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四 一篇论文的震惊

      黑暗,无边,辽阔,无法探测尽头。
    漆黑的庞大空间里,闪烁着一粒粒无尽的光芒,其中一颗巨大的光源,挥洒出亿万道光芒,笼罩在光芒挥洒之处,整个漆黑的一边,缓缓的降临光芒,肉眼不可察觉的亿亿道光芒从无边缘天穹顶上,以一种肉眼不可察觉的速度掠至,将云彩高层燃烧成一片火红,继而穿过云层,降落人间。
    奥斯汀边郊。此时清晨。
    一个青年模样的年轻人,奔跑在这条宽敞的稀少人烟却景色幽美的道路上,一直向前。
    已是10公里。
    这副画面是,奥斯汀森林保护郊区的一条大龙般街道上,一粒白光笔直向前。
    男子汗水从肌肤深处因为血液沸腾从毛孔渗出流露在脸颊然后从脸颊滑落,一颗颗粒水如珠滚落,犹如一场微小的降雨。
    ‘雨水’侵湿了‘大陆’的白色一角,随着‘上苍’的奔跑,雨水飞洒……
    如风穿梭,绿林后退,耳中风声呼啸,眼前一片笔直,只管如飞奔跑,哪管此外世界。
    一身白衣的韩珞享受着奔跑中的一切感受,心灵中解放的自由,
    交叉奔跑的双腿,带给了他自由的感受,最舒爽的时候,就是10公里之后的状态。
    白粒笔直一路向前!如一道慧光。
    随风穿梭。
    许久,已是20公里。
    眼前绿林绵延,早已远离城市群,空气清新,氧离子丰富,在天地无形细微循环运转之中,注入人体。
    白衣韩珞,浑身清新爽快,热血沸腾,肌肉全醒,浑身振奋着激奋的热血,青年的力量。
    身心带给韩珞的感受,使得身体某处无名地带,涌现出一股子不可探测根源的豪壮之气。
    又是一次与天地共鸣。
    韩珞心念一动。
    豪气如黄河壶口瀑布的大水,来自万里的积累,然后再此处释放,气魄震荡的韩珞心神汹涌。
    身体已是如一道光芒,飞掠出去,全速奔跑,全力尽出的韩珞,快的如一道风,风仿佛在呢喃,这是谁。
    白粒遽然增速。
    在原速上依旧增速。
    最终停在了40公里之外,一处白石之上,静静站立许久,气血如沸水渐渐平静,如远处的光波淋漓的宽敞大江,宁静徜徉在前方。
    人与天地同静。
    又是一次与天地共鸣。
    大抵人在天地间生存,除去生存上的无可奈何之外,总会有几次大的与天地沟通的共鸣,譬如传说中的‘上证天道’,就是人与大道合一,彻底共鸣。这个合一,不是思维理解的合一,是日月无人推而自行的一,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的一,是万物无人造而自生的一。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无形,无情,无名。却是造就了如此庞大的世界。
    这就是所谓的‘一’。
    而上证天道,摸索的就是‘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何以能生育天地?运日月,养万物?这都是一种大力。
    建立在那座漆黑空间,一粒粒光芒闪烁,运行的世界里的力量。
    武者在这个空间,如粒子。
    韩珞醒开双目,站在白石上,体力已经恢复,肌肉随着呼吸一起一伏,微微荡漾在气血之内。
    人体运行。
    何以能动?
    何以能静?
    何以生?
    何以死?
    这座躯体带来的奥妙太多了,致使历代的贤者孜孜不倦去研究,造就了庞大的人类文明。佛道医儒武,华夏五脉文化,都在研究躯体上,只不过各侧一面。
    佛门研究灵魂,道门研究长生,医家研究祛病,儒家研究天下如大身,武家研究搏击御敌且上证天道。
    其实核心,都在一个身字上。
    而现代文明的西方创造,各种核心,也在一座躯体上。
    而各家文化,似乎没有一个定论,彻底定论‘人体奥秘’的一切,让世界认可,成为人人赞同的‘大众常识’,如‘你好’一样,成为大众中平常化,平淡化,毫不起眼却无处不在的‘平凡之物’。
    而现实中的佛门,道门,医门,儒门,武门,自古以来,就仿佛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秘诀核心,密不外传,神神秘秘,玄之又玄,让人摸棱两可。
    而那些真传核心者,绝对不轻易与人知核心。哪怕是门中人,也未必得到全部真传核心。
    如此神秘,高高在上,令民众一仰其高,只谓其高深莫测,非绝世奇才不可探之。
    而那批真传者,得一二真传,就护门自锁,密不外传,视为自家珍宝,仅传承几人,护持自家‘真传’,由此形成的门派之间,门户之立,何其多也。
    流派繁衍,何其多也。
    繁文缛节,何其多也。
    令人眼花缭乱。
    本来生命百年不过长河岁月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
    一道道门槛,不知阻挡了多少求道的人。
    所谓‘自家珍宝’。
    而之后导致的名誉之争,又是何其多也。
    …………
    佛门咒语传闻有无上神力,每一句咒语,用来沟通天地,人为的‘人与大天地共鸣’,可僧人有几人,证得了‘知晓内幕’的境界。大多还是像学生一样,看了看书,仿佛‘懂’了。而人间‘因果’‘解脱’‘自在’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道门修炼功法,据说有成仙之术,可以移山倒海,飞行遁地,人为的‘突破自然’,可道人有几人,凤毛麟角而成仙?大多还是一生平淡,刻苦修炼终生,不得所谓‘入仙门’。而人间‘阴阳’‘神通’‘天意’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医家真传,据说有透视内视,看透人体的‘观眼术’,观人疾病,可中医脉中,有几个中医,展露过这种境,大多中医还是按部就班,望闻问切,抓药,针灸,火罐祛病。而人间‘养生’‘无病’‘健康’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儒家门中,据说有融合天下大局的棋力,可以天下‘大和’,可儒门之中,有一人达到这种程度?大多儒生,还是一生死道理,更多的还是负心多是读书人的‘道理人’‘规矩人’‘棋格人’,更多人还是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修身阶段’,而且一生不得完善境界,仿佛若缺。而人间‘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话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武门之中,传闻有虚空站立,进击自如的大道之力,可武脉之中,有几人达到这种程度?几千年来,上证天道,仿佛就是一句空话,多少武夫穷尽一生,也只是望洋兴叹,只可谓不是人间人把玩的了。而多少武夫,穷尽一生刻苦,也没有健康无病,达到所谓‘下证体魄’的境界,传说,仿佛就是虚设!而人间‘健身’‘强体’‘阳光’等词无人不知,可人们还是老样子。
    …………
    这些高高在上,让多少民众根本不能仰望,只知道一日三餐的生活。
    高高在上,神神秘秘。
    没有一座躯体的理论,成为了大众的‘共知’。
    所谓的利益天下,仿佛是一座空谈,一场虚设,期待了几千年的‘普渡众生’,‘得道成仙’‘百病不生’‘大治天下’‘武力通天’,仿佛就是一句空谈。
    期待被‘普渡’‘成仙’‘无病’‘天下和’‘通天’的人众,终究是平平凡凡,生老病死一生,期间可能还有人生不如意的无可奈何,尝尽甘苦酸甜,饱览人生墨迹,只留下一声声感慨,人生啊,如梦。
    而武夫如此之多,得到真传的,也没有几人。
    何况成佛,修仙这般高大上的台词?
    ……………
    躯体,仿佛就是一座迷。
    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初期,就没有破解全部,留下了神秘的大部分。
    使人知道自己活着,可为什么活着,却不知道了。
    于是,那么多贤者,前仆后继,如飞蛾扑火,用尽一生,来破解这个大自然给予人类,最深的迷宫。
    ……………
    于是,老子写下了研究天地规律的道德经。
    于是释迦牟尼,创立了佛门经典。
    于是耶稣,写下了基督教这一笔。
    于是张三丰晚年弃官寻仙……
    于是达摩大师山洞面壁……
    于是李玄国弃俗家而出家……
    于是柳宗元笑看人生而寻仙……
    于是一切科学家,探索生命的可能……
    前仆后继。
    研究这座谜团。
    ………………
    然而,谁是知晓者,那个‘上证大道’的人物呢?历史并没有揭晓。即使知晓了,很多东西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旁人无法体会,亦是没有用。
    于是乎,人间还是老样子,人间不自在。
    ………………
    韩珞返回奥斯汀,回到家中,进食完午饭,开始读书。于是乎,写下了上面的华夏的知识论文,发邮件,递给了威尔逊教授。
    威尔逊教授第一次,从空中俯瞰了,整座华夏的学问。
    惊呆不已。
    在电脑那一头,那座未来研究室中,伊桑.威尔逊教授一脸惊叹,眸中闪烁着无比的精光,这位研究过华夏哲学一辈子的西方老人,仿佛第一次接触华夏知识,在那渐渐发呆。
    而他的一旁,正坐着一个西方老人,形体宽厚,看完这篇‘英文版本的华夏哲学论’,在那里,呆在那里,因为他的脑海,正在随那篇文章,俯瞰整个华夏的思想源流之处。
    在他脑海中。
    整座华夏大地,人们的思想,都被这五家思想,笼罩其中。
    像一张网,格格条条,束缚在每个人的身边。
    上至皇权贵族,下至百姓。
    无人敢越出这个格格条条之外。
    即便有人跃出了,也会心惊胆战。
    而一旦有人跃出了,就会遭受周围人的指责,群起而攻,无病而终。(假设一个人,在农村不给去世的亲人烧纸钱,一定会被家族乃至村边的人说,指指点点到心头。假设一个人,做出了与周围人不一样的东西,就会被关注,不知道是被攻击,还是赞同。而历代这样的环境中,无数的人才被淹没……多少的发明死亡于出发点,多少的发展机遇,拱手错过。多少的利益周边生命的事情,一错再错。而华夏的文明,因此而停歇不前已千年,直到被后来居上的西方一跃而上,遥遥领先,才跟在人家屁股后边学习。因为这样的环境导致多少的人才埋没,真的是华夏人不如西方人?)
    即便在当代的思想里。
    也仿佛……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
    人们不敢尝试,创建新的思想体系……或者新的生活模式,或者新的一切。
    我为老子……
    我为孔子……
    我为释迦牟尼……
    超越他们……
    没有人敢这样想。
    人们仿佛麻木了,不敢探索线条之外的世界。
    不愿意失去这种‘安全感’。
    活着,凑乎活着吧。也挺好。
    可是生命的发展……不该这样……
    这位西方的老人,也摇摇头:“我们西方,又多么领先呢?不也一样,到了新的迷茫点?”
    威尔逊教授转颜一笑:“‘未来’的投资者,伟大的浦尔博得阁下,怎么看这位来自华夏的年轻人?“
    西方老人沉默了一会,道:“good!“
    奥斯汀哲院学生传闻之中,威尔逊有一个关系最密切的好友,是提供资金,社会资源,学术资源,供他和未来工作室的社员,一起研究‘未来’模型的提供投资建造的参与者。而那位好友,就是全美著名的科学家领袖之一,得到诺贝尔学奖的一个大人物。
    在国际上,举足轻重。
    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灯光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