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初春的风里尚残着一点料峭的寒意,日浅风和,淡白的烟岚四起,苏祈年抚住指下轻颤的蚕弦,一曲《河广》止住,抬眼望了望那架由四匹通体乌黑蹄色纯白的高头大马拉着的华贵马车消失的方向,抬手掩口轻轻咳了一咳。
    “你这沉疴总也好不利索,”一旁的青衫男子皱了皱眉,“人早就走了,又何必送这么久。”自顾自执了矮几上那盏东陵玉的酒壶,自斟自饮起来,咋了咋舌道,“酒真是好酒。”
    “不是望穿秋水牵着会痛的,那就等。”苏祈年淡淡道,拾起膝上的琴搁在一边,掸一掸白得一尘未染的衣幅。
    “哈,”男子懒散一笑,眼角轮廓温敛出锋利,“姬广一定想不到,不食烟火的仪山公子也能说出这么红尘气的话来。”
    “在我这耽了这么久,还不回去么?”
    “有什么打紧,”男子握着酒盏随意晃了晃,话题一转,“不过这信安君千里迢迢来青州寻你打得是什么算盘?”
    “不过是劝我做说客,”苏祈年道,远远望着淡和的白日从层云中浮出来,“要虎丘堂的家主莫要站错了队。”
    听到这男子扬起的眉峰微挑:“他消息倒灵通,知道你这闲云野鹤能同公冶家搭上交情。”
    “却不是他,”苏祈年悠悠道,“你注意到随他同来的那个女子了吧?”
    “便是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从临仙楼赎出来的那个戏子么,”男子把玩着手里的酒盏,“看他那个样子,倒像是比娶个公主还要诚惶诚恐。”
    “那女子可不止是个‘眼’,”苏祈年道,“抬高了说,是‘旗’。”
    “那还真是高看。”男子语气中带了微嘲。
    “晋大人的夫人你听过吧?”
    “怎么又扯到那个老咬虫了。”
    “据我所知,”苏祈年从他手中牵走酒壶,倾了小半杯,擎在手里微微摇动,“晋夫人可是三贞九烈一心事夫,不过我听说两年前信安君带着那女子投奔到晋府,闹出了不少风流事,晋夫人是个醋坛子,当众打了那女子一个耳光,众人皆等着晋大人解释,事后晋大人却站在了自家夫人的立场。”
    “啧,看不出还有这等事,晋大人如今也年近花甲了吧,那女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
    “女子在晋府的日子倒很吃得开,结交了不少达官贵人,逢人便说‘那老咬虫咬了我一口’,传得久了,倒成了雍州的一个笑谈。”苏祈年说罢,又抬手在面前咳了咳。
    男子从他手里劈过酒杯来,就手一饮而尽,末了抬手拭了拭残在唇边的酒渍,一边道:“再坐下去当心染了风寒,莫病死了你这个痨鬼,回头请你喝新烫的烧酒。”却只字未提方才听到的话。
    “可惜她却不知,”苏祈年咳着轻声说,“她要找的人近在眼前。”
    男子的眼神在刹那间凌厉,又迅速化作满不在乎的虚浮笑意,轻轻抿唇,半晌极轻极淡地一笑:“是么。”
    “这是你唯一不能摆脱的,”苏祈年叹息似的低语,念出那个在嘴边含了许久的名姓,“公冶。”
    公冶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望着面前盘膝而坐的白衣男子,苏祈年神色淡淡,一袭白衣略显空荡地挂在身上,脸色里透出一点苍白的病容,眼眸在浅白的日光下是微微淡褐的颜色,同今日的阳光一样,温和却没什么暖意,露出一点微微刺骨的凉意来。
    公冶转过身去看着碧空青野里天苍云白,微微叹了一口气。
    “东王的姻亲已经失去价值,诸侯看重的是权倾一方的世家家主们,你不在意这些,”苏祈年的话像一支折了头的箭,准确无误自后心穿来,“却不能不在意阿和。”
    公冶仰起头望着云隙里散出的冷凉日光,微微眯起了眼,唇角弧线冷厉,清冷的嗓音在风里断续破碎:“苏祈年你还真是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