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

      无终极兮 作者:草庐青少

    分卷阅读60

    意的,说的每句话都冲他心窝去,真是的第一次向人表情吗,简直高手,太暖心了!只得没话找话,问:“你冷不冷?”

    魏弘趴在他的肩头,抱着他的手更紧了,“不冷不冷,一点都不冷。”

    慕博衍心道,早知道你不冷,怀里跟暖炉似的,这寒火不侵的身体素质太好,冬天简直小火人,我这不是找话说吗,得了,还是不说吧。

    小半天,魏弘才恋恋不舍的放开他,看着他,眼中装满了晶亮的希冀,问:“我以后再去王府,你不会再那么冷淡的待我了吧?”

    慕博衍双目弯了弯,点点头。

    魏弘又问道:“若是哪天你要离开了,能带上我吗?我想陪着你,你答应吗?”

    慕博衍重新坐好,听他这话,抬眼挑挑眉,摇摇头,说:“行了,你也别得寸进尺了。”

    等我们都能活到那时候再说吧。

    魏弘对这个答案虽说上满意,但也不意外,今天的发展已经好的出乎他的想象了,脸上终于真正的绽放了开心的笑颜。

    风雪小了些,路口的人已经等得焦急了,寻了上来,两人才算是回了城。

    刘令觉得,侯爷今天特别高兴,闷了三个月终于恢复了晴空,他不知道原因,但还是觉得是好事。张墨看着魏弘的笑容,他没看错的话,送侯爷回来的马车是王府的车驾。看来侯爷与王爷之间的发展颇好。

    叶欢成亲后不久,魏弘便给小夫妻一些银两,让他们离了京师,身边的人除了刘令,一直跟着的就是张墨了。张墨与刘令不同,虽说也是行伍出身,但投军前是饱读诗书之人,生性聪敏,心思细密,观察入微,刘令曾对他说过,侯爷心头有人,但那姑娘怕是身份特殊,估计会很曲折。在西北那两年,他并未见到魏弘有什么心思花在思念之上,只是顾着中兴王的嘱托,莫求寻来,竟因着一块佩玉就护着她,而那块玉莫求三番四次讨回都让侯爷拒了,珍宝似的贴身戴着。张墨突然就意识到,侯爷心中那个身份特殊,不可能的人是谁了。

    只是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侯爷与王爷,隔着的距离,怕是比那万水千山都要遥远。

    张墨看着刘令憨厚的笑,不知道,便不会担心,不担心,便可以常乐。只是这乐能持续多久呢?

    第34章 大丧

    三个月的时间,顾着慕博衍被皇帝禁足,太子那边有事也不会去打扰他,就算景修宜不安稳,景承宇盯得死,却也翻不起什么大浪。陆离送过几次信来,只是让他莫要担心朝中之事,一切都还好。姚安歌在府中住着,却也不怎么相见,安歌那边忙着的事,看来快要有好消息了。魏弘在西北的时候,知道甘肃巡抚佟进尧是景修宜的心腹,没少给他进贡,但老狐狸闻着了风,收敛得快,愣是让人抓不住一丝把柄,查到的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安歌将消息带来的时候,慕博衍的眼中满是冰霜,问:“你确定此事当真?”

    姚安歌点头:“佟进尧为人谨慎,却倒是个忠心的奴才,境内发现矿脉隐瞒不报,但不忘通知景修宜。侯爷那时传来的信息中,只是列出佟进尧有段日子总是出没山林,若不是王爷心细,那么个猪一样的人,断然不会对围猎有所爱好,如此反常,怕是别有目的。”

    慕博衍笑了,“安歌你的功劳,就不要戴在本王头上了。可有探明那矿所产为何?”

    姚安歌看着慕博衍,道:“银矿,成矿条件很好。景修宜聪明,并没有瞒着皇帝矿脉的事,只是佟进尧上来的折子上写的却是普通的石矿。”

    慕博衍的眼睛眯了一眯,双眉微蹙,景修宜胆子倒是大,竟敢私吞银矿。陆离说过,国库近些年倒也还算足够,只是大夏并不盛产白银,银矿资源非常有限,矿石的品位差,含银量低,而另一方面银矿的冶炼复杂,不好的矿石更是加大了提纯的难度。景修宜的手伸得那么深,看来得加快步子了。只是,毕竟是个皇子,铺垫的不够,只要不是弑君篡位皇帝对自己的儿子总会生有一丝怜悯。

    已经是四月了,明明开春了,可是这冬天的气息还是没过去,冷得人受不了。冬天这么长,只怕熬不住冷的老弱会受不住了。寂静的夜,黑幽的看不清所有。

    转日天还没亮,整座京城都在钟鼓声中清醒了。慕博衍很快就醒了,只有大丧之日,各寺、观才会鸣钟三万次。皇帝定然是安好的,皇后早薨,后位一直空着,昨夜宫中是哪位去了?慕博衍想了一下,是皇太后!虽说太后并非皇帝生母,但自小便护着他,几次在深宫之内救他性命,倾力助他登位。景既明荣登皇位之后,自己生母早逝,便将其奉为太后,恭孝有加。

    慕博衍白衣加身,入宫吊唁。太后走了,皇帝心中自然是忧伤,慕博衍进言:“丧事主哀。太后之失乃是国恤,礼制自然是要遵守的。但圣人亦有云: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

    礼教规定,若有国丧,则三年之内天下皆为天子戴重孝,不茹荤,禁嫁娶,禁酒乐。虽说如今四海升平,但景既明深知制不称情,不可按制所行,但他是皇帝,若不重孝道,又如何让天下百姓看到。说算慕博衍不说,景既明也是要表现他的仁孝,他这话提的倒是时候,礼不可废,却更要安民心,哀重于礼。对他猜忌已除,被禁足了三月,人看着好像又瘦了些,到底也只是个痴心多情的孩子,他那话说的听入耳来孝心诚心都全,小小年纪,倒是不容易。

    建安帝开口:“朕失母后,心哀难耐,天下同丧,而大夏幅员辽阔,百姓生活不易,母后向来宅心仁厚,定不会希望黎民苍生因她而生活有所碍。但朕也是人子,传朕喻——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娶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

    随后圣旨颁布天下,太后薨,皇城行丧三十六日,而三日过后,除朝廷外,天下活动不禁。皇族亲眷为太后守孝斋戒三月,不茹荤、禁嫁娶、不理刑名、禁酒乐。皇帝上孝太后,下恤百姓,按礼教规定,以三日易三月,以三十六日易三十六月,如此以日易月,又禁约皇室宗亲,以身作则,为太后守孝。景既明诏令一出,天下无不称赞。

    景修宜拜别过太后遗体,在宫中守了几日,直到太后下葬,才回去。回了府便坐在那里,心中烦闷。太后向来对景云宠爱有嘉,连着对慕博衍也是疼爱非常,只是老婆子年纪大,手上并无实权,那两个小孩也不能常去她殿里,景云才会那么多年在宫中都势单力薄。慕博衍如今进言哀大于礼,表面上是让天下人好过,无需守孝三年,实际却是让所有皇亲的这三月都不好过。三年时间太长,自然不会盯得太紧,可三月就不同,出点差错就会让人抓住把柄。景修

    分卷阅读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