌柜有眼前这般局促不安的模样。
    她扫了院里的落花,逗弄那条叫作阿黄的土狗,日升日落,月上中天,却并没有一个名叫阿和的来客。
    第二日天气晴好,艳阳高照。
    就在她认为阿和不会再来的时候,院里来了一位姑娘。
    她低头扫着落花,一面习惯性地招呼:“客官对不住,今日不留客。”
    那个女子轻轻掀起遮颜的幂离,无声浅笑,檀口轻启,低低徐徐吐出四字:“我是阿和。”
    小妹有些惊异地停住了执帚的手,错愕地抬起头,却半晌没说出话来。
    阿和是一个女子,并且,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女子,那种美既不惊艳,也不绝尘,却教人移不开视线,亦不忍呼吸。
    小妹愣愣看着尚立在原地的阿和,只觉得这个女子看起来十分舒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感觉,触手可及的亲近却又高高在上般疏远。
    然后她便看到一向沉稳镇定的掌柜气息不稳地奔进院口,一袭做工精巧的半新青衫,嗓音微哑地唤了一声“阿和”。
    那个远道而来的唤作阿和的神秘客人,便是如今在整个扬州乃至九州呼风唤雨,执掌着姑苏虎丘阁大权的公冶家家主,公冶和。
    闻见身后男子的低唤,公冶和并未回头,信步向前,委身缓缓坐在了院中的秋千架上,阿黄轻车熟路蹭过去用脸拱了拱她的裙角,公冶和漫不经心地伸指轻弹在它的鼻头上,弯起一个浅浅淡淡的笑。
    院落静寂,扫花的小妹不知何时已悄悄退去,青衫的男子默不作声立在一边,手里把玩着随手拾起的一只酒杯,垂首深深注视着心不在焉的女子。
    公冶和先抬起头来迎向对方的目光,虽然经过了精心的修饰,然而比起当年,眼前男子的形容仍有些岁月沧桑的落拓,淡淡的眼光里流出一点细微的柔软来,唇角弯了弯,喃喃唤着那个人的名字——
    云峥。
    像一只巨鲸没入深海,庞大而温柔。
    青色的袖幅微颤,男子的神色如一夜春风忽来,冰河消融,万木复生,面容里含着由内而外笑,温煦如和阳,轻声道:“终归是回来了。”
    公冶和神色似有些不忍,嘴角轻轻上翘,淡淡开口:“你还是这么天真,”见对方未及收回的笑意有些凝滞,依旧柔声道,“木已成舟,断不可回头。”
    叫作云峥的男子眼里最后一丝光芒湮灭,化作一片虚无的冰冷:“这一次,算是告别?”
    公冶和弯起一抹安静又好看的笑,眉目如画,却恍若未闻,自顾自立起来,披在身上的深色外披委堕下来,露出内心惊心动魄的猩红。
    “你真是很喜欢大红色。”云峥静静说。
    “不过是喜欢,”女子嫣然一笑,万千芳华刹那齐放,唇间言语却是凉薄,“看那些前赴后继的扑火飞蛾。”
    话音落毕,轻轻矮身拾起落在秋千上的外披,重新掩住身形,又从容容罩上深烟的幂离,如一只穿花蝴蝶般翩然而去。
    □□上徒留一缕淡淡的月下香。
    阿杏把着扫帚自客栈中探出身来,见到自家掌柜自轻自妄的旷浪情状,青衫落拓的男子跌足坐在地上,怀抱着一坛陈年的女儿红,襟前酒水淋漓,一面似哭似笑地且歌且啸:“我他妈的配不上她,我们家他妈的高攀不起……”
    阿杏沉默片刻,幽幽叹一口气,退回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