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朝堂争论

      “兄长你们宴会结束了?”
    “子龙,周仓,准备一下,明天天一亮,我们就快马加鞭离开洛阳。”
    “先去常山。”
    “兄长为何如此急迫?”
    “都怪某,一时没有管住嘴,说了太平道教可能会造反。”
    “明天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人会上书天子,对太平道教加以控制。”
    “就怕太平道教很可能因此会狗急跳墙,提前发动叛乱。”
    “也有可能蛰伏一段时间再爆发,这都不好说。”
    “但是我们要先做好打算,先去将汝亲人接了再说。”
    “朝廷内部也有太平道教人,肯定会给他们争取时间。”
    “我们也要抓紧时间。”
    “是兄长。”
    “是主公。”
    第二天关羽带着赵云周仓前往常山。
    而朝堂内已经开始朝会。
    在布置庄严的朝堂之上,汉灵帝斜坐于龙椅之上,
    汉灵帝坐在龙椅上,他的脸色苍白,头发凌乱,显然沉迷于酒色之中,无心政事。
    他的双手无力地搭在扶手上,龙袍宽松地垂落,昔日威严荡然无存。
    还在催促这个朝会赶紧结束,自己还要回去补个觉。
    本来今天都不想上朝,是皇甫嵩等人联名上书,才举行。
    下面的皇甫嵩、朱儁、卢植、王允等人,身着朝服,神色肃穆,他们联名上书,直言不讳地指出太平道教对汉室江山的危害。
    他们列举出太平道教煽动百姓叛乱、腐蚀社会风气的种种罪行,言辞犀利,掷地有声。
    然而,就在他们陈述之际,宦官中常侍封谞却突然站了出来,他们面色平静,语气坚定地为太平道教辩护。
    封谞开口道:“陛下,太平道教传播教义,旨在教化百姓,安定民心,何罪之有?”
    徐奉也紧跟着附和道:“况且,皇甫嵩等人所言纯属无稽之谈,他们不过是为了打压异己,才编造出这样的谎言。”
    朝堂之上,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皇甫嵩等人面露怒色。
    很显然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话的都是和太平道教有关联之人。
    皇甫嵩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封谞、徐奉二人身为宦官,却暗中与太平道教勾结,我看他们才是真正的内奸!”
    王允暗叹不好,这很可能惹怒十常侍。
    他们并没有证据,很可能被反咬一口。
    封谞、徐奉两人面色微变,但他们仍然强装镇定,继续为太平道教辩护。
    他们巧舌如簧,言辞犀利,一时间竟让汉灵帝有些动摇。
    “陛下,这些都是皇甫嵩等人的诬陷!”
    “他们为了打压我等,不惜编造谎言,诬陷忠良!”
    徐奉也紧跟着附和道:“陛下明鉴,我等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可能与太平道教有任何勾结!”
    “难道这朝廷就是他们士族的一言堂?”
    “只要和他们有反对声音就都是逆贼?”
    “陛下,以后谁还敢说真话啊。”
    “皇甫大人,你说我们和太平道教勾结可有证据?”
    “你们说太平道教造反可有证据?”
    “难道现在谁谋反都是你们士族说了算,说谁谋反就谋反,你们眼中可还有陛下?”
    汉灵帝也勃然大怒。
    “皇甫嵩,你们可有证据?”
    “一大早不让人休息,就让朕来听尔等如何污蔑忠良吗?”
    王允站了出来。
    “陛下,我们是没有证据,这太平道教也没有造反。”
    “但是真的让他造反了我们就晚了。”
    “此次进谏,吾等望陛下能颁旨禁止太平道教之传播,或采取强硬手段令其教众停止传教,亦或限制其继续扩大影响力。”
    “若有朝一日,天下人只知太平道而不知汉室,悔之晚矣啊陛下。”
    王允说的就要委婉的多。
    而封谞继续说道:“陛下,某知道他们士族为何要阻止太平道发展了。”
    “你说。”
    “听说太平道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们反对等级制度和贫富分化,提倡人人平等,共同分享资源和福祉。”
    “这违背了他们士族高高在上的现状。”
    “只有人人平等,百姓才知道最上层是天子,按照天子法令办事。”
    “而他们反对就是让百姓继续认为他们的天是士族、贵族,而不是天子。”
    “陛下,这样说来太平天国是对您皇权有利啊。”
    王允等人打算继续说下去被刘宏打断。
    “你们都说的很有道理,让父,这事你怎么看?”
    “皇上,这事很清楚,某本不应该插嘴。”
    “但是为了让他们心服口服,某认为可以派人去查一查。”
    “他们说封谞、徐奉两人勾结,我们就查一下他们是否有勾结。”
    “他们说太平道教这么恐怖,就让人去查一查,这太平道教会不会造反。”
    “好,调查封谞、徐奉两人就交给让父了。”
    “至于调查太平道教就交给袁隗和忠母。”
    张让和赵忠、袁隗立马站了出来。
    “领命。”
    刘宏认张让为父,赵忠为母,所以称张让为父,赵忠为母,两个太监一个成了父亲,一个成了母亲。
    “啊啊……”
    刘宏伸了一下懒腰。
    “退朝吧。”
    “是,皇上。”
    ……
    刘宏走后,众人缓缓离开朝廷。
    “义真啊义真,你太急了。”
    皇甫嵩看着王允他也知道操之过急。
    “哎,是着急了,只是皇上他听信谗言……哎。”
    卢植捋了捋胡须:“就看司徒大人能不能查明真相了?”
    朱儁看了看众人后露出嘲笑:“呵呵呵,你们就别把希望放他身上了。”
    “四世三公那就是个笑话,他袁隗怎么得到的这个职务尔等不清楚吗?”
    “他的父亲和他的岳父使了多大力,才将他碰到这个位置?”
    “他们又给了宦官多少好处才做的这么安稳?”
    “我们不应该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
    “我就在洛阳,我会派人暗中去收集证据。”
    皇甫嵩说道:“这次来洛阳也是给伯喈公祝寿。”
    “明日某就回北地郡,某在北地郡和长生一样,禁止太平道教传播,并收集他们造反证据。”
    “某还会给凉州刺史写信,调查太平道教造反证据。”
    卢植说道:“某和公伟一样,就在洛阳调查。”
    “某还要和伯喈公续写《东观汉记》。”
    “太平道教还是主要交给汝等调查了。”
    王允最后也表示会继续调查下去。