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妥协的无奈

      上一世借助传奇,陈老大和盛达从寒冬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创造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传奇人生。
    而这一世,传奇已经不在,寒冬却如期而至,没有了传奇的盛达,能否如前世一样坚挺,实在是没人能够预料之事。
    陈子山改变的这两件大事,一个不小心就会导致两家公司直接消失在历史的浪潮中。
    远在临州的曾清,就在这样的煎熬中度过了一夜。
    在此之前,曾清和深城腾迅总部的小马哥通了电话,把现在的处境给对方交了一个底。
    小马哥表示,在目前纳斯达克大崩盘的严峻环境下,争取境外资本的可能性几乎已经为零,那些类似于idg这样的投资机构,全都锁在乌龟壳里,等待严寒过去。
    唯一有可能争取到的资本就只有国内,一者国内资本市场受纳斯达克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二者国家出于政策方面的保护,不会让寒冬肆意横行,快则半年迟则一年,国家肯定会有直接或间接的救市措施,咱们只要争取到一定的资本,就有生存的转机。
    不过小马哥同样表示,国内资本市场本来就不景气,都是一些畏首畏尾之徒,在国际国内市场大唱赞歌之时都相当谨慎,所以现在找到投资的可能性不大,那么陈子山的手上可能存在的资本,或许就是腾迅的救命稻草。
    鉴于此,小马哥授权曾清,只要陈子山不是坚持一定要趁机吞掉腾迅以及qq的情况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方提出的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你可以全权处理。
    得到授权,曾清苦苦煎熬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
    曾清迫不及待地把章小龙约了出来,可惜得到的答复就是暂时联系不上。
    章小龙说很抱歉。
    第二天如此。
    第三天如此。
    第四天……
    曾清再次拨通了章小龙的电话。
    如果今天对方不答应从中斡旋,那么他就要直接联系陈子山。
    即便是惹起对方的反感,他也在所不惜。
    或许是事不过三。
    这一次,章小龙没再像前面几天一样硬梆梆地说联系不上,而是让曾清稍微等等,说我再给你打电话问问。
    半个小时后。
    章小龙回复了曾清,说联系上了陈子山,对方答应了,但是因为时间紧张,所以最好长话短说。
    曾清心里有点苦涩,想着一个月前,对方还在深城满腔诚意地要投资腾迅,却被公司扫地出门。
    尽管其中有着特殊的原因,但是腾迅本身一样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时过境迁事易时移,双方的形势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本来平等的地位,因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碎,差距拉开得让人难以置信。
    可是这一切,无法摆脱,几乎没有了选择。
    用小马哥最后的言辞,就是一切以生存为主,至于其它,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
    是一种不得不妥协的无奈!
    ……
    沉默了很久。
    曾清才最终拿起手机,拨通了一直躺在电话薄上的号码。
    今天是acm比赛的第三天,也是临工业参赛选手最为重要的一天。
    因为章小龙的电话,陈子山选择留在了酒店。
    这几天。
    陈子山算是想明白了。
    既然腾迅暂时命不该绝,那么在这个节骨眼上,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或许可以趁机捞上一笔。
    双方接通。
    曾清开门见山,再一次重申立场,只要陈子山不再想着收购腾迅,要什么要求只管提,不过分的话,都可以商量。
    如果还是跟之前一样,曾清表示,那今天的电话会是彼此之间最后一次通话。
    陈子山笑了笑。
    面对曾清的刺猬式武装,他并没有什么反感,相反,更多的是有一种莫名的感慨,除了笑笑,他不知道如何去评价对方的行为。
    当然。
    现在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
    陈子山仔细考虑了一会,开口说道:“老曾,既然你重申了你的立场,那么我同样重申一遍我的立场,虽然你说不能收购,但是同样的,对于腾迅,我也已经没有了在深城时那么强烈的投资想法。闲话就不多说了,今天既然接了你的电话,算是咱们的缘分还在,我就给你们一个机会……不过话说回来,投与不投,根源不在于我,而在于你们。”
    “您请明说。”
    “很简单。”陈子山无声地笑了笑,“投资有风险这句话,我想任何人都明白,投资人愿意投资,无非是在承担风险的同时,看中了风险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而风险和利益是对等的关系,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反过来是同样的道理,高风险的背后,必须有值得冒险的高收益来吸引投资。”
    陈子山背书一样说话。
    又是一番老生常谈的言辞。
    标准的官方语言。
    曾清心里牙痒痒的。
    话说到这里,算是彻底挑明。
    其实曾清心里并非不懂,前面一直不愿意主动挑明,无非就是幻想着陈子山还能够像之前在深城那样,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当然这是幻想。
    曾清轻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陈老板的意思,只要你还有投资的打算,腾迅公司必定会有与之对等的预期回报回馈给你。不管是股权份额还是与之相应的股权权益,咱们都会尽可能地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您最大的优待。”
    “能说具体一点吗?”陈子山笑道,“所谓的合理的范围,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给出多大的让步?”
    曾清说:“这要看陈老板究竟能够投资多少。”
    陈子山说:“我的钱就那么多啊。”
    曾清说:“那么多是多少?”
    陈子山说:“差不多有三四百万。”
    曾清追问:“到底是三百万还是四百万?”
    陈子山想了想说:“四百万不到吧,大概50万左右。”
    曾清有些无语。
    半晌说:“陈老板,上次在深城,不是说好有500万么?”
    陈子山淡淡说道:“你说错了,根据当初咱们的协议书,我们签订的是8.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50余万,但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在故意揭伤疤呢。
    堵得有点让人闹心。
    曾清被噎得不知道如何回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